李蒙
(湖北格物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79 )
摘要: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是推进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以湖北省嘉鱼县为例,通过SWOT分析,全面剖析嘉鱼县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继而明确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SWOT分析;生态文明;发展思路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嘉鱼的必然选择。嘉鱼县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有着较好的环境资源禀赋,但同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保护嘉鱼县的碧水蓝天净土,既十分重要,又非常紧迫。
1嘉鱼县概况
嘉鱼县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县域北与武汉接壤,南同赤壁市毗邻,东距咸宁市区40km,西北与洪湖市、汉南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29°28′~30°39′,东经 113°39′~114°22′之间,国土总面积1019.53平方公里。嘉鱼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鄂中气候区,季风明显,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30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0条,纳入湖北省重点湖泊保护名录的共有21个。嘉鱼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森林覆盖率达24.75%
2 生态文明建设SWOT分析
2.1 生态文明建设优势
生态区位条件良好。嘉鱼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区域和南北交通大动脉交汇点,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咸宁地区对接武汉的重要门户。全县拥有109.6公里长江黄金岸线,东邻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交通优势明显。同时嘉鱼县地处鄂东南幕阜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与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生态区的交汇处,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蓄、农产品提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
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嘉鱼县地处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部,嘉鱼县境内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及湿地资源均较为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生态嘉鱼建设提供了发展基础。
生态产业基础夯实。近年来,嘉鱼注重产业的绿色发展,不断夯实生态产业基础。农业方面,嘉鱼县现已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方面,“一区两园”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现已形成以纺织、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旅游业方面,嘉鱼注重发掘自身优势资源,现已形成了以“温泉养生度假、湿地生态休闲、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
2.2 生态文明建设劣势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嘉鱼县工业发展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产业结构偏重,其中非金属矿采选、装备制造、冶金等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3.94%,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仅占7.49%。全县主导产业集群存在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等问题。目前阶段,全县的工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资本、劳动力投入和资源消耗等方式外在扩张,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
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2018年嘉鱼县7个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国控断面斧头湖、市控断面蜜泉湖及大岩湖湖心水质尚未达到考核要求,水质达标率为57.14%,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总氮等指标。
2.3 生态文明建设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八大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国家持续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强有力的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嘉鱼县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活力区,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嘉鱼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为嘉鱼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供了保障。
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带来发展新机遇。2015年嘉鱼县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战略。近年来,嘉鱼县坚持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生态保护体系逐渐成型。嘉鱼把握机遇,着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2.4 生态文明建设挑战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嘉鱼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冶金、建材、化工等工业,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在带来巨大产值的同时,也给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借助区域资源优势,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县现阶段面临的一大挑战。
3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思路
要做好嘉鱼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能脱离发展的主线,但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应该牢牢抓住五大主要发展思路。
(1)以优化城镇发展格局为基础,统筹城乡高质量发展
嘉鱼县发挥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两心、两轴、五点”城镇空间发展结构。通过优化城镇景观生态格局,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的绿色化建设水平。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及美丽乡村创建,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嘉鱼县城乡高质量发展。
(2)以产业生态化转型为抓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把发展生态化、绿色化的经济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塑造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3) 以节约利用资源为突破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模式
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依靠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降低对环境的外部性影响,建设绿色智慧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渐形成“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构建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的方针,实施分区管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环境功能区质量达标,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河湖岸线的保护力度,使生物多样性可以得到充分保护,在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得环境承载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5)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激发全社会参与积极性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和价值观,推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低碳的生活方式,充分激发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