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新
宣城市宣州区水利局 安徽省宣城市 2420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了投入,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安全进行一定的保障。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分析,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高效顺利的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探讨有效策略解决相关问题,创新质量监督体系,提升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保证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政府相关部门对行业实施有效管理。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实行的质量管理体系重要对项目业主进行负责,监理单位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施工单位进行保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1]。我国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县级或者以上的地方政府相关交通和水利部门,需要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对区域内的专业工程质量负责实施具体的监督管理。
2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2.1制度落实不到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到人力资源、资金和物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监督管理工作包含繁杂的内容,资金短缺,造成各项工作不能高效顺利的开展。部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行政性质、同时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具有一定的交叉,对质量监督和管理难以进行明确的界定,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效开展产生不利影响[2]。另外,水利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受到政府的委托,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管,对工程顺利完成进行保障。项目工程的法人负责人,同时单位质量监管机构的管理者,存在下级对上级进行管理监督的情况,对工作开展的质量具有严重影响
2.2安全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包含繁杂的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采用和项目相配套的管理方式,提升项目建设安全质量。但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掌握简单的监督管理知识,缺乏针对性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缺乏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理念,没有积极探索和研究管理方式。部分水利工程对创新缺乏正确认识,整体安全质量管理水平较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水利行业不断发生变化和发展,需要施工单位积极更新观念,不断革新和完善安全质量管理方式,建立相应的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安全质量,促进其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目标。
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3.1创建项目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包含多个环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整个工程生命周期,创建科学合理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前工程涉及各项手续的管理,保证手续齐全合法、规划好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施工现场的调研和图纸的设计等事前的管理。
管理人员要做好成本预算和控制的管理。成产成本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建设的质量,企业要做好整个项目的预算和各项成本的控制,最大程度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率和无用的成本,节约成产成本,保证水利水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管理人员在材料入库之前要严格的进行检测,保障材料的质量符合建设的要求,做好验收管理,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还要不定期的对仓储的材料进行检测,保证材料的性能,在施工现场加强对材料的监督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增加成产成本。企业要注重事后的管理,对项目的验收工作以及设备定期的维修和养护,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3.2创建网络监督体系
水利工程项目通常具有较大的建筑规模,需要大量相关工作人员的支持和保障,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管理力度,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监督管理质量和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水利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量,创建完善的网络监督体系,促进水利工程涉及每个单位参与到施工活动中,同时明确每个主体的相应权限,促进水利项目建筑信息实现共享,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效率[3]。另外,工作人员对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存在风险隐患,提升施工安全性,同时有效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风险隐患来源的控制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受到人为因素较大影响,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全面控制内在的风险隐患。
3.3建立完善质量信息评估体系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评估体系,全面登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数据,对水利工程建设分散化信用状态进行合理有效的改善,实现封闭式管理体系,增强建设单位信用的公开透明性。质量信息评估体系为市场和业主提供评估机构发布的专业权威性信用报告。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对水利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约束,创建和评价体系相配套的信用等级,同时对相关企业的信用进行定期评价,选择高资质、高技术、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单位负责项目施工建设任务[4]。
结束语: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包含比较繁杂的施工流程,同时专业技术性较强,容易产生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隐患。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保证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最大程度保证项目最大社会经济效益[5]。
参考文献:
[1]陈丽,栾媛,凌莉.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探究[J]. 科技风, 2020, 429(25):136-137.
[2]王森, 崔斌. 试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J]. 环球市场, 2019, 000(002):336-336.
[3]俞慧纯.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9, 000(007):172-172.
[4]李新, 李年. 新形势下做好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J]. 低碳世界, 2017(35):182-183.
[5]孙新忠. 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探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