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宇
乌鲁木齐德诺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现阶段各石油化工企必须增加对油气储运工程安全性的重视,对安全工程进行改革和更新,降低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石油化工企业油气储运工程安全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油气储运;安全性
引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石油作为重要的消耗性资源,其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并不理想,对环境以及资源时常造成极大的污染以及浪费。因此,如何才能够使油气的储运工程实现安全性和高效性就成为了石油企业将要面临的问题。
一、不同种油气储运的方式及原理
1.1石油的储运
不同种类的油气一般对应着不同的储运工程,对于石油来说,经过了多年的开发和消耗,全球石油资源越来越紧张。由于石油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同时又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石油的开采、运输都能够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对于一个整体来说,石油需要从资源丰富的地区运输到资源匮乏的地区,在这个运输过程中既要保证效率又要保证安全。对于石油的储运,国家相关机构进行了全面规划,同时建立资源储备库,其中包括海洋石油库以及水封的石油洞库,以保证石油的存储。
1.2天然气的储运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的使用量逐渐增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设计出高效安全的储运系统,实现天然气的传输和储存。针对天然气的储运工程,首要的是关注管道泄漏的问题,利用安装于地下的管道进行运输,并增加管道的密封性,能够大大提升油气运输的效率。
二、石油化工企业油气储运工程中影响安全性的原因
2.1油气储运的管道严重腐蚀
油气储运的管道严重腐蚀是所有石油储运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不仅能够造成大面积的管道壁变薄的问题,还会造成管道变形甚至破裂的状况,严重的是会导致石油管道穿孔从而造成严重的泄漏事故产生。由于石油管道在铺设过程中流程复杂,交叉的密集度相当高,假如管道在地下埋的时间周期越长对于整个管道的腐蚀就会越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管道的更新就很容造成泄漏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土壤本身有酸性成分的存在,石油管道长时间埋藏在地下,管道壁就自然而然会与土壤发生反应从而形成腐蚀。
2.2油气在储运过程中存在挥发性的耗损
因为石油和天然气都具备易挥发的性质,所以在储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易挥发的损耗问题。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挥发性损耗会给汽油储运的时候造成以下困扰。首先,挥发的气体会造成空气的污染。石油和天然的挥发会造成空气质量的下降,是因为原油和天然气中的众多化学成分,含有有毒物质(像硫化物等)会造成空气一定程度的污染。其次,挥发物会致使燃烧和爆炸的产生。石油和天然气的挥发物质是可燃物,所以在挥发物质在空气中比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在高温、明火因素的影响下就很容易发生火灾,封闭或者浓度达到临界值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
2.3对于油气储运的安全性认知不足
在气、油管道建设的贮存与运输的时候,由于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发挥性、易燃易爆的特性认识不足,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不能设计出领先国际水平的石油与天然气管道。在油气储运管道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不能设计出防止泄露、防止雷击、防止爆炸、承受高温的管道设施,这样就进一步导致了气储运的安全隐患的提升。
三、提升石油化工企业油气储运安全的相关技术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油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它还是基础性的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社会安全。除此之外,原油泄漏还会对环境和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严重的甚至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所以各石油企业应该慎重对待油气储运工作,不仅要重视效率还要加强安全管理,降低犯错率,防止发生事故。
3.1防腐控制技术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要想保证油气储运的安全性,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都离不开严格的操作规范,只有严格的操作规范才能让安全措施以及相应的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从而避免了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或者大意操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运输设备的腐蚀造成的,由于腐蚀的程度有大有小,所以工作人员很容易忽视,从而让危险情况发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油气储运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防腐控制技术,中国目前采用的是先进的保护数值模式技术对运输管道进行防止腐蚀的保护。国际上防止腐蚀的技术有很多,然而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大型的工业生产与相关技术的匹配度,油气储运过程中最棘手的是杂散电流干扰的腐蚀问题,当下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中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和企业在管道防腐这个主题上展开了很多次的探讨,研究出的比较好用的方法是运用时变模型与分布模型这两种。
3.2冷热原油交替的运输技术
这些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油气储运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冷热原油交替的运输技术,要想使冷热原油交替运输不再是难题,必须要对原油的复杂流动和传热结合的问题有详细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数学模型的建设,使得前沿的传输原油技术更加完善。建设非稳态状况下的传热数学模型,从而对传输冷热原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变化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数字模拟。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相关人员根据不同的理论,建设了与之不同的冷热原油传输的模型,对粘度混合组成质量的分数、混合油特性以及传输过程中的热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已经在油田的生产、运行中使用。
3.3安全监测技术
这些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油气储运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安全检测技术,要想使油气在储运过程中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障,第一,要对每次的运输行为进行安全风险的评测,这是安全的基础更是前提。安全监测主要是针对管道耐受压力和在线监测的方面,这都是测试人员日常工作的内容。利用对管道所能承受压力的监测,就能很好的发现管道出现的异常状况,像管道生锈、管道腐蚀以及管道损坏,这能就能够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降低了油气储运过程中泄露问题出现的频率。在线监测指的是通过涡轮增压、超声波等方式进行监测的方法,对管道外面的金属看是不是进行检查,查看有没有出现应力腐蚀的情况、金属的腐蚀情况以及其他方损坏的情况出现。管道的压力监测与在线监测是检查管道是否出现问题的有力手段。
3.4软质储罐技术
这些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油气储运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软质储罐技术的应用,已然替代了传统的管道储运时代,进而成为油气储运方式的新载体。软质储罐技术,具有传统管道不具备的可折叠性、抗撕裂性以及耐刺穿性的特点,软质储罐技术有着相当大的韧度,对于装卸运输很有利。另一个方面,相比于传统的钢制的油罐软质储罐技术具有质量轻的优点。一般来说软质储罐的质量只有传统的钢制储罐的1/5上下,使用的时候安全系数高,从而为软质储罐技术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油气储运工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仅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应该谨慎对待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出更加具有安全性的方案,同时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完善工程的安全管理体系,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黄佳林.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5):43-44.
[2]张鑫.石油化工企业油品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20(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