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峻嘉
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650011
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工程的建设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要从根本上确保整体交通工程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需要着重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和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特性,尽量避免交通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风险及隐患。
关键词: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引言
对于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来讲,对质量技术及整个工程的控制管理工作往往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例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的及时通知和处理,对各种数据的计算和统计,与各相关单位、企业之间的沟通等。质量之事无小事,质量管理作为交通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点领域,为更好的确保质量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需以信息化手段进行辅助。。
1构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行业都在迅速的与信息行业进行有机结合,交通工程质量管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近年来,交通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周期不断缩短,加之交通工程高质量要求,一些质量隐患甚至严重质量问题相继出现。质量问题的出现,必然会造成对应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传统的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和完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对现实问题的不二之选。
2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系统、学习教育系统、监测预警系统、专家系统、质量精细化管理系统等。通过各个系统的协调作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该信息系统中,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门户,具有四个层次的软件架构。第一层次为数据库层,主要作用是存储各模块中产生的数据;第二层次为接口、引擎和中间件层,包括信息系统中所有的开发结构、引擎和中间件;第三层次是专业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第四层次是系统的门户层,也就是将各子系统的数据联通起来。必须通过软件体系来联通各子系统和模块,同时在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建立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建设,交换相关经验,加强相互监督。
2.1做细、做实试运行工作
系统在正式投入运行之前需要进行试运行的操作,试运行工作要得到高度的重视。为了将系统试运行工作做细、做实,各测试单位应将以下工作做好:首先,在系统中录入一个工程,并将其监督业务授权给监督处室,然后由各监督处室对监督业务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人人了解网上监督业务的目的,然后分别为每个科室录入一个工程,再次对监督业务全过程进行模拟,这样就可以确保人人都熟悉网上监督业务了,然后每个处室均分别录入工程,对多个工程网络监督业务进行模拟,最终达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网上监督业务的最终目的。试运行期间对用户反馈系统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及时优化,及时整改。
2.2重视交通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培养
当下,对科技和管理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重视企业该方面人才的培养。在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中,既要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学和管理学知识和经验,又要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建设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一定的网络技术能力。企业对于这类员工应做到重视与培养,能通过系统内的学习教育系统及专家系统得到高效解决,企业管理人员能通过学习教育系统对质量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考试,也能够实时跟踪业界的质量管理相关新闻动态。
一线质量技术员在面对棘手问题时,能通过专家系统向行业专家进行求助,准确及时的处理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能从中汲取专家的经验。
2.3强化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意识
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交通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保证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为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和落实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将该体系落实到实处。其次,工程团队在针对安全监督和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和具体落实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我国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和要求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安全监督和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质量监督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当下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系统采用前端物联网感知设备接入的方式,有效保障了质量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客观性,前端物联网感知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联网试验检测设备等,通过摄像头能有效监督和记录质量工作的工序,也便于对质量问题的追溯。通过联网试验检测设备的接入,能将试验室内一手、客观的试验数据传入系统进行分析,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系统能够自动触发实时预警。通过系统,管理人员也可以对质量整改的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及时下达整改指令,有效地提升质量监督水平。
2.4细致工作,保障安全
在系统正式运行之前,要做好试运行工作,要高度重视试运行工作的各个细节,相关工作要不断细化和量化,确保各项工作策略能够落到实处。测试单位要将有关事项和工程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向相应的监督管理单位授权监督业务权限。监督单位针对整个监督业务开展切实有效地模拟,利用网上监督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保证相关人员有效掌握网络监督业务。相关科室再分别录入相对应的工程,模拟多个工程网络监督业务,确保所有人熟悉和掌握网络监督业务的最终目的、注意事项和基本内容。
2.5加强施工设备的养护工作
影响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各种因素中,施工设备的老化和故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之时,进行必要的周期性养护也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单位和企业方面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施工养护中心,然后安排一些专业的养护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专业化的保养和护理,防止设备的老化和各种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整个施工测量过程。
2.6试验管理工作
试验管理工作能够通过系统的试验管理模块进行,该模块主要是交通工程中的各种试验资料上传、流转、审批及归档,同时,模块也可以将相关质量数据图表化。在交通工程项目中,可以通过该模块来进行数据管理、试验标准管理和现场试验管理等。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该系统的构建有利于交通工程信息化与规范化的完善。应用该系统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到一起,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通。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当前建立的系统虽然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的问题,但是其中始终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相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很快就会得到解决,进而将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推动我国交通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洁,王德华,佘美蓉,肖军,向学,陈晓红,谢涉.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3):357-360.
[2]鄢海荣,刘轰,郭亚中.基于统一数据库的交通工程质监信息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5(0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