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管理现状及优化建议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9期   作者:雷小谜
[导读] 笔者尝试从目前小微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办法。

        雷小谜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106

        摘要:小型及微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企业数量巨大、行业覆盖面广,从业人员众多,小微企业对社会的就业贡献率为80%,GDP和税收贡献率分别为60%和50%以上,并还在逐年递增。但大多都是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企业,但长期以来生存环境很差,属于弱势群体,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相对较差,管理水平成了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尝试从目前小微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办法。
关键词:小微企业;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改进办法

        近两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融资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正在逐步改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生存环境,但小型及微型企业管理水平仍是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这几年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小型及微型企业正逐步得到融资及税收优惠,这将极大地改善其生存环境,为小微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从生存大的环境来说,有了很大改善,但阻碍小型及微企业发展的管理水平并没得到很大发展。小微企业大都是服务型或科技咨询类公司,大都是个人或合伙企业,企业主自身很多是技术型的人才,没有管理经验,在创业初期问题还不太明显,企业业务逐步稳定上升后管理经验不足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1、小微企业的现状及管理问题
        1.1家长制作风及家族式管理严重,”人治”还是”法治”问题认识不清
        相当多的小微企业都是老板亲自管理,重要岗位全部安排亲友,对员工管理基本是老板及亲友人盯人,说白了就是人管人还是制度管人的问题,再上升到管理上就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老板一言九鼎,管理制度要就是没有或者的有也形同虚设,如果哪天老板不在,和老板关系最近的人便是说话算话之人。
        观之现今众多小微企业,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度意识,认为”法治”不如”人治”,这种企业很危险基本上很难长足发展也留不住人才;有一部分企业知道应该”法治”,但制度不完整、不细致、不严密,还有就是制度有时执行有时就不算数,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随着企业业务发展来进行制度创新的意识和措施;还有一部分企业主有或者学过管理知识,知道”人治”的危害性和”法治”的优越性,有较好的制度,但只是搞花架子流于形式,不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管理,一遇到很多亲友,就感情用事,赏罚不均,执法不严,使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
        本人认为,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态度,”人治”是凭借经营者的主观经验,通过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或者说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随意性强。”法治”是企业要强烈的制度意识,企业设立之初就要建立规范完整的制度体系,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和事,只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1.2管理制度不规范,或者是不全面的规范性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制度作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性是第一位的,同时也是强制性的。企业制度是每个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立足本企业特点设立的原则规则等文件,通俗地说,企业制度是对企业所有人员涉及方方面面的要求,要求企业每个员工包括老板和老板的亲友必须共同遵守的办事的原则程序及违反之后如何惩戒的”内部法”。


        本人认为企业制度建立的规范性很大一方面应该说是全面性的规范,不能说对老板有利的就规范,对员工保障方面就懒得费心了。很多小微企业很注重生产或服务业务过程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条款细致执行严格赏罚分明,但是在用人制度、财务制度及决策制度上就很随意。招人用人不讲究职务清晰界定,员工的转正晋升也没有正规的考核方式和渠道,多半是口头许诺但不是真的按能力和业绩晋升,有能力的员工很是失望最后选择离开。还有些企业根本不给员工交社保或承诺后一再拖交拒交,对女职工更是过分,先是问生小孩了没有,没有的一到要生小孩了就找借口辞掉别人。财务制度更是随意不规范,很多微型企业没有专职会计,即使有也是身兼数职,有的企业老板就是出纳,很不规范。
        1.3用人唯亲,权力舍不得下放,留不住人才
        相当一部分的小微企业其管理者都是亲戚和朋友,任人唯亲的现象经常发生,靠家庭和亲情等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来维系企业,其封闭性和不规范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具有排他性,不利于企业的人才发展。同时”家族式”管理模式也是普通存在,虽然企业发展初期有一定积极意义,但随着企业业务发展规模壮大必须适当调整尽力改进, 主要从企业本身的规模、从事产业的特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出发加以调整,以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适当时候企业要舍得花代价引进职业经理人,适度放权,采用法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增加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才能留住人才。
        用人之大忌乃揽权不放。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放权、授权,合理用人。公司的事务有大有小,管理者应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有些不很重要的工作,或是各样琐碎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下属,把权力下放给他们,让他们把各样事情都处理妥当,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他事情。另外还有就是如何授权的问题,有些工作管理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处理,就涉及到授权的正确运用了,把任务权力一起授给下属,保留检查督查权力,这样做既可以调动起部属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员工的能力,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还可以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小微企业管理的对策
        首先,小微企业应树立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意识,确定企业所需的外源性债务资本和内源性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也就是要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内源性筹资能力,因为内源性筹资具有无偿性的特点,这种无偿性包括了无筹资费用和无外在交易,这样可以在减少筹资成本的同时减低偿债风险,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其次,小微企业应该努力扩展筹资渠道,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外源性资金而不能仅仅依靠银行贷款。譬如说可以大胆的尝试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形式。政府应该尽快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体系,为小微企业实行直接融资提供可能。创业板的出现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条件。小微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创新,争取能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更多的资金以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另外,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提出,要重构和小微企业门当户对的金融体系,大量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扩大资金供给,使得有更多的社区银行和小银行来满足小微企业需求。
        再次,努力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微企业的筹资问题是一项历史性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化解。

3、结束语
        随着小微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必须在管理工作上加强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促使小微企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对此小微企业要结合当前形势要求,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出发,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小微企业供需情况,有针对性优化管理措施,确保小微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参考文献:
[1]郭丹丹,王楠.信息时代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3)
[2]侯文彬,杨彪.浅谈小微企业管理创新:问题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
[3]黄剑.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