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9期   作者:徐建
[导读] 藜麦原产自南美洲,在安第斯山区进行种植,是土著居民的主要食物种类,藜麦的种子颜色有红色、黑色和白色,营养成分与颜色并无很大关联。
        徐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624000
        摘要:藜麦原产自南美洲,在安第斯山区进行种植,是土著居民的主要食物种类,藜麦的种子颜色有红色、黑色和白色,营养成分与颜色并无很大关联。藜麦的生长习性特点是适应性很强,具有具一定的抗旱能力,在干旱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的存活,藜麦的经济效益与市场价值巨大,比普通的农作物要高出数倍,比如油菜、小麦等等。基于藜麦的巨大 市场经济价值,我国也积极的探索和研究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大面积开展藜麦种植,并进行技术推广,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藜麦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藜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前言:藜麦属于高山作物种类,是藜科中的双子叶植物类型,藜麦的植株形状呈扫帚状,一般的藜麦植株在几厘米到2米之间,以主根系为主,花呈絮状,授粉的形式是自花授粉,在植株的侧枝和主梢部位结籽[1-2]。藜麦的生长习性较为特殊,具有很强的抗性,比如耐寒与耐旱性很强,在一些土地贫瘠区域和盐碱地都能存活。藜麦的全生育期在120天-140天左右。结合藜麦的独特生长习性,在种植藜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栽培条件,气候要求是无霜期保持在100天以上,种植区域的海拔高度应该在2000m-3000m之间,气候温度在15℃-20℃左右,同时,要求当地的全年降水数量应在200mm以上[3]。除此之外,藜麦种植人员应该明确,藜麦的生长环境应该光照充足、昼夜的温差大、气候相对凉爽,另外,对土壤的土质要求是适合在土层深厚的区域,土质疏松,土壤呈酸性和中性最为适宜[4]。

一.藜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1.1种植区域的选地与整地
        藜麦的种植地块选择,应该选择坡度较小的区域进行栽培,另外,要求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壤呈酸性。同时,排水设施较为健全和完善,方便对种植区域的灌溉和排水,种植区域中,需要对前茬植物残留进行翻耕,如果种植区域具备冬灌的条件,需要在当年的11月份对夜冻昼消的土地进行冬灌,种植人员还应该注重土地的休耕和轮作,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藜麦的种子颗粒相对较小,所以对耕地的要求较高,需要对耕作区进行精细的整地。耕地深度控制在30cm左右,对底层进行打破,确保耕地的透彻性。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对一些土块和固结部分进行细碎处理,保持耕作土壤的平整。
        
1.2藜麦品种的优选与播种
        (1)藜麦品种的优选。藜麦的品种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应该选择耐寒性强、抗倒和耐寒性强的藜麦品种进行栽培,例如青藜1号品种。在种子选择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留种时,应该保留穗多和颗粒大的种子进行存留,颗粒饱满、成熟度高的种子适合留种,进行下一代的培育。
        (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环节,对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储存和晾晒,去除一些病种和瘪种,在藜麦的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适当的晾晒,去除病菌体,并利用药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和搅拌,防止病虫害对种子的侵害,进一步提升藜麦种子的抗病虫害和抗旱的能力。

1.3藜麦的播种与密植技术
        (1)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结合藜麦的生长习性和植株特点,应该在每年的4月份至5月份之间择机播种,具体的播种时间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情况,比如,如果选择青藜1号种子,具体的播种时间应该在4月20号至5月20号之间,海拔高度在2500m-3500m的区域进行藜麦的种植。


        (2)藜麦播种方法。机械播种。机械播种模式的应用,首先应该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满足播种工作的要求,技术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的机械设备检查,保障机械播孔深度在同一标准。结合播种的要求和标准,避免重复播种和漏种的问题发生。在具体的播种过程中,每个穴位的种子颗数在3粒到5粒之间,种子埋深在2cm-3cm左右,设备运行的速度和步频应保持稳定。
        (3)科学密植。藜麦的根系较浅,属于浅根系植物,藜麦的高度一般在1m-1.5m之间,最高不超过3m,如果藜麦植株过高,容易发生倒伏的问题,但是藜麦植株过矮,也不利于提高藜麦的产量和质量。所以科学密植是藜麦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应该接合当地的地力条件,科学的调整种植密度。如果土壤肥力属于中下等,可以保持藜麦行距在45cm×18cm,每亩藜麦苗数量不低于12.75万株。如果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属于上等,每亩苗珠应该在11.25万株以上最为适宜,植株的行距在45cm×20cm。

二.藜麦的田间管理
        (1)前期的田间管理。中耕与定期除草。对藜麦种植区域进行中耕可以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效果,使藜麦的根系得到良好的生长和发育。结合藜麦苗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间苗时机。一般当苗珠长到15cm左右,可以对其间苗,除草工作与间苗工作可以同时进行。施肥与灌溉。施肥工作应该遵循科学的施肥标准进行,对底肥的肥量进行控制,同时要及时的追肥。肥料的选择以优质的复合肥为主,出现花蕾的3至7天选择尿素进行施肥,施肥量依据具体的藜麦长势情况而定,保持合适的肥量。尿素施肥需要进行及时的浇水和灌溉,或者在降水后进行施肥。当藜麦苗生长至100cm左右,对水肥的需求量大增,正处在生长的旺盛期,如果苗状和长势良好,也可以不用追肥。除草工作可以在施肥工作结束后进行。
        (2)藜麦中期管理。藜麦生长中期对肥力和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所以控制好水肥量是中期管理的重点。如果藜麦田的麦苗长势良好,只需在灌水期进行灌水和施肥即可,如果藜麦苗生长质量不佳,并使用过苗期的水肥供给,则推迟使用。追肥工作应该按照早追和前期重追的原则进行。
        (3)藜麦后期管理。在藜麦的灌浆和成熟期,需要进行科学的后期管理,为其60天左右,这一时期的管理是藜麦种子颗粒饱满度和粒重增加的关键时期,主要的管理内容是对藜麦进行保根与保叶,增加藜麦颗粒的粒重,避免此阶段出现旱情,影响藜麦的产量和质量。

三.藜麦收获期管理
        藜麦的收获期一般是指藜麦播种后的100天左右,叶片出现了泛红或者变黄,很多叶片出现了脱落,同时,藜麦的茎杆也失去水分,变得干黄,藜麦的颗粒用指甲不能掐破,此时是藜麦最佳的收获时期。藜麦收割需要利用专业的收割机,但是小规模的藜麦可以人工用镰刀收割,并在收割完成后进行晾晒,利用脱粒机进行脱粒,最后做好储存,保持储存环境的干燥和通风。


        结论:以上我们对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从栽培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加强管理,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栽培技术,提升藜麦的质量和产量,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亚军. 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种子科技,2019,37(05):58-60.
[2]斯南白宗,此里卓玛,吕曙辉. 浅谈迪庆州藜麦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 云南农业,2019(10):41-43.
[3]高贤良. 菜用藜麦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0.
[4]何佩云,申欣然,张欣,张余,黄凯丰. 中国藜麦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9(01):114-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