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经海 尹华
新疆阿瓦提县水利局 新疆阿瓦提县 843200
摘要:进入“十四五”,我区对河湖管理、水资源监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水利信息化成为了监管和改革的重要抓手,得到了从自治区至地县的高度重视,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水利信息化热,作者从灌区管理入手,系统研究了灌区运行,水价综合改革,提出信息化必须落在农业水价改革中,落到农户手中才能得以发展和壮大的观点,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 水利信息化 用水合作社
前言
2019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时任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表示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下一步水利工作的重心将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指出“补短板”重点是补好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水利信息化工程等四个方面的短板。灌区信息化又是信息化中最薄弱的环节,水利信息化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为了新时代必须研究和面的课题。
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目标[1]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节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我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国有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总体达到完全成本水平,末级渠系运行维护费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加快推进改革,通过3-5年的努力率先实现改革目标。
——基本建立“国有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末级渠系维护费"的终端水价形成机制;以2015年为成本年,2021年农业水价基本达到运行维护成本,2025年基本达到完全成本,确有困难地区可基本达到运行维护成本,地下水超采地区可率先达到完成本;在终端用水环节逐步推行分类水价。
——加快供水计量体系建设,2025年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全部实现斗口计量供水;逐步推行“井电双控”等智能计量方式。
——逐步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积极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普遍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2020年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4300万亩。
——逐步建立农业初始水权制度,进一步规范水权、水量交易,开展农业用水初始水权确权登记工作;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终端供水管理模式。
——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2020 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800万亩。
——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二、水利信息化行业发展
水利信息化行业的上游为计算机及辅助产品、网络设备、系统软件行业,下游主要为水利行业。水利行业使用的硬件很多技术产品是工业的落后产品,软件开发相对滞后,但是由于水资源强监管的要求,国家对水利建设高度重视,投资规模逐年扩大,信息化企业建设大量进入水利行业,在未来的水利行业发展前景当中,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成为衡量水利行业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当中不断的深入和扩展,它的提高和完善必将直接影响到水利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水价改革与信息化
水资源强监管,农业用水占到我区总用水量的80%以上,南疆区域高达90%以上,管不好农业用水,也点没法说管理水资源,监管农业用水,做好水价改革是基础。水利厅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了试点,结论是“难以复制”,原因是投资大,计量不精准。水价综合改革的任务明确,时间明确,办法明确,但是计量准确是基本前提,在人力的情况下,信息化成为解决计量准确性的最好办法。
过去也建设了许多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后,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成为“演示品、摆件、废品”,认真分析发现,最终的原因只有1个“费钱费事没效益。”发挥效益,让各级参与者都受益或间接受益,才是信息化项目生存的本质,才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信息化的藕合点。
水价综合改革与信息化藕合图
以一个独立的灌溉为主的灌区为例,做好3个APP,才能更好的推进水价改革。
(一)水管APP。开发这个APP,核心是解决水管员的分水配水和计量不准确和全过程管理问题。首先应有较为齐全的自动化监测设备作为硬件基础。按水源类型分,地表水一般采用龙口计量,多采用各种雷达计量设备。末级渠系采用分段计量或龙口计量,多采用平板雷达和管段式超声波计量设备。地下水主要采用“井电双控”,基本采用管段式超声波计量设备。地下水按使用方式,又分为直接进入田间和提水入渠系2种,直接进入田间的,由出井口的“井电双控”设备进行计量计费,这里不再说明。第二种提水入渠系,与地表水混合灌溉的,要计入总体地表水量中统一计量计算。其次是供给过程全管理。由骨干渠系向末级渠系供水,按不同的管理层级,制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各级调度部门制定调度计划,配水员按计划配水,配水量偏差较大时,系统自动判断将问题推送到上一级管理员、调度员手中。水到哪级渠道或区域,信息将及时通知下级水管员、协会管理员和农户,对下 面出现的渠系损坏、水事纠纷等问题可以反馈到上级或上上级管理员手中,上级管理员可以将指令或核查任务下达到下级管理员,达到信息互通的功能,及时有效配置水资源。最后要解决精度问题。测水员必须定期律定流量-水位关系曲线,曲线及时上传到网络,对应水位的流量及时反馈到各级管理员手中,各级渠道、渠系的水量损失经多次复核,将自动对水量异常区提出警示,提配管理人员及时排查。
(二)协会APP。开发这个APP,核心是解决协会的管理问题,他在水管APP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收费和支出的功能。协会通过APP与农户核算水量,水量出来以后,根据农户的种植作物类型确定当年水权,分析测算平价水费、超指标水费、节水奖励或小产权收益等,向农户下达缴费的通知。综合水费收取完成后,按要求将国有工程供水水费划转到财政,按月支付人员工资,支付开办费用,预留末级渠系及设施维护费用。
(三)农户APP。这个APP应有全面的服务功能,可以和其它的水利APP共同开发使用,使灌溉功能模块应有提醒、信息互通、水量计量、费用计量收取、投诉宣传功能。其上级计划供水信息能及时收到,方便农户提前做好放水准备,放水中及时了解水量水情,结束后知道用水量。农户在作物受旱受灾时,可及时在系统中上报,申请供水。灌溉期满,可以看到水量核算过程,可以缴费申诉等。平时软件可以进行各类宣传,总体上要建立一个便于农民使用的APP。
四、建议与结论
农业水价改革和信息化相互辅助,相互促进,建设好了,必将带动农村新一轮水管革命。其关键是处理好“利”,必须把“利好”和“利益”体现方方面面,让“利”在内部流转,对管理者来说“利”在节约了人力,节省管理成本,并且有利于提高人员管理规范性,便于指令下达、问题反馈、考核认定等。对使用者来说“利”在方便和省钱,供水提前告知,不用跑趟趟,方便群众,节约用水可以少掏钱,还能得到奖励,同时账目明晰,更加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新政发〔2017〕29号
[作者]:史经海,男,汉族,1977年3月,副高级工程师,QQ:102061931,shijinghai2004@sina.com,电话1389927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