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嘉庆
东莞市仁心社会工作服务社 523000
摘要: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引导中,社工干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社工的有效干预和引导,能够使农村留守青少年更为正确地认识自身的错误行为,快速对这些行为进行更正。但因为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引导中,社工作用的发挥并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对社工的工作进行规范,使其在青少年偏差行为引导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从这一方面内容入手进行了分析,探究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引导中社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社工干预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社工;干预;策略
一、社工在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干预中的重要作用
1.帮助留守青少年快速纠正偏差行为
行为矫正技术涉及到四个层面的理论范式,即答应性条件反射论、认知行为矫正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论、社会学习理论,对矫正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化技能与综合素质,才能够满足行为矫正的需要,并取得理想的行为矫正结果。从本质上来看,行为矫正属于对人的行为进行矫正和分析的心理学领域工作,是对人们所处环境或者某一特定行为关系进行识别的活动,通过识别对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明确,确定行为的结果,从而制定科学的行为矫正方案。农村留守青少年因为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且本身处于叛逆期,难以对社会中的事物进行准确辨别,所以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社工具备专业的技能,能够运用准确的行为矫正方法、程序等改变其不良行为,这就能够达到对应的目标,使青少年偏差行为得到更为正确地纠正。
2.促进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留守青少年不良行为得到了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存在严重的纪律差、学习困难等问题,且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很多青少年缺乏监护,在生活中存在不良行为而难以被纠正,久而久之这些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威胁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社工人员能够针对于留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不同的青少年制定针对性的引导方案,从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偏差行为等入手,对其进行适当性引导,这就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其摆脱“不良区间”的困扰。
3.帮助留守青少年树立生活信心,提升意志力
行为矫正技术是对偏差行为进行矫正的最为直接的介入策略,其一方面能够减少或者消除留守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使其更好地改善生活、解决困难,恢复潜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为青少年提供系列的引导服务,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对其进行开导,进一步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消除掉,帮助其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在行为矫正中,社工是主力,其在对不同留守青少年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运用专业的手段和程序帮助青少年改变不良行为,达到改进生活的目标,这样能够在循序渐进中、正确引导的作用下,帮助留守青少年树立生活信心,促进其意志力的提升。
二、社工干预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措施
农村留守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由弱到强逐步形成的过程,形成最终结果的原因又是复杂的。所以在对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做好全面性分析,对其异常行为进行仔细观察,找出异常行为产生的情景、诱因等,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便找到问题的关键,之后在“对症下药”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纠正需要多方配合,只有从青少年本人、学校、家庭等全局出发,加强各个层面的联系,共同配合制定纠正措施,才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1.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不同农村留守青少年有不同的思想特征,所面临的情况不同,所以其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对其偏差行为进行纠正,社工要针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如可以与留守青少年的监护人、生活陪同人以及教师等进行沟通,对纠正对象的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并详细记录各个时期的表现。同时,还要与留守青少年进行沟通,通过直接性沟通对其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在弄清楚情况之后,再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制定针对性的偏差纠正方案
针对性的偏差纠正方案是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关键,这就需要社工在上一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于不同的青少年制定对应的方案。如针对于偏差不严重的青少年而言,可以制定间接引导和干预的方案,通过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与其沟通,并循序渐进对其进行引导,避免直接性纠正其偏差,而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而对于偏差较为严重的青少年而言,则要制定直接和间接引导同时进行的干预方案。有如下案例:A是农村留守青少年,年龄为14岁,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因为家中贫困,父母为了生计到外地打工,每年回来看他两次,平日A和奶奶一起生活。A性格内向,不爱交流,且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处于末尾,深入初中以后,他的脾气突然变得很暴躁,与同学打架,并且学会了吸烟喝酒等,后来还在互联网中认识了一个社会人员,并与其一同偷到。后来A被抓获,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因为他的认错态度较好,公安机关决定他的后半年刑期在社区执行。针对于该类案件,社工可以制定如下的纠正方案:第一,由社工人员每日与A谈话聊天,以朋友的身份与之相处,逐渐与其拉近关系,并做出引导;第二,发动A的奶奶参与引导。因为平日A与奶奶生活,与奶奶的关系较近,所以社工可以与奶奶沟通,让奶奶发挥作用对之引导,可以每周引导两次;第三,发动父母对之进行引导。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较高的,社工可以与A的父母进行沟通,然后通过父母的引导帮助A树立生活信心;第四,发挥学校的作用。可以与A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们等进行沟通,对他们的力量进行运用,帮助A尽快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3.对纠正方案进行反馈并改进
在对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一定时期的引导之后,要对所采用的偏差纠正方案进行反馈和分析,明确方案是否可行,有无与现实情况相契合,是否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等。如果通过反馈和分析发现,方案较为合适,那么可以继续运用下去,直到纠正成功。如果发现方案不合理,那么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使之更为契合现实情况。在对方案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要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情况进行观察,切实使调整之后的方案更为有效。此外,在纠正偏差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新技术的运用,如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以是适应新时代下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使偏差纠正取得更为理想的结果。
三、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益加大,很多农村居民为了挣取高工资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留在家中,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问题儿童”也更为常见,很多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不仅长远发展受到了不利影响,而且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运行,如何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进行纠正成为了亟待探索的问题。社工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对于留守青少年有更为专业的引导方法,其可以干预留守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为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作用,因此在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时候应当充分发挥社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羽,雷望红.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及嵌入路径——基于广东M村调研[J].中国青年研究,2019(09):107-112.
[2]刘斌志,林佳.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与趋势展望[J].青年发展论坛,2019,29(03):44-56.
[3]徐静.农村留守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工干预[J].唯实(现代管理),2016(09):28-30.
[4]邓玮.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以抗逆力提升为介入焦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5):84-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