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上海市青浦区消防救援支队 201700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消防主管部门也通过种种努力,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提升人民消防安全满意度。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广大的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现状堪忧。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指出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的意见。
一、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消防工作的重心一直在城市,从而造成我国城乡消防工作发展极其不平衡,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基层政府重视不够等问题十分突出。
(一)农村消防管理不健全,政府不重视。一些基层领导以发展经济为纲,缺乏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视,甚至认为,消防救援机构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他们应当负责全区的消防工作,与自己无关或者关系不大。主要表现在:农村消防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我们近年也建立了市、县、镇(街道、乡)、村(居)委四级消防管理体制,也在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但农村消防虽建立了制度、机制,工作责任却落实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因为领导认识不够、资金所限或者其他原因,很多地方的消防工作流于形式。
(二)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我国一些农村在消防基础设施上投入有限,尽管近些年来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消防设施的建设仍然无法做到与城市同步,存在着消防通道不畅,布局不尽合理,消防设备陈旧等几大难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消防工作规划,很多村民的房屋还是砖木结构并且住房与堆放柴草杂物的屋子连在一块,布局极不合理,且耐火等级极低,一旦着火极易迅速蔓延,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有部分虽然是砖混结构但房屋之间的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为火势蔓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乡镇企业的消防设施,配备也严重不足,很多摆放在厂房里的消防器材超期服役,造成农村地区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还比较弱。
(三)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差,消防监督弱。在农村地区,村民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用火用电用气、不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檐下灶前堆放柴草、烧麦秆等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农村基层干部消防知识贫乏、消防管理水平低,且对一些消防违法行为、火灾隐患司空见惯,不管不问;消防救援机构、公安派出所警力有限,消防管理的重心一直落在城市,而农村地区地域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消防分级管理往往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上,很难把监督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存在说的多做的少的现象,致使农村消防工作成为类似空白点和盲区的一个区域。
(四)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多,自救能力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多,并大量向城市转移,而留在农村地区多为妇女、儿童和体弱多病的老人等弱势群体。一方面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在生产、生活中容易引发火灾发生;另一方面,他们的认知、身体等条件受限,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惊慌是错,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补救,从火灾中逃生的能力也较弱,极易在火灾中伤亡。
(五)农村消防工作缺经费,无制度保障。我国消防工作以城市为重心,大量资金投入集中在城市,而在地域广大的农村投入相对较少,在部分地区甚至投入为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不协调。而农村没有能力靠自筹资金购置消防器材,改变消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状况,乡村企业也大多舍不得花钱配全、配齐消防设施器材,在当前农村消防还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情况下,各地农村消防工作投入缺乏国家政策保障。
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消防力量面对广阔的农村地区显得捉襟见肘,很多偏远地区,消防救援力量根本无法到达,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所必须面对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农村消防工作有所裨益。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实消防工作政府负责制。消防工作关乎群众的生命安全,要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加大各级政府资金投入。
同时,做好农村消防工作,也要注重管理,加强人员配备和制度建设,对消防工作要高度重视起来,制定出符合本地特点的消防工作规划:一是切实保障消防专项经费的发放,落实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联合消防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农村消防体系,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发挥村委会的自制管理作用,镇政府和村委会确定好目标责任书,实行分级管理,警民联合管理。四是出台各级政府消防治理和管理细则或办法,以法律、规章的形式明确下来,更好的指导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应根据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结合本地经济实力,成立义务、志愿消防队,并对人员、资金、装备配置、队员工资待遇、职责、管理方式、发展规划、执勤灭火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农村消防工作得到立体式覆盖。
(二)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制。村居委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消防安全自是村民自我治理的题中之义,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正是这种村民自治精神的充分体现。通过厘清农村基础组成单元,划分若干以村民小组为主体的消防安全管理网格,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切实构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落实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要将辖区的片区及其基本情况统计造册分片包干落实到人头,明确各网格内责任人员和工作内容,对网格内的单位、场所、居(村)民楼院、村组实施动态管理,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真正做到群众自治和群防群治。
(三)加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力度。农村地域广阔,而我国现有的消防力量往往对一些偏远地方鞭长莫及。通过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偏远地区火灾扑救力量薄弱问题。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扶持企业专职、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的发展,尤其可以结合网格化消防管理体系,以各网格为单位,组织精干力量组成志愿消防队。同时,消防部门应利用专业化优势,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提供政策支持、业务指导、装备帮助,并建立组织管理机制,确保各网格内消防队伍长久、有效运行。
(四)切实发挥各级的消防监管职能。消防救援机构要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经常对农村消防工作和农村火灾规律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要合理调配警力,面向农村调整工作重心,加强农村消防基础工作,每个防火监督员要经常深入乡镇村掌握情况、指导工作,帮助开展消防检查宣传消防知识。要加强对基层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派出所的消防管理水平和火灾扑救本领,增强农村消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基层公安派出所要严格依法履行消防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村委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社会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针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消防工作现状,结合季节特点、重大节假日及其他火灾多发季节,及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并进行经常性、群众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和帮扶。农村消防宣传是提高村民消防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地区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针对农村留守的老弱病残人员做好宣传、帮扶,尤其是在消防宣传的基础上,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对老弱病残人员进行消防结对服务,开展经常性消防关怀;通过强化农村中小学校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宣传资源,通过广播、火灾案例警示片、图片展览、宣传画廊、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尽可能扩大消防宣传教育面。三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比如,在村图书室中添置消防书籍,在村广播站开设消防常识讲座,借助文化艺术的力量开展消防下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定期播放消防影片等;四是在中小学校开展消防常识宣传活动,通过孩子们的学习宣传,把消防知识带回自己的家中,实现孩子带动家庭,影响全社会的良好效果;五是要针对农村火灾高发阶段,开展专项消防宣传,包括春节、元宵节、红白喜事和农忙时期等,在这些时间段内,因为事务较多,人们容易忽略消防安全,加之用火用电较多,可燃物增加等,也增加了火灾诱因。为此,要针对这些重点时段,集中开展专项消防宣传、检查督导,确保重点时段消防安全。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农村消防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任重而道远,只要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农村消防安全环境必会大幅改观,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会获得更大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必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桑珠.对加强城市建筑消防检查及其管理的探讨[J].今日消防,2019,4(06):44-45.
[2]宋立明.浅议创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1):33-36.
[3]程其中.浅谈如何加强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J].江西化工,2017(4):66-68.
【作者简介】:王倩,上海市青浦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五科,主要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