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李海林
江苏省射阳县畜牧兽医站海河分站 江苏省 射阳县 224300
摘要: 非洲猪瘟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极高的猪疫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不仅对我国畜牧养殖业构成巨大威胁,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对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综合防治举措; 动物防疫
非洲猪瘟主要是一种家猪、疣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因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所致的接触性、传染性极强的出血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一旦感染将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最初发生在肯尼亚等国,后逐步扩散到全球,近些年在我国也开始出现。我国属于养猪与猪肉生产与需求量大国,一旦出现该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更好地掌握非洲猪瘟的防控技术, 有效地减少该病引发的社会危害。
1 非洲猪瘟的概述
1.1 什么是非洲猪瘟
所谓非洲猪瘟就是指一种由非洲的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养猪产业的发展。
1.2 非洲猪瘟的特征
非洲猪瘟是一种在细胞浆内进行复制的二十面体的对称性的单分子病毒, 这种病毒的直径一般是175~220 mm,拥有151~167 个编码蛋白,其具有不耐碱、不耐热但是耐酸耐冷的特质,且由于该病毒的基因型较多、数量多及其基因变异频繁,所以其免疫的逃避机制多种多样。当猪感染该病毒后, 会出现40~42 ℃的高热反应, 皮肤表面出现出血, 且其脾脏会肿大到正常的3~6 倍左右,脾脏质地极脆,淋巴结肿大,有类似血块的东西。我国是一个生猪养殖以及猪肉产品消费大国,猪肉产品的消费占整个肉类产品消费的3 / 5, 一旦非洲猪瘟暴发,将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2.1深入乡村摸底排查,指导养殖户做好疫情防控
基层乡镇、偏远乡村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传递滞后,不易在疫病初期的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因此相关部门如基层水产畜牧兽医站应派员深入乡村,实地调查,了解各村各户生猪养殖情况,并做好相关登记,逐户加以排查,进行网格化管理,设立片区负责制。同时制定严格的下乡排查制,工作人员不得无故推诿,做好疫情的排查,以便及早发现疫情,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此外,对生猪养殖户进行疫情防控的指导,偏僻乡村生猪养殖多以小型养殖为主,散户较多,通常这类人群缺乏专业的疫情防控技术,养殖水平一般。
因此,水产畜牧兽医站应指派技术员定期下乡加以指导,为养殖户提供疫情防控的技术措施,指导他们做好生猪免疫接种、猪舍卫生消毒、杀灭蚊蝇四害及寄生虫等工作,切断非洲猪瘟传播渠道。
2.2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切实强化非洲猪瘟疫病防疫宣传工作
由于非洲猪瘟疫病的蔓延,使得很多生猪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所以基层的畜牧兽医站,需要做好当前的维稳工作,在非洲猪瘟综合防治工作中,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切实强化有关非洲猪瘟疫病的防疫宣传工作,切实做好猪场环境的优化和完善。考虑到生猪的免疫力下降,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容易导致生猪死亡的同时其成活率下降,所以当前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对非洲猪瘟防疫工作的开展,要强化关键防控措施,从严从速做好疫情处置,全面做好疫情排查监测,加大检疫检测和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坚决果断扑灭疫情、拔除疫点,切实防范疫情跨区域传播。要强化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加强产销对接,积极推动就地就近屠宰,尽可能减少生猪长距离调运,确保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稳定。
2.3提高诊断与防治水平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猪丹毒、蓝耳病、猪瘟等疫病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以往采取的临床诊断法只能给出初步的诊断结果,需要借助实验室诊断的方式,使诊断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方式分为2种,一种为病原鉴定,另一种为血清学试验。具体措施:PCR、红细胞吸附试验、LAMP以及荧光定量PCR等,各级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条件采取最为恰当的诊断方式。自从首例非洲猪瘟爆发,国内外学者孜孜不倦地开展疫苗研究工作,并成功研制出弱毒疫苗、核酸疫苗、灭活疫苗等,但由于此类病毒具有较为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在日后的疫苗研制中应提高技术含量,争取早日研制出安全高效的疫苗,使非洲猪瘟的防治水平显著增强。
2.4规范养殖,禁止使用泔水
被污染的泔水可能给非洲猪瘟病毒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且未高温处理的泔水无法有效消灭病毒,个别地区有使用泔水饲喂猪群的习惯,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应进行宣传,使养殖户了解泔水养猪的风险与隐患,规范养殖过程,在饲喂管理中严禁泔水的喂养,同时还要订制系列的措施与规范,用来规范厨余垃圾的使用与回收,大力鼓励处于垃圾处理企业的建立并予以扶持,解决泔水饲养导致的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问题。
3.总结
自从非洲猪瘟流入我国后,全国防控压力变得异常严峻,目前我国对此类疾病的防控目标在于净化,需要养殖单位与政府协调合作,做好联防联控工作,提高疫情监测与排查力度,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开启应急机制,使非洲猪瘟得到有效控制,早日从我国根除。
参考文献:
[1] 王廷丰.非洲猪瘟的特点及其关键防控措施[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8,43(6):21-22,37.
[2] 刘俊.从非洲猪瘟特点谈当前疫情综合防控措施[J].新农业,2018(21):36-37.
[3] 马君峰,于永志. 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 畜牧兽医杂志,2019,38( 5) : 70 - 72.
[4] 孙先忠,陈志平. 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体会[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2)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