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管制单位空管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9期   作者:杜宇
[导读] 航空运输的快捷、安全以及高效等优点使越来越多的人将飞机作为出行首选。
        杜宇
        中国民用航空珠海进近管制中心,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摘要:航空运输的快捷、安全以及高效等优点使越来越多的人将飞机作为出行首选。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尤其是各大终端管制单位承担着防止空域内航空器之间发生碰撞等多方面安全工作。因此,终端管制单位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航空管的安全生产顺利开展。本文对其空中交通管理安全影响因素及其预警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安全;影响因素
        空管安全可以说是民航安全的底线,是减少飞行器事故、保障航空安全的基础保障。终端管制单位极具特殊性,往往具有飞行流量大,飞行冲突多,对外沟通协调量大的特点,同时也对塔台管制与区域管制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终端管制单位安全因素的探究对于做好空管安全预警管理有积极意义,对于改善当前空管现状多有裨益。因此,分析影响空管安全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终端管制单位空管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珠海、成都几大终端管制区。他们伴随民航深入发展,他们对空管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我国目前的空管安全建设主要集中在沟通渠道、报告体系、安全管理系统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这样将空管安全的建设落实到具体的环节中,有利于提高航空的安全性。国际化的到来,让较多单位也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安全管理不同于过去的主要针对事后查处,也逐步的转换为事前预防监督,以此实现更加全面的空管安全。
        二、空管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外部环境
        近年来,外部环境因素对终端管制区空管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无人机活动增多,通用航空等低小慢飞行增多,乃至社会舆论压力增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空管安全造成威胁。随着航班量的增加,空域容量日趋饱和,恶劣天气导致航班延误等现象常常被错误的归结为空管部门的工作失误,这些误会使空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可能对空管的安全产生威胁。
        2.空管行业环境
        空管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要求每个管制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守则展开工作,这种硬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促进空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多端,其他用户活动紧跟着频繁的活动,也对管制单位运行产生影响。
        3.人员工作环境
        人员工作环境对空管安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人员搭配、人员关系以及管制大厅环境上。
        (二)管理因素
        空管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它要求部门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严格遵守班组的纪律,对各项任务进行有效地配合与合作,进而有效、快速地完成。为了保证空管安全,需要对班组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1]。这种科学合理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班组人员的凝聚力、保证不同部门之间的畅通沟通。
        (三)人为因素
        在航空安全系统工程中,主要存在人、机、环境三个环节。航空运输作为一项前沿科技的代表作品,它自身的安全系数一直处于交通运输工具前列。统计显示,近七成的航空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这也成为了制约航空安全的关键要素。
        1.管制员的技术因素
        在我国民航飞行员队伍培养方面,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对于飞行员的培训已经相当地系统化。如增加的新雇员培训、公司运行政策培训及应急训练等,其教学模式也与实践紧密结合,侧重于传授技术而不是简单的理论。
        不过,随着民航队伍的壮大发展,终端管制区管制队伍的人员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脱节、综合素质和现实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部分管制员的学习力、执行力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外语使用能力不强,业务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不能快速适应新技术应用[2]。一部分管制员常常忽略了日常的学习积累,或者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现有的安全运行规章,安全操作指引的理解和执行力不够,不能及时发现管制工作中的一些隐患,对日常发生的管制不安全事件无法做到有效的处理。


        2.管制员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即心理的状态,它是人们感觉、记忆、知觉、情绪、思维、意识、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如果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管制员易于出现松懈、紧张或是侥幸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松懈的心理,使得管制员在操作上放松警惕和注意力,缺乏安全风险意识,安全意识薄弱。紧张的心理,会使得管制员在工作中表现出惊慌失措,思维混乱,操作水平下降,无法展现正常的技术水平;而侥幸的心理则是凭借较充足的工作经验,缺乏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因此,在日常空管运行中,对于管制员的心理因素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就是要训练其处乱不惊,临危不惧的心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空管服务。
        3.管制员的疲劳因素
        疲劳因素又可以分为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两者都能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空管工作中,部分管制员自天忙于工作,晚上还要继续加班熬夜,身体处于极度疲劳透支状态,导致工作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到指令的准确性。心理疲劳则指工作疲劳在心理上的反应,如管制员心理压力大,因个人、家庭、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心情失落,精神紧张而造成心理上的疲劳,在上作时也残留着这样的疲劳心态,就难免会出现心浮气躁,消极、厌烦、怠等现象[3]。终端管制单位应积极关注管制员的心理健康,使其有好的心态,便能提高工作效率,弥补体力上的不足。
        (四)设备因素
        空管设备包含监视设备、通信设备以及导航设备,它是空管系统的必备条件和关键的物理基础。就空管安全而言,空管设备的可操作性、完好稳定性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将空管设备看作空管工作展开的重要基础。
        四、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预警问题分析
        (一)指标的科学性
        围绕空管安全管理需求要建立全面且完善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关系到预警管理的实施效果与质量,是做好空管安全管理的根本,因此必须要确保指标的完善性与科学性,从而增强管理实效,确保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供优质的安全管理服务。
        (二)安全信息的鉴定
        空管安全管理会涉及到大量的安全信息,这此信息来源不同、价值高低有所差别,如何更加准确的鉴别这此信息的价值是空管安全预警的关键。就目前而言,安全信息鉴别主要从时间、内容、形式三为一面入手,对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精确性、多样性等进行综合衡量评价,以支持安全管理决策。
        (三)警报的合理性
        空管安全预警意味着要随时做好最坏打算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及事故,通过提前做好万全准备以减少负面影响及损失,但是,低于最低安全风险预警的事件,无法满足警报合理性要求,为此,需要建立专门的应对监测区,以减少监控遗漏,保证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四)安全定性定量管理相结合
        空管安全管理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是针对不同管理侧重点作出的评价,在安全管理中,要综合两种评价的优势实现对空管工作现状的全面统筹,通过多角度评测危险因素、评估风险,以进一步提升结果的参考价值,指导空管安全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终端管制区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安全管理要从细节抓起,正确认识管制工作,加强安全意识、积极落实安全工作,而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明显。重视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提高管制员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来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积极探索更新的路程,才能在民航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刘佳宾.关于影响空管安全的因素及预警问题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187-187.
        [2]秦英杰.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设备运行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4,(21).255,258.
        [3]刘明.浅析人为因素对民航空管安全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1,(14).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