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甜
广西靖西市农业农村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生猪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一直以来是是养殖业的重要环节。猪耳蓝病是一种高致病性猪疾病,对于养殖户来说会影响到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猪蓝耳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控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猪养殖朋友在猪耳蓝病的预防和控制上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猪蓝耳病;诊断;防控策略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以一种感染猪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各种年龄段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属于二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精液传播以及胎盘垂直传播等[1]。所有年龄段的猪都可能被感染,其中一个月以内的仔猪以及处于妊娠期的母猪最容易被感染。病猪的主要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猪蓝耳病影响生猪的健康,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扩大感染范围,严重的发生死亡,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需对猪耳蓝病发生有所了解,且进行有效的防控。
一、猪蓝耳病病因分析
(一)养殖环境条件差
有些养殖户对于生猪的养殖环境不重视,在生猪养殖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有些散养户尤为突出,对于养殖场地的选择比较随意,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选址,如要低洼处建养殖场等,不利于生猪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疾病发生。再就是为了提升养殖效益,很多养殖业主将养殖场建在居民区附近,使得居民区附近养殖场比较密集,如果养殖环境不达标,粪污处理不及时,没有做到发酵还田利用发生粪污随意外排现象,都会造成传染病快速传播的情况,而且还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爆发,使得附近的养殖场面临传染病的威胁,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缺少人为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养殖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养殖环节不需要人工操作,只需机器运作即可,这节省了人工作业需要的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由于机器缺少灵活性,只是按照既定程序操作,难以发现生猪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或者发现时也已经处于发病期。如果是人工参与更多的养殖环节,及时发现养殖过程发生的问题,提前进行控制,降低损失。
二、猪蓝耳病的诊断
(一)症状
猪蓝耳病比较容易判断,当发病时,猪的耳朵以及躯体末端会变成紫色,妊娠期母猪还会发生流产或者出现死胎的情况[2],大多感染的病猪都会发热、精神不振、间歇性厌食或废绝、呼吸困难、浑身无力的特征,尤其是1月龄内的仔猪,抵抗力比较差,它们被感染后发病率更高。母猪在妊娠晚期易流产、死胎或早产、产后无乳等现象,成年公猪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会影响其精液质量,进而对后期繁育的仔猪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保障和提升。
(二)诊断
病猪一般会出现发热现象,通常体温能够达到40℃,而且猪的耳朵会变成紫色,剖查发现,肺部组织出现出血或者充血等情况。蓝耳病实验室确诊,通常使用的检测方法为RT-PCR检测,如果是阳性,那么就可以断定生猪感染的疾病为蓝耳病。
三、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
(一)加强疫苗研究和免疫注射
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疫苗接种极为重要。效价好的疫苗可以有效提升生猪的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少被感染的概率,提高抗病力。所以,疫苗研究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疫苗的安全性和抗病毒性,养殖人员应该科学合理安排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常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作为免疫疫苗。一般情况下,猪仔在出生25天后就进行疫苗的接种,母猪在预产期前一个月进行蓝耳病疫苗的接种,生长期的公猪也要适时进行疫苗接种的安排,一般在半年的时候,需要再次进行接种。
(二)养殖场的选址与日常管理
养殖场的位置很重要,好的地理位置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养殖为主对养殖场的选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猪舍的选址,一定要选在通风的地方,有利于空气流通,还要对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为生猪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日常管理体系,减少猪蓝耳病的发生。第一、养殖人员要每日定期对猪舍进行巡视,定期对猪蓝耳病进行检测,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当地畜牧管理部门汇报,防止由于流通扩大传染区域;第二、如发现猪蓝耳病要将病猪以及整个猪舍做好隔离,做好整个养殖场的消杀工作,避免猪蓝耳病进一步扩散;第三、要积极对病猪进行治疗,减少损失;第四、加强对猪蓝耳病废弃物的管理,通过深度掩埋等防止病毒的传播。第五、加强对猪场进出车辆的管理力度,尽量避免外来车辆以及人员进入到猪场内,尤其是对于猪舍更要加强监控力度,防止外来病菌的侵入[3]。
(三)提高饲养员专业素质
猪蓝耳病的预防、发现和治疗,饲养员要掌握猪蓝耳病相关知识,并且要有良好的责任心。所以,养殖业主要聘请高素质人员进行生猪养殖,并且要定期安排培训,不断强化养殖专业知识,提高养殖技能,提升养殖管理水平,避免因为猪蓝耳病带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四)加强饲料营养
低能量、低蛋白的饲料,造成生猪日渐消瘦,不利生猪的健康生长,配制与生猪日龄所需的营养结构,科学配制的日粮有利于提升猪的身体素质,提升生猪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传染范围比较广,一旦发生,造成死亡,养殖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受到损失。应进行科学饲养、加强管理、积极防控,减少猪蓝耳病的发生,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冷雪,李真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TJM-F92株)临床免疫效果的研究目黑龙江富牧善医,2017(6):192-194.
[2]罗燕芳,黄溢泓·猪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工作分析--以柳州市为例乡村科技,2017(21):74-76.
[3]苏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D现代富牧科技,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