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9期   作者:郭威达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机械制造也在迅速的提高,然而根据相关数据
        郭威达
        身份证号码:44132319900316****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机械制造也在迅速的提高,然而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机械设计制造产出额已经占据全球的28.5%,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机械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现阶段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填入创新元素,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是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项教学重点,需要在教学构成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特色
        引言
        依据综合实践、实验教学、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的特点,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体系。在综合实践教学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性、综合性、操作性;在实验教学方面采取开放性与创新性实验教学和自主研制实验设备;在学生实习方面采取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方式;在学生毕业设计方面通过监控不同时期毕业设计质量,达到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1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概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几乎所有的机械工程行业都需要此类型专业人才。近些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学科也得到了相应的技术革新,传统机械类专业早就不那么“机械”,因此,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正在向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从当前的就业市场上来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比较热门专业之一,任何行业都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用武之地,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个人能力也会随工作经验的增长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多样化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已经从单纯的理论教学向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常用零件的制造工艺编制、工装设计与选择、普通和数控加工、质量检测及机电设备应用等基本知识,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产品安装与调试等能力,可以从事较简单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械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线维护、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优势
        与传统的人工机械设计制造相比,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在传统的人工机械设计制造中会存在很多人为造成的失误,导致产品报废率较高,浪费大量的材料及人力,生产效率较低,影响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其次,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中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有效减少失误发生,同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对机械设计制造过程实现远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促进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综合实践改革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综合实践是影响该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综合实践环节也可以延伸与补充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传统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里,基本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综合实践改革后则以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性、综合性、操作性为主。高职院校需考虑该专业的特点与实际教学需求,为该专业扩充不同的实践课程,依据差异教学需求使设计的实验教学环节具备功能性、专业性。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增加专业性以及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为扩展学生专业知识视野、优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要鼓励学生对专业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专业的扩展内容开展深入研究。


        4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
        4.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这门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做到游刃有余,从而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这就需要当前高等院校在对学生日常教育时进行有效改革,从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入手,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来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进行专门化培养,同时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增加实际操作教学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具体来说高等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深度合作,以此来构建高效率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增加实验课程比重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从社会的需要进行入手,有针对性调查社会需求,使得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要同步,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出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教师在对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
        4.2完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会进入到相关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学生需要及时地调整好自身心理,应利用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来快速适应未来岗位工作。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校为学生创设更为优质的实践环境,完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时间动手能力。首先,坚持以社会需要为教学导向,及时地调整学生实践内容。学校和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的内部变化,抓住行业发展的方向,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可以学有所用,以此来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其次,积极与校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真正地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提前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3专业特色更为明显
        培养专业化人才有必要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意义上教学体系有着很大程度的缺陷,高等院校在教学体系构建时需要从本校的特点出发,更好尽心教学。例如高等院校在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时,首先需要改善现有的缺点,加强优点,从实践之中探究改革的有效性,同时在发展过程之中使自身的缺点得到很好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实际操作机会,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可以得到应有实践。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比赛建立方面入手,从学生的本身出发对课堂中讲授的内容进行实践,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来体会不同的知识,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各个学校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构建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当地高水平建设的高等院校入手,对其专业构建特点进行充分学习,从而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构建本院校专业教学体系,扬长避短助力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更好凸显本校构建特色,使得其专业构建目的得到实现。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中。但是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当注重创新和改革,凸显新时期下特色化与内涵化,例如可以通过创新和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优化教师团队等方式,实现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此满足新时期我国制造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发钧.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对策[J].数字化用户,2019,024(021):184.
        [2]郭慧芳.试论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9(19):42.
        [3]李殿宏.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021(013):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