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9期   作者:柳剑斌
[导读] 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排放物
        柳剑斌
        上海威正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排放物,这些重金属容易污染土壤,科学检测土壤重金属能为降低污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本文研究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应用,涉及到的检测方法有原子荧光检测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并进一步探究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帮助实现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标。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等离子体;智能化

        引言: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对农业生产、人体健康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要对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研究引起重视。会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有很多种类,检测不同的重金属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消解时间过长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对此需采用微波消解法和电热板消解。
一、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应用
(一)原子荧光法检测样品重金属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主要用于测定土壤中的一些微量重金属,包括砷、锑、铋、汞、硒,而且这种检测方法也是目前为止非常成功的一种分析方法。尽管砷、硒属于非金属,但是所产生的毒性却与金属是类似的,所以把汞、砷、硒这三种元素纳入到金属的范畴内[1]。比如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汞,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微波消解法和土壤标准物质,还会有试验验证的步骤,将消解后的体积确定为10ml。形成了标准曲线:y=1261.7176x-13.0301,通过这一标准曲线计算确定出检测的样品中汞的平均含量是0.016 mg/kg,标准值的范围是0.015±0.003 mg/kg,对比发现检测样品符合相应的要求。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实现不同的检测目的
        在测定金属元素的工作中,会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这种检测方法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当处于蒸汽状态时,吸收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共振辐射,对原子检测光谱法做进一步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划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就石墨炉法而言,特点是能够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通常为ppb级,缺点是不够稳定,所得到的检测结果能较好反映土壤中镉、铅的含量。就火焰检测法而言,优点是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检测,而且可以测量土壤中多种金属的含量,检测精度比石墨炉法稍低,为ppm级。比如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铜含量,会使用电热板进行消解,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对照土壤标准GBW07447 (GSS-23),验证实验的结果,在发生消解之后,确定容积为25ml,所得到的标准曲线是y=0.1621 x+0.0047,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铜的平均含量,最后得到的值是32.57mg/kg,这一检测结果落在标准值(32±1)mg/kg范围内。比如使用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土壤中铅的含量,会使用电热板进行消解,对照土壤标准GBW07447 (GSS-23),当检测的样品消解之后,得到的定容体积是25ml。确定的标准曲线是y=0.0060x+0.0054,根据曲线进行计算,得到了样品中铅的平均含量的值是28.69 mg/kg,与标准值(28±1)mg/kg相符,说明样品中铅的含量达标。
(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特点是对科学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而且也有很强的综合性,使用该检测方法能实现对多种分析方法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提高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精确度,同时也能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检测时需要分析特征谱线的强度,从而确定出样品中相关元素的含量,工作人员使用该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使用简化的操作步骤,而且应用的过程也非常便捷。使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检测分析的速度很快,正是因为如此,这一检测方法在实际中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

比如使用该检测方法检测土壤中锌的含量,验证时用到的标准是GBW07452 (GSS-23),消解之后得到的定容体积是50 ml,得到的标准曲线是y=23190x+160.5,经计算,得到的结果是锌平均含量为98.81 mg/kg,与标准值(97±3) mg/kg相符,说明检测土壤锌含量达标。
(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分析土壤结构
        如果重金属污染了土壤,农产品的品质就会受到影响,增加农作物发生病害的可能性,病害还会进一步扩大。所要要科学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对土壤的实际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使得后期的整治和处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2]。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检测土壤重金属会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先进科技水平的背景下,该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在应用该技术时,会将土壤检测数据传送到激光器中,此时会用到聚透镜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激发等离子的目标,检测得到的数据会上传到计算机终端,方便进行计算和分析,使得该检测技术的优势得以发挥,确保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数据。除此之外,进行现场检测时,需要把获得的数据传输到光谱仪器中,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利用脉冲延时器完成。分析和整合数据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经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步骤,能够产生较为精密的数据,方便现场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一)增强检测方法的针对性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我国社会经济稳定提高,群众的生活也比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土壤重金属检测工作,能实现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目标,同时也能提高食品健康水平。未来检测土壤重金属的发展趋势是提高检测的针对性,更为系统地对土壤中各项重金属成分加以明确,并科学分析重金属是否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正在不断发展完善,带动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的进步,技术种类和技术含量都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发现检测技术的一些不足,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加强研究,使得检测技术的运用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实际检测现场重金属,要对土壤的成分有充分的了解,并判断出土壤被污染的范围,在此条件下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案,从而选择出较为合理的检测技术。在实验室内分析重金属污染成分,并深入分析土壤成分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会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活动,也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对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引起高度重视,对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有明确的方向,从而确定合理的检测方案,使得土壤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利用检测土壤重金属技术的优势,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扩大种植农作物的范围。
(二)降低智能化仪器的制造成本
        在检测土壤重金属的工作中,能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检测仪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检测仪器也更加多样化,而且能达到较高的精度。检测仪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操作更为简单,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使用智能化检测仪器的优势是能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智能化仪器,价格普遍很高,这就对智能化检测仪器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点研究如何有效降低仪器的制造成本[3]。另外,在实际的检测活动中,应注意科学结合多种检测方法,实现联合应用,这是提高检测精度的必然要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检测土壤重金属的工作中,计算机检测、微电子检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检测技术开始投入使用,在未来,这些技术的应用会有所改进,应用体系也会更加完善。
结束语:就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应用而言,可以使用原子荧光法检测样品重金属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实现不同的检测目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能分析土壤结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增强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并有效降低智能化仪器的制造成本,在此条件下方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新民,刘桀佳.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检测及修复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02):128-133.
[2]白影冬.XRF分析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节能,2020,39(11):69-70.
[3]单勇.原子吸收法在土壤中重金属检测中的运用分析与研究[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0,30(05):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