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俊凯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民航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促使我国由民航大国逐渐转变为民航强国,在民用航空中,通用航空具有相对丰富的内容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不仅有利于加快地区结构转型,还能充分保障民生。通用航空的发展,不仅能够对当地的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等进行衡量,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关键词: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保障系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大幅度增长,我国的通用航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较之前有了较大增幅。与此同时,与之配套的各项设施也得到了全面建立,如通讯导航监视设备、通用机场等,极大的增加了航空情报数据量,同时也加大了整理、收集及维护数据的难度。与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不同,通用航空飞行具有其自身特点和局限之处,因此,为了将有效的航空情报服务提供给通用航空飞行,需创建相应的服务管理模式,并加强对发达国家航空情报服务供应模式的研究和思考,以此来推动我国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1.我国通用航空情报服务的现状及缺陷
1.1缺少与通用航空航空情报服务相关的资料
针对与通用航空飞行相关的各类数据,如机场基础数据、空域数据和障碍物数据等,在对其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和发布等方面,尚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且缺乏规范的处理模式。
1.2无法为通用航空飞行提供所需的航空情报信息
当确定通用航空任务后,通用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门之间会对此制定相关的保障协议,并于飞行前,获得相应的航空情报资料,然而结合当前的航空情报服务保障制度来看,空管部门在制定相关的服务保障体系,以及一体化航空情报系列资料,均依据公共航空运输飞行情况来进行,并没有结合通用航空的具体特点来制定相应产品,当前,在实施作业的过程中,通用航空公司在获取相应情报资料时,主要从公共运输机场的空管飞行情报部门处得到,并结合地形图,来制定相关计划,难以全面有效的掌握作业区域的地形地貌、航行限制条件及障碍物分布等情况。
1.3在资格认证及人员培训方面存在不足
航空公司对于航空情报人员的资质具有明确要求,其上岗必须持有效资格证。然而结合当前的通用航空企业的发展情况可知,其航空情报人员的业务素质、数量及情报安全保障系统,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情报工作人员仅仅掌握基础的资料接收和传递工作,无法在航空情报管理制度的创建方面,作出相应贡献,且无法对该部门的航空情报资料进行获取、使用和管理,没有切实加强对涉密资料及涉密人员的管理,且在识读和讲解航图及航空情报资料方面,具有相对有限的水平。鉴于以上情况,航空情报人员的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1.4具有相对脆弱的保障体系及较低的安全余度
与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相比,通用航空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及相对灵活的飞行轨迹,且多为区域飞行,航空情报服务部门在制作航图、分析空域及收集航空情报信息方面,不具有相应的条件,也无法为通信信号覆盖及作业区障碍物的分析工作,提供相关资料,作业区域内具有有限的航图资料及航空情报,无法促进通用航空的正常飞行;此外,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的特点,仍欠缺供应和更新航空情报信息的相应途径。航空情报信息具有三大特性,即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自航空系统获取信息,到实施飞行计划之间,相隔有一段时间,在获取航空情报信息方面,若缺乏相应渠道,将无法保障信息的实用性和及时性,进而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以上所有,均造成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保障体系的脆弱。
2.完善我国通用航空情报服务工作的措施
2.1创建完善的基础资料库
结合我国通用航空在将来的发展需求可知,针对我国通用航空对不同类型及特点飞行情报信息的需要,可在分析、处理、集成及采集不同的飞行情报数据信息方面,创建与通用航空飞行情报服务系统响应的资料库,从而更好的支撑和处理通用航空飞行作业在制作航图、提供障碍物数据、分析通信信号覆盖相关的工作。
2.2创建有效的目视航图制作系统
目视航图可将较为基础的航空情报服务,提供给通用航空飞行工作,为此,需以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为前提,创建有利于推动我国发展的目视航图制作系统,该系统需能够制作不同种类的目视航图,如终端区图、区域图和低空计划图等,且能在空域类型和管制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推动我国通用航空的顺利飞行,进而能够实时更新通用航空目视航图制作数据,且具备管理和更新不同类型数据的能力,能对相应的制图数据进行实时读取,并将电子目视航图资料提供给系统。
2.3加强培养和训练通用航空情报人员
增加通用航空飞行量,需进一步提升航空情报保障人员的能力和资格水平,为此,需加强培训、管理和教育航空情报保障人员,加强认证其资格水平,并针对通用航空飞行航空情报保障人员的资质情况,加强进一步监督和认证,并制定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制度。首先需创建相关的培训制度和法规,建立全面有效的培训体制;再者,进一步清理培训市场,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需统一考察资格水平及执照情况,保障其持岗上证。在开展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一些企业需定期集中本企业的航空情报人员,组织其进行学习和提升,借助集体管理和考核的方式,不断提升航空情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4针对通用航空飞行情报,创建相关的管理系统
在对通用航空所需的飞行情报数据进行管理时,可创建相应的飞行情报管理系统,并实时更新以上数据,将其传输给需要使用的对象,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向外围进一步扩展,例如将民航航空情报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和民用航空机场原始资料上报系统进行融合后,就可搜索到航行通告报文及机场基础数据,从而满足用户需求。此外,鉴于通用航空具有较多的作业面广点,因此需提升系统水平,使其具有自动应答和无人值守的能力。借助于该系统的创建,来提升航空情报信息的更新和供应效率。
3.结语
综上,本文基于通用航空飞行的特点,对我国当前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保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更好的推动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保障工作的发展,并促使我国的通用航空得到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安. 地方高校服务吉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思考[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 36;232(8):78-81.
[2]杨婧. 优化基层航空科技情报工作的建议与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3):30-32.
[3]竹雨. 关于如何加强中小机场航空情报培训的几点思考[J]. 管理学家, 2019(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