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条锈病监测与防控技术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9期   作者:胡世梅 王增伟 杜玲娟
[导读] 在我国小麦是在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粮食支持
        胡世梅 王增伟 杜玲娟
        陕西省韩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韩城  715400
        摘要:在我国小麦是在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粮食支持,小麦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健康,但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往往出现条锈病等棘手问题,对此,种植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小麦条锈病,促进小麦健康成长,本文重点研究了小麦条锈病监测与防控技术,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防治策略;推广应用
引言
        小麦在近年来种植面积增加的同时也饱受病虫害侵蚀,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一旦疏忽就会导致小麦减产、降质。因此,本文针对小麦种植以及生长过程中的条锈病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对应的防控以及防治策略,以此促进该病虫害的解决,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免受小麦条锈病的困扰。
1.小麦条锈病
        小麦由于产量高、用途广,作为重要农作物,种植区域遍布全国。但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条锈病困扰,条锈病的发生会导致小麦品质下降、产量降低,轻则减产、重则绝产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此就要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防治,在此之前充分了解小麦条锈病才能对其进行合理防治。
1.1发病症状
        条锈病发病覆盖小麦生长全周期,幼苗期的小麦条锈病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叶片位置出现斑点;成穗期的小麦条锈病较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叶片出现发黄的夏孢子堆,一旦没有采取措施及时治理,随着条锈病的蔓延会引起小麦叶片表皮破裂,出现锈色的粉状物,进而导致叶片枯萎、死亡。
1.2流行特点
        小麦条锈病是真菌引起的,是一种具有流行病特征的植物病害。小麦一旦发生条锈病,将会呈突发趋势蔓延,且传播速度较快。小麦的周围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都会对自身条锈病产生影响,处在湿度高的状态中病菌孢子繁殖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其发病概率也会进一步升高。而条锈病一旦发生在麦田中心就会导致短时间、高速度蔓延,加之受到气流和降雨的影响,病菌会随之进行长距离的传播,大面积落到小麦叶片上,导致小麦生长受到病害困扰,出现叶片枯萎、麦粒瘦小问题,小麦产量和品质随之降低。
2.小麦条锈病的监测
        在对小麦条锈病进行控制的手段中,需要重视对条锈病的检测。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使用手机的用户超过了 12 亿人次。高速发展的手机市场为人们带来更多智能化的手机,这些智能化手机可以很好地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应用。在小麦条锈病监测方面,可以将其监测系统改变成智能化的监测模式,在搭建的智能系统终端进行条锈病的监控[1]。随时可以借助现阶段的移动手机应用,使得能够在手机端进行监测应用的研发,进而实现对小麦条锈病的实时监测。相关的科研人员或者农户,只需要使用自身的手机便可以很好地对田间进行勘查,并且该应用还可以定期推送一些农业知识,实时关注病虫害的最近研发进展,实现全天监控,一旦出现发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降低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利用手机软件,可以很好地结合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系统,进行应用的定制,不再需要使用计算机系统或者较为笨重的设备仪器进行监测,从而有效提升监测的效率性和价值性,让农户可以实时进行病虫害的观察。
3.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有效策略
3.1选择抗条锈病的小麦种
        小麦品种多样,优良品种是降低条锈病发生概率的重要措施,然而品种抗病性能否全面发挥,这与适地因素存在紧密联系。具体来说,根据地质情况、自然条件优选抗病害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并遵循当地小麦种植制度,确保所选择的小麦能够适应种植环境,一定程度上保证小麦纯度。确定小麦品种后,按照相关要求对小麦种预处理,即通过肉眼观察法或药液浸种法,将不饱满的小麦种、潜在病虫的小麦种挑出,避免影响整体麦田生长效果。同时,对未包衣的小麦种进行药剂包衣,从而预防条锈病。


3.2科学处理麦田
        为避免菌源残留,需要科学整田,即小麦种耕种之前,种植户事前调查之前麦田地的种植作物,以及种植次数,避免小麦种在同一土地连续耕种。具体来说,通过轮流倒茬处理破坏菌丝生长环境,确保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得到土地养分的充足供应,进而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增加种植户经济收入[2]。
3.3遵循适期种植原则
        小麦播种时,定要在规定的播种期内完成机械化种植,最为关键的是,避开条锈病高发期,即便晚播,也不可早播。实际种植时,适当控制小麦垄间距(适宜距离 71~73cm)及深度(适宜垄深 79cm~80cm),此外,种植温度应在8~10℃,种子数量应为 9~11 粒左右[3]。科学种植后,小麦条锈病发生率大大降低,并且小麦质量和产量能够得到保证。
3.4科学管理小麦种植地
        小麦播种工作结束后,应严控条锈病的发生,具体来说,从灌溉、除草、施肥等环节入手。灌溉阶段,根据小麦水分缺失情况适量灌溉,不可过量灌溉,从资源节约、成本控制角度来看,视情况联用人工灌溉模式和绿色滴灌模式。如果发现条锈病株,应及时输水,将这类病害的危险降到最低。除草阶段,保证除草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否则,会出现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的情况,极易诱发条锈病。一般来说,药物除草方式最为实用。施肥阶段,小麦正式播种前,可以施加适量的迟效性肥料,生成过程中根据长势进行肥料搭配,以此确保小麦生成过程中得到充足肥料供应,从而强化小麦抗条锈病能力。
3.5防治方法
        防治条锈病时,常用粉锈宁药剂,例如拌种环节般用13.8%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具体操作:13.8%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95 克与 47.5 千克小麦种子搅拌均匀,将麦种聚堆,排除麦堆空间,时间约 7 小时,之后播种。此外,还可以准备 18%粉锈宁乳油 70 克用 1 千克水稀释,均匀喷洒在 48.5 千克小麦种上,均匀搅拌,同样将麦种聚堆,排除麦堆空间,时间约 7 小时,为播种做准备。小麦拔节至抽穗期,如果经遥感技术监测得知田间病叶率超过 4.8%,那么通过喷洒 19.2%粉锈宁乳油每公顷752 克~ 857 克进行防治,还可以使14.7%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1000 克~ 1150 克兑水 48.7 千克进行喷雾防治。对于条锈病程度较重的麦田来说,每周喷药两次到三次,必要时联用磷酸二氢钾(每公顷约 1.5 克),经叶面喷施予以防治。
3.6加强监测预报
        在小麦发生条锈病的过程中,早期阶段会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实现对小麦病情的实时监测,避免由于管理不当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大面积病征,进而降低小麦的实际产量。为此需要在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提升小麦的监测预报工作。在监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3+7”的方式进行预报,在实施中需要每间隔三天就对整个小麦种植区域进行详细的监测,同时每间隔七天就对病情进行预报。因而在此期间一旦发现小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条锈病,便可以快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该病害进行防治和控制。同时,还需要结合近些年来所发生条锈病的实际情况以及特征,对一些特定的易发病区域加强监管,以此对发病的时间、规模都有着一定的预估和了解,从而在条锈病产生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降低其为小麦带来的威胁。
4.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小麦与人们的餐桌联系紧密,只有保障小麦质量才能促进小麦增产,促进种植户增收,进一步提升人们的饮食安全,对此,小麦条锈病的治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防治条锈病要从小麦品种入手,实施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使小麦免受条锈病困扰。
参考文献:
[1] 张腾,白宗璠,黄文江.融合 GA 与 SVR 算法的小麦条锈病特征优选与模型构建[J/OL].农业机械学报,2020(7):1-12.
[2] 周喜旺,刘鸿燕,王娜.小麦种质资源 BJ399 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J].麦类作物学报,2020,40(6):676-681.
[3] 刘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糖饥饿”策略来控制小麦条锈病[J].农药市场信息,2020(1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