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万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 545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明显提升,对于养生问题更加重视,比如由喜爱的饮料、果汁变为茶水,因此茶园的发展也愈发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是以板勒茶场茶园为例,针对茶园规划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关键词:板勒茶场;低产茶园;现状分析
板勒茶场茶园从上世纪开始种植茶叶,但自进入21世纪后,受市场竞争、劳动力稀缺等问题的影响,对茶场经营形成冲击。板勒茶场茶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护和改造不合理,茶园未得到有效使用,难以保证茶场茶叶产量和品质,因此板勒茶场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改造茶园方案。
一、板勒茶场茶园发展概述
黄冕林场板勒茶场位于广西省柳州市鹿寨县黄冕镇大端村一带,包括黄冕林场板勒分场、沙塘分场的部分林地,上世纪80年代初种植和生产茶叶。一期全部品种为云南大叶种。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福鼎大豪、福云六号先后种植有150多亩。茶园总面积达1956亩,其中有效茶带面积一千亩。从本世纪开始,林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地,鼓励职工承包茶地自主经营,茶场以买断茶地经营权或租赁的方式与茶场职工签订了500亩经营合同,期限为20年。但不少职工因采茶效益低放弃经营,另寻出路,导致板勒茶园近半数茶地为丢荒和半丢荒状态,因此无法保证茶场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板勒茶园虽历经多年发展,但还有着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存在,一些茶园因未合理的改造,已快速进入到老化期。目前茶场经营良好的茶地面积大约有686亩,其中有效茶带面积为440亩左右,茶叶品种包括云南大叶种、福云六号。这些茶地多数是由外来农户承包,茶青由板勒茶厂收购加工。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自2013年开始新增生产红茶和白茶。结合板勒茶场的实际情况,利用林场明确构建生态茶园示范区,有针对性的设置可行性茶园改造方案。
二、板勒茶园存在的问题
(一)茶园管理存在问题
茶场茶园管理分为茶场直接管理和个人承包管理。茶场直接管理的茶地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管理,春季采摘茶叶时,采茶工主要来自附近农村尚未开始农忙的果农和蚕农,但在夏、秋季两季农忙时,极难找到采茶工,导致产量降低,茶地处在半丢荒状态。个人承包茶地管理模式是指茶场与茶场职工或茶农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但近年来大部分承包茶地的职工因采茶收效益低,放弃管理茶地工作,目前茶园承包者多数是来自外地的农户,虽然茶场制定了管理茶园的技术规程,但外来的农户因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与专业职工相比缺少专业技术能力,因此执行能力差;同时,某些农户更加重视临时利益,在管护茶园过程中,偏重于春夏采茶季节处理,管理粗放,忽视了冬季深耕田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管护方法,致使茶园土壤肥力快速下降,茶树的产量和抗逆性也随之降低。由于立地条件和基础设施差的茶地管理难度较大,管护费用较高,加之个人管护能力有限,茶农无法大面积承包经营茶地,多为选择地势平坦或交通便捷的地块承包经营,而茶场直接管理部分的茶地因投资费用少和缺乏劳动力,致使一些丢荒的茶地管理不到位,无法恢复正常生产。
(二)茶园基础设施差,规划不合理
上世纪末,开垦茶园多数是山陵地带,这些区域交通不便利,一些茶园区域未设置机耕道路,园区内的工作道路大多数是人行小道,坎坷不平,无法开展机械化操作,部分地势较陡的区域农用机械无法到达,生产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出现了无人管护现象,久而久之人行小路也会被杂草覆盖。林场基础道路设施近年虽有所改观,但主要针对林业生产运输道路建设,缺少对茶地内辅助道路的建设。由于茶园缺少蓄水设施,在防治病虫害喷施药水或茶地抗旱灌溉时,只能依靠人力或农用车运水,承包户不但辛苦,还导致工作效率低且生产成本增高。茶园在建园开垦茶行时,是以人工开挖为主,茶地地块面积小而分散,许多茶地中间夹杂杂灌林或经济林,使得整个茶园未能达到大面积连片经营;茶行依山而建,部分茶行由于地势陡峭开挖得又窄又短,阶梯效果不明显;茶园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基础设施不到位,增加了采摘茶叶和管护茶园的困扰,导致茶园被荒弃[1]。
(三)茶园改造面临难题
目前茶园一方面要满足茶厂生产需求,一方面要满足建设生态茶园需求。开展重新布局,按照地块状况开展多样化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要遵守茶园美化、茶园面积不变、不影响生产的原则。大部分茶园地块已进入衰老期,若未及时的开展管护处理,则会导致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快速下降,茶带枯败严重无法恢复。目前茶场应用种植的茶树品种在市场竞争中缺少竞争力,因此可适当的引进新型茶叶品种种植,在种植中要考虑到茶叶品种的抗逆性、周期性。茶园管理模式若想满足建设生态茶园的需求,则要按照实际情况调整,从而适应茶场规划。在调整管理模式时,不仅要考虑生产经营问题,也要保证工人自身利益,因此增加了茶园管理的难度。若想解决茶园改造的问题,则需要定期的管护,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板勒茶场茶园改造计划
(一)实施因地制宜,合理划分茶叶区域
茶场涵盖茶园及茶厂共两个部分,应做好茶园和茶厂方面对应管理。为满足建设生态茶园的需求,茶场需要将茶园示范区划分为辐射区和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作为茶场生产的核心流程、特色风貌区域,需要让游客有着亲身体验感。此部分区域要让游客有着鲜明直观的印象,辐射区域是以示范区带动辐射区域发展,构建生态茶园示范区,要满足全面的系统性规划。在改造茶园方案时,需要建设有利于生态差异生产的区域,根据茶场茶树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生产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农户承包生产区域、茶场直接管护的生产区域以及因立地条件差丢荒的区域,三类区域分布于茶园的各处,各地块要按照茶树的丢荒程度、生长现状及茶地立地条件等使用对应的管护方法。
(二)实施因力制宜法
茶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茶厂设备老化严重、人力稀少、在市场中缺少竞争力、销售渠道不完整,销售量少等问题,此些因素影响着茶厂的提升和改善。管理人员要转变生产效益观念,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茶厂人力短缺、经济效益低迷的问题,但在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区时,也不可一味追逐茶厂生产量和生产面积,应量力而行。认真核算投入的产出与费用,保证制定出最佳的方案。根据茶场现有的加工条件、销售能力以及劳力资源,无需将全部的茶带进行标准管护,可将部分茶地改造成景观茶园或者是试验茶园。即在恢复茶园半荒弃茶地和交通偏远的茶地时,可以将管护难度大的区域打造成专属的景观茶园,这些区域不进行常规的茶叶采摘和生产,待茶带恢复后只进行日常的管护,无需采摘茶叶,从而降低生产及管护成本费用;如茶厂茶叶产品在市场需求量增加,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则景观茶园亦能够迅速转为常规茶叶采摘区,为其提供适当的茶青原料,纵然想要恢复为正常的常规茶园,也能够节省成本。构建新品种试验园,在创新茶场茶树品种和结构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是按照常规生产费用,则恢复荒弃的茶园要消耗更多的成本,但却无法得到对应的生产能力,浪费资源,改造新品种区域和景观区,充分利用茶地,茶园面积未减少,符合生态生产需求[2]。
(三)茶园改造和管护
本茶园茶树种植已有三十余年,部分茶树已逐渐衰弱老化,可通过改造茶树根系和树冠进行复壮,对于茶带中已枯死或老化严重无法复壮的茶树进行挖除清理后,补种新茶苗。根据茶树生长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树冠更新修剪技术,树龄不大,长势趋于衰弱的茶树可采取重新修剪的方式更新,出现衰老或半衰老情况的茶树采取抽刈方式恢复更新,而严重衰老的茶树则采取台刈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计划改造为景观老树茶林的茶地,因茶树受杂草灌侵蚀严重,已无法形成有效茶带,可进行砍草灌疏化茶树处理方式,即在砍除杂草灌的同时,将无长势或长势弱不突出的茶树及枝条一并砍除清理,保留高大粗壮,生长旺盛的茶树,逐步形老树茶或野生茶区域,可作为生态茶园示范区的一个景观亮点,此类茶林生产和管护成本低,既有观赏的价值,也可用于生产采摘[3],产生经济价值。在对低产茶园茶树进行树体改造的同时,还需对茶园土壤进行测土配方,通过深耕、追施有机肥,并配施一定比例复混肥等措施改良土壤,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同时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实施茶园管护时,应积极做好茶园抚育、追肥工作,以及茶园病虫害方面防治等。茶园所处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日照十足,气候温润,满足茶树生长需求的同时,茶地内的杂草生长极快,与茶树抢肥争光,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因此,需要加强茶园抚育工作。结合建设生态茶园的要求,不宜采用化学除草的方式,在防治草害前需要了解茶园杂草的情况,明确防治的重点,制定防治计划,采用人工铲草与砍草方法交替进行抚育,达到抚育效果的同时,起到保护土壤及茶园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在建设生态茶园时,在防病虫害方面,茶场可采取绿色防控技术,促进茶叶品质提升。主要运用三种方式实施防治害虫,(1)采取太阳能灯光实行诱杀害虫:茶园安装太阳能灯,采取害虫的趋光性原理,针对示范区中的小绿叶蝉等细小害虫存在明显诱杀效果,得到减药控害效果;(2)采取粘虫黄板实施诱杀害虫:在茶园病虫害高发区域大量采取黄板,利用昆虫的趋黄性实施引诱害虫,可使小绿叶蝉、卷叶蛾尺蠖类、茶蚜和粉虱等成虫引诱到黄色粘虫板上面,降低茶园中害虫数量;(3)采取生物技术实行防治害虫:采用植物源农药、植物抗诱剂等相关绿色生态生物制剂技术,针对茶园中一些赤眼蜂、瓢虫、草蛉和鸟类等有益生物予以积极保护,保证茶园环境中生物多样性,进而获得采取自然控制害虫种群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人们养生需求,有效解决板勒茶场茶园尚存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招聘专业种植茶叶人才,并组成种植团队,合理划分种植区域,明确种植计划和方式,从而提高茶场茶叶的质量,使板勒茶场在茶叶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俞小龙,王洪.统一经营,激活茶园新生机[J].中国农垦,2019(10):19-20.
[2]李金凤,王智.余庆县低产茶园改造实践[J].茶业通报,2016,38(02):70-73.
[3]方实明.皖垦茶业集团茶园清洁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茶业通报,2017,36(04):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