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
高邮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江苏 高邮 225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其中水资源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特别是在农业灌溉中,灌溉农作物通常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灌溉过程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要采取更有效的节水措施。实现生态节水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水资源的开发行为不仅关系到当前利益,而且关系到后期生态环境。通过应用节水措施,可以在保障农业产量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质量控制对策
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能源需求量较高,水利工程是促进资源利用、强化能源利用的重要设施,可解决局部地区水利资源短缺缺陷。农田水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在促进农田水利发挥正向作用时,应分析局部环境恶化问题。农田水利与农村经济相关、与社会经济相关,在建设时应重视科学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在水利建设中扬长避短,优化水利规划。
1生态环境影响
1.1积极影响
(1)耕作用水。满足耕作用水是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作用,也是关键作用。建设小型水利可有效缓解农田耕作用水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农业生产中灌溉是必要条件,完善水利设施,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小型农田水利可改善局部农田环境,优化地方的水利情况,适应当地发展需要,促进增产增收。(2)总体生态。小型农田水利可调节局部气候,提升空气湿度,使用过程中,周边植被受益,可促进水循环,提升资源调度水平。农田经营常见灾害为旱涝,农田水利在农田干旱时,可调动水储备,保证灌溉及时,降低旱灾影响,洪涝时可排水、蓄水,减轻洪涝危害,通过此种途径,对抗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减少农田损失。
1.2消极影响
(1)占用土地资源。占用土地是小型农田水利需要面对的问题,施工期间,当地生物环境改变,部分陆生生物须寻找新的栖息地。环境影响下,生物链受到影响,生物竞争加剧,在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压力下,原有生态平衡可能被破坏。部分水利建设生态管理力度不足或手段滞后,会造成生态污染,破坏土壤环境,导致可耕作农田缩减。小型水利影响相对较弱,但同样需要占用土地,会影响农田种植。(2)造成水域污染。小型农田水利为工程类建设,其施工阶段会产生建筑垃圾、废水等,处理不当易造成影响周边环境。部分工程废水未经处理便流入附近水域,排放物或废水中存在有害物质,会导致水质下降,水生生物受到影响,生存环境失衡,导致生物死亡,影响生物多样化。工程垃圾在河底堆积,加速泥沙聚积,造成河流堵塞,严重时会使河流改道。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意识偏低
首先,虽然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在工程的初期会得到各级乡(镇)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但是当工程真正建成之后,相关人员会忽视管理维护工作。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初期,如果对项目建成后的维护费用、管理人员的经费等不能及时落实到位,势必会造成相关管理设施有建无管的问题。其次,当有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成运行之后,并没有选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与管理,势必会造成项目出现损坏,从而再一次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投资成本,也延误农户使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机会。
另外,有些地区配备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基层人员常常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专业能力弱等问题,一旦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使用问题,因为技术人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操作能力,势必会延误项目维修的时间,很难完成正常的维护管理工作。
2.2管理维护资金十分缺乏
首先,因为我国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入的资金只占总投资的2/3,甚至还有些工程项目的投资根本不到2/3,而剩余的部分投资全部依靠当地政府自行筹措,往往造成剩余配套资金出现缺口问题,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同时也为工程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其次,虽然我国农村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税费改革,但是全新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并不完善,管理维护的费用并未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在管理维护中经常有建管分离的现象出现,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在运行与管理方面遭遇“无米下锅”的窘境,出现相关资金与经费缺乏的现象。
3优化管理措施
3.1增强环保意识
农田水利建设中,应将生态环保作为建设规划的核心考虑因素,并增强环保意识,具有前瞻意识,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环保为建设理念,科学规划建设,降低消极影响,促进水利工程与地域生态统一,协调发展。建设实施前,勘察农田环境为首要步骤。在环境勘察过程中,农田水利要求、当地环境特点、建设注意事项均为勘察要点。在工程选址时,应以陆生生物较少、对原生动植物影响较低的地区为优先选择,此种选址可降低对野生生物的影响,维稳生态平衡。施工前,应做好环保宣教,明确施工要点,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全员素质,集中处理工程垃圾,避免乱排乱放。水利工程中常有工程污水,此种污水必须先经过处理,再进行排放,不可直接排入河流,以防造成水域污染。工程使用期间,应强化管理者培训,促进生态化水利应用,保证长效环保。
3.2强化管理监督
农田水利造成环境破坏的诱因之一为管理问题,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为农田水利施工常见薄弱环境,应加强监管,明确环保制度,依据制度施工,生态影响相关环节重点管控,以国家标准为水利建设基本要求。污水处理方面,应做好污水检测,未达标的污水不予排放。水利使用后,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测水质,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清淤,科学监管,促进生态平衡。兴建完成后,优质管理可促进水利工程发挥应用实效,降低对生态的消极影响,工程验收后,应基于水利工程对生态消极影响的危险因素加强关注,完善应急预案,促进绿色应用。结合建设环境,制定监督、清淤等制度,明确后续管理规定,由小组负责,完善责任制度,发生不良事件予以严格追责。
3.3促进生态水利建设
生态水利基于生态环保的水利建设理念,为水利分支,对农田水利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生态水利包含生态理念、强调水利效能,通过将两者有机结合,促进水利工程升级。在进行生态水利建设时,从生态学角度归纳并执行设计标准,以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为建设要求,从人类活动(农田耕作)与自然环境(生态需求)两项要素中定位平衡点,实现生存、发展并进,完善设施建设,重视地域生态,促进河流防污与生态防治,科学使用资源,降低消极影响,以绿色生态为理念建设具有生态特点的农田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促进农业发展,会影响生态环境,在建设规划时,应因地制宜、个性化规划、灵活性建设,并应用优质工艺,加强细节管理,确保其生态负向影响最小化,提升正向影响力。
结语
通过科学、合理的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建设与管理,不但能够保证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同样也有促进作用。虽然说现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维护工作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相关工作人员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之政府增加投资力度,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就可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将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确保农业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四川省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路径的探索[D].成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2]林勤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后续管护[J].低碳世界,2018(2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