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添钰 王超 黄浩洋
珠海科技学院
摘要:随着国家网络信息化建议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是一个新型网络方式不断更新的时代,信息化的形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时期下,高校的党建工作如何顺应新的时代形势发展和要求,如何与互联网信息化模式接轨,只有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占领“互联网+党建”的新阵地,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新媒体;党建工作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与各种新媒体深度融合,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微信、手机APP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新媒体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不惧怕困难,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改变党建工作的模式,把新媒体作为党建工作的新平台,从而使高校党建工作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通过查找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相关文献,以及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互联网+学生党建”的推广速度较快,党员和培训班学员对它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为了积极响应“两微一端”的要求,我党支部已建立了官方微博、QQ群或微信群等线上工作组;学生成员线上主要使用的平台是QQ群或微信群。同时,党务工作培训可以做到及时组织与开展,人员参与也较为全面。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已尝试采用完全线上模式授课,通过开展讲座及举办相关活动,明显增强了学生党员对于参加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端正了学生态度。同时,为鼓励网络信息技术过硬的党员参加党建工作,我们结合相关的主题以及学生党员感兴趣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内容,举办了相关的党建活动,丰富了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当然,在这些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党建工作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党建平台功能不完善等。这些会在下文进行详细总结,并提出党建工作的提升要素。
二、“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建立高校党建工作整体格局
高校要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和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工作思路。首先,重视构建党组织标准。通过互联网完善和统一学生党建学习、工作标准,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建立监督、学习、测评、达标等平台。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信息网站等多媒体平台,科学有序的开展党建工作。其次,对党内组织生活进行规范。通过民主评议党员、谈话谈心、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搜集、阅读各种党建知识。最后,提升考核党建工作的力度。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制定、实施监督责任机制,经常检查党建工作执行情况、党支部书记履行责任情况,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够真正的落实下去。
(二)提高思想以及行为的统领作用
教职工人员复杂、学生群体庞大,导致高校党建工作压力巨大。为了提升高校党建的思想以及行为的统领作用,有必要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阶段的党建工作模式,即“互联网+党建”,确保校党委在教职工、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当中,能够告别过去灌输式思想教育模式,以鲜活的内容唤起教职工、大学生心理共鸣,使得其对基层党组织形成一定的信任以及归属感,并愿意在校党委领导下去超越自我。此外,可以丰富党建教育活动,积极面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建设,提高教职工奉献精神,面对大学生发起思想辩论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增加大学生对不良思想侵蚀的抵抗力。
(三)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如今,高校学生党建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党建工作的需要,所以需要加强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党建工作者的党性修养,强化党务工作者的马克思理论修养、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提高党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使其能够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来丰富授课内容,善于及时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要加强党建工作者的网络修养,提高党建工作者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在网络党建的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边改进,确保新媒体更好地为党建工作服务。
(四)深化党建网络平台建设
高校应该发挥其技术优势,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将党员管理、组织建设等一系列党建工作进行信息化、系统化的整合,构建良好的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在党员管理方面,高校可以以基层支部为单位,将党员档案信息化,对党员网络平台学习内容、时长进行记录与分析,使党员管理工作更具客观全面性。高校要提高网络平台管理水平,规范操作、明确责任,及时更新党建学习内容,同步线下党建活动信息。同时,对发布信息内容要进行严格审核、筛选,严守出口,把握信息质量,剔除消极信息。为了维护官网、官微、官方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公信力,要及时清理长期不更新、关注度较低、内容质量差的网络平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高校还应着力发展新媒体和自媒体,注重整合学校各级网络平台资源。
(五)增加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党建模式
逐步增加组织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改变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缺少多种方式的弊端。首先,创新党建工作方式。通过网络技术,制定出科学制度,定期向全体学生公布党建项目进展、党务活动、党务工作等情况,增强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改革与创新活动形式。借助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互动等形式,不断增加活动形式,为组织活动赋予更多价值意义。最后,为党员教育提供更多层次。采取网络新手段、新技术等对传统教育内容、模式、方法进行改革,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方法妥善结合,增强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采取动画演示、模拟现场、情境党课等途径,不断增加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实效性,增强学生党员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六)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建以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主要任务,因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建工作也应该遵循“引领、服务、育人”的方针,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发现学生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给予正确引导教育,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同时,设立服务专栏,为同学们提供各类服务,解决大学生在正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同学们感觉到党就在自己身边。通过设立书记信箱为同学们反映问题提供渠道,拉近党建工作与同学们的距离,做到党建工作落地有声。
结束语
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是对传统党建工作效率的改革和提升,“互联网+党建”的相关规划已在党组织基层项目中不断革新和完善,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时效性、互动性、安全性等。如今,党务管理过程对新媒体的运用热情不断高涨,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党建体系会日益强大,更好地推动了党建工作的稳步发展,适应新时代;以党建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推进,将会为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输送更多更专业的、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亮.“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23,25.
[2]安平.分析大学生支教活动过程中价值观的培养及实现[J].智库时代,2020(11):109-110.
[3]侯娅婕,曹蕾,蔡苏州,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创新探索[J].科技风,2020(5):95.
[4]李传兵,陆巧玲.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49-50+53.
[5]柏华,柏嫱.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