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9期   作者:雷文秀
[导读] 在建立环境保护机制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占据着重要位置
        雷文秀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川省 自贡市 643218
        摘要:在建立环境保护机制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实际应用建设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措施,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效果。基于此,笔者以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例,针对于巩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巩固;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引言:我国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通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建设效果,既优化和改良了生态环境,完善了农业生产结构,还有机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巩固退耕还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通过针对性措施,提高工程完成质量。本文将从富顺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巩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富顺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全县在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中,坚持以“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作为指导思想,整体项目所投入的中央财政资金大于5.2亿元。通过对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建立,争取早日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目标。在1999-2019年末建设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达面积为331287.75亩。其中前一轮退耕地造林140268亩(其中生态林为136852.5亩,经济林3415.5亩),配套荒山造林182619亩、封山育林7000.5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399.5亩。在2008-2015年间,落实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的产业发展项目。184731亩是累计实施种植项目的面积,其中50430亩是特色经果林的面积,6000亩为竹林的面积,2665.5亩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面积,41704.5亩为品种改造和改良的面积,83932.5亩为丰产措施的面积。120669㎡是累计实施养殖项目的面积,其中8000m2为蚕房面积,112669m2为家禽养殖面积。整体项目一共涵盖了3个街道办事处,17个乡镇。涉及全县13.6万农户,总人数为34.56万[1]。
二、巩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
        针对于巩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笔者整理了几点,本章将一一进行论述。
(一)项目实施轻质量、重规模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存在较大面宽量、没有较高补助标准的情况。因为所规定的时间有限,所以为了完成目标,其中的施工和作业设计严重缺乏规范性,并且少数项目规划布局较为仓促。轻质量、重规模是项目建设主要出现的现象问题,完成项目不能对综合效益进行充分发挥。
(二)土地零散、统一的标准化实施、集约化管理有待提高
        富顺县处于盆中丘陵地带,普遍实施传统农业,人均土地存在较少的占有量,根深蒂固农耕传统思想,土地分散,拥有较高的流转费用。统一管理土地流转,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实施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化零为整。为此,要价高、土地零散是对社会资金参与后续产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的主要原因[2]。
(三)基层林业工作缺乏经费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是一项政府民生工程,具有惠民惠国的重要意义。基层林业站承担着项目的技术指导、具体实施等大量工作,需要的工作经费多,针对于这方面项目投入工作来说,政府没有进行高度重视。

基层林业站担负着多种职能,例如:保护、服务以及发展等,由于无法保障一些基本利益,所以难以调动技术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技术人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科技水平有待提高,难以适应社会新常态
        在开展后续产业期间,严重缺乏科学投入以及科技人才,仅能发展其中较为初级的产业,没有教好的市场适应力;技术推广体系缺乏健全性,经济推广体制缺乏先进性,没有较高的成本消耗,新技术推广工作严重不足;产业生产规范缺乏标准化,缺乏标准的无公害产生组织。并且品牌效益缺失是后期产业中绿色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针对于上述提到问题的解决对策,我简单整理了以下四点:
(一)加强经营管理模式,做好精细林业工作
        现阶段,39999亩为富顺县总共落实退耕还林以及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的总面积,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产业。轻质量和重建设是全县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难以对现代林业发展需求进行充分适应,为此,发展林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富顺县作为农业人口大县,县委、县政府把林业产业发展工作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民生工程重要抓手,落实部门主要领导一把手责任制。二是稳步推进,狠抓宣传发动。一方面,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完善政策,放活经营,要求做到“该给农民利益给足,该减的负担减够,该搞的服务搞好,真正让农民多得实惠”。另一方面,狠抓产业发展宣传及科技示范推广培训。采取召开院坝会、电视、广播宣传及赶场天设立咨询点等方式宣传动员,使广大林农进一步了解政策,增强通过发展林业产业致富的信心。同时,结合后续产业发展项目,举办林业实用管理技术培训,保证每个村有1-3名技术指导员,有“土专家”,实现林业实用技术“网格化、纵深化”发展。三是重点推进,强化政策扶持。出台《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竹产业强县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及其他相关文件,明确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管理措施。四是加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五是科学推进,加快体系支撑,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巩固退耕还林后的后续产业成果[3]。
(二)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标准化和集约化管理水平
        受到传统农耕的影响,富顺县有着较小的林地小班地块面积,交错的农地林地以及零散分布的土地资源。由于退耕农户直接实施的项目没有较高的质量,在产出效益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此,要强化政府引导力度,积极组织和鼓舞企业流转以及托管分布零散的林地,将分散的资源实现化零为整的目的,从而对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进行提升;对专业合作社领头羊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合作社要对带动的退耕农户进行明确,并将其作为申请项目的主要条件之一,建立健全的发展模式,加强责任意识,从而保障退耕农户自身的利益。
(三)积极争取资金,抓好项目扶持
        一针对于发展产业,实施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全面分析和研究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扶持政策,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繁荣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二强化财政投入力度,本县不仅仅要对国家、省、市财政项目资金进行积极争取外,还要在每年安排相应的林业产业发展资金,从而推广科技示范、补助种苗工作、支持建设基地等工作;三强化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尤其是产业发展经费,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4]。
(四)转型产业发展方式,适应社会新常态
        要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难题进行主动积极适应,强化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对理念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使林业产业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落实品牌策略,营造拳头产品,进一步发展林业产业。
结束语:总而言之,富顺县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项目实施轻质量、重规模、土地零散、统一的标准化实施、集约化管理有待提高等,为此可以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模式,做好精细林业工作、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标准化和集约化管理水平等方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巩固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进而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海涛. 退耕还林工程森林抚育措施创新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