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钟明
广东东图规划科技有限公司510630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国土资源的开发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必须找到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土地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从而节约用地,有效满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用地需求,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本文就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管理;农村
引言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而土地矛盾日益激烈,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农村土地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利用,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综合考虑到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土地矛盾,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土地矛盾。
1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
1.1土地利用体系不完善
在持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土地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地利用制度体系,使得土地规划不合理。许多土地被征用后主要用于工业化建设和民用房建设。工业化建设和民用房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就会减少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所占的土地面积,主要矛盾集中在土地分配方面。其次,没有长远的土地规划。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一些规模不足和建设项目不完善的城镇逐渐朝着建设大型城镇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缺乏长远的计划和目标,所以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较为片面,缺乏一定的长久规划,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时难以达到预期的建设发展目标。所以,虽然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并且产业构建较为乏力,制约了部分城镇的发展。
1.2缺乏节约用地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耕地数量在逐渐减少,且质量优度不足,人均耕地1.45亩,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要求相比较低。在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中,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同时,适用于农田耕作的土地被破坏占用,如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用于非农生产、随意开采矿产资源等造成耕地破坏。并且,城镇化建设中土地浪费闲置现象也较为突出,由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增长不成比例盲目扩展,农村建设布局也较为分散缺少统一规划,导致农村出现一户多宅或空心村等现象。因用地规划不足,建设用地为先的理念,缺乏节约用地意识,造成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2优化城镇化中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途径
2.1完善土地利用体系
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时会占用农民的土地资源,农民失去土地后,通常选择外出务工,这样虽然能提升经济收入,但会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建设项目缺乏相应的人力支持,影响了城镇化发展进程。所以不但要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还应该重视就业机会的增加,保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足够的人力。土地管理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思维,要对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实事求是,做好调查和研究工作,主动听取基层农民的建议,结合实际,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开展相关工作。如果部分工作和农民的合理需求出现冲突,就要合理解决,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持续推进土地管理工作时,要重视土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好土地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合理保障地区经济发展。
2.2保护农村耕地
在农村土地经济管理中,土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应当加强耕地保护,严格管理制度,加强执法检查,有效落实该措施。首先,完善考评制度。政府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当从减少干预与政府行为方面改革官员评价制度,设置耕地保护责任审查,将实际情况反映出来,构建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地方政府减少干预行为,提高干部决策效率性与合理性,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应当将土地经济管理指标添加至官员评价中,使各级领导均能认识到土地违法危害。其次,建立追究责任制。监管违法用地不利建立责任追究制,严肃纪律,整改不利免职处理,明确责任主体,强调政府责任,对违法用地加以遏制。明确规定重大土地管理与村务公开制度,在基层农村建设完整的监管制度,包含租赁、共同经营、承包、转让等均作为公开内容,使得民众与部门共同监督,加强日常工作、账簿及干部任期管理。最后,加强执法监察。在土地经济管理中,执法检查作为其中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管理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3做好整理复垦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还需要加强土地整理及复垦工作,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做好耕地补充等相关工作的同时,增加建设用地。通过引入创新理念,加强资金投入,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活动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吸引更多的闲散资金,召集农民加入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来,为农村土地的整理复垦工作提供相应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有效加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沟通,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应工作,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开展。而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要综合考虑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
2.4明确政府归口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真正发挥好监督部门的作用,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在做好主管业务的同时,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力避“互相推诿”“九龙治水”等懒政怠政行为。同时,面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带来的新治理任务,应当赋予作为最底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在环保、土地、农业等方面的适量行政执法权限,确保违法违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和制止。其次,要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关系。农村各种问题的出现,折射出乡村治理的失序,因此,应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关系,适应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平衡;明确管理体制和责任划归,让乡村事务在合理、和谐、良性运行的平台和环境下规范化、持续化发展;明确哪些资源和行为属于“国家—农民”“国家—村集体”“国家—村集体—农民”“村集体—农民”的调整范围,正确划归责任主体,使基层问题的解决具有有效的应对路径和问责机制。此外,应继续深化农业农村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优化农业农村的相关政策制度供给。应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入推进各类服务便民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治理手段和工具,在宏观调控和发展原则上不断引导,激励各类村级组织主体和农民正确合法地规划、利用、管理农村各类资源资产,防止农村资源资产被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以及保障。
结语
土地管理在城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所以在后续的土地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土地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科学的管理措施应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适时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土地的集约化水平,调整人口、土地和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天津加快推动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2021(2):71-74.
[2]谭志琴.城镇化中的土地经济问题探微[J].商业文化,2021(1):32-33.
[3]陈慧.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0(31):43,48.
[4]王秀月.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及治理措施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