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3月第6期   作者:1王元安2赵 龙
[导读]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多种类型的施工技术,其中在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施工中,也需要高度关注相关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此通过相对应的技术支持,为工程框架结构耐久性、安全性、稳定性的提高而提供必要的保障。
        1王元安2赵  龙
        1身份证号码: 45052119870214****
        2身份证号码: 61052519830304****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多种类型的施工技术,其中在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施工中,也需要高度关注相关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此通过相对应的技术支持,为工程框架结构耐久性、安全性、稳定性的提高而提供必要的保障。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整体结构的性能和质量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等相关内容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度关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相关施工技术,确保相关技术的优势和效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综合效能,以此更有效的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的建筑生产需求。据此,有必要针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主要特点以及应用要点等内容进行探讨。
1、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主要特点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不断兴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整体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相关施工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使得相应的框架结构技术也呈现出高层或者超高层的特点,进一步向着强大、健全的技术系统进行发展,通过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提升框架结构的整體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明确建筑楼体的恒定荷载和部分荷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是把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原材料制作成相对应的承重梁柱,预制加气混凝土、 浮石、 蛭石等原料制成轻质隔墙的施工技术,因此在高层或者大面积结构的楼层施工过程中,得到十分显著的应用,要先浇筑房梁、 楼板,然后再做填充墙体的施工,让填充墙的堆砌、拆卸相关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同时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实效性,灵活性的特征,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有着更强的抗震性,框架结构的整体梁柱的构件截面积相对来说的更小,因此所承受的高度承载力等等要更低一些,水平位移速度有比较明显的变慢,在受力的过程中会向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蔓延,因此确保整体建筑的抗震性能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有效利用混凝土工程技术
        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使其满足相对应的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使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对于减水剂的掺入量也要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配合比要有效控制。在针对混凝土进行置办完毕之后,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也要进行有效控制,要充分应用专业泵运输设备,有效规避混凝土材料出现变质或者缺漏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要保证二次压抹前混凝土的运输时间符合正常范围有效规避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毕之后,要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采用更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其足够降温,同时对于外界的温度也要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其达到最佳的硬化状态。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还必须要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浇筑厚度和浇筑时间,并做好相应的混凝土振捣处理,相关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严格细致的监督管理,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切实解决相关问题,以此提升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


2.2 有针对性的应用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结构式现浇混凝土的支撑系统,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模板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着重把握相对应的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在模板工程施工之前,要制定出专业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专家论证和审批,对于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强度等等要进行充分的控制,确保整体的支撑面积满足相对应的受力要求,与此同时充分确保整体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得到足够的提升,使其几何尺寸、空间位置、底模起拱、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和拆模顺序。模板工程施工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模板的平面位置,高度尺寸等等,然后利用垂线方式做好测量和标记,以此确保模板的几何空间能够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对模板本身和接缝处出现的缝隙要着重做好填补工作,有效规避混凝土流出等相关方面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效果。在针对模板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要确保其系统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安装拆卸等等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在拆模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在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满足拆模条件的前提之下,进行针对性的拆模。同时要一边拆卸,一边整理,有效规避材料丢失或者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等。
2.3 有针对性的应用钢筋工程技术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钢筋工程技术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在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高度关注相关影响因素,对于材料进行高度的重视,结合具体的项目需求把关建筑材料的资料,对于不规则的材料要及时有效的清理,确保其得到加固处理。在针对地面材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材料堆放不合理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材料上覆盖棚布,对其进行保护。在针对钢筋材料进行焊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标准要求,做好焊接的规范。在焊接之前,要着重做好焊接实验工作,焊接实验环节,要对于各个钢筋的型号、规格等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针对焊接缝要充分的控制,着重做好质量把关。下料施工工作也特别重要,在焊接完毕之后针对焊接的缝隙而言,很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注重做好焊接缝的处理,做好下料工作。施工时要对各个连接点的建设质量进行实时的检查,避免出现漏洞问题,进而引发事故问题。在开展放样和下料工作时,对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热胀冷缩特点进行严格检测,采用更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同时也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使材料的长度不能超过24m。
2.4有针对性的应用控制梁、柱施工技术
        预制柱、梁的操作注意事项对于原材料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要高度关注,待所有的原料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施工时要保证模板的强度、稳定性与刚度,几何尺寸要严格的依照图纸的规定进行控制,保证接缝的严密性与安装的牢固性,同时要将脱模剂涂抹均匀,保持外部的清洁;所有施工钢筋的规格、品种、数量与级别要和设计规范进行充分的吻合,对于钢筋的具体位置接通方式而言,也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有序施工,针对机械焊接连接头等等都要做好试验工作,确保起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有效施工。预应力筋,在进行下料时,必须要使用切断机或者砂轮来切断,严禁使用电弧进行切割,在安装预应力钢筋时,要确保其施工厚度满足相应的要求,预应力筋的保护厚度与一般混凝土相同即可;张拉时,要保证构件中预应力筋的应力足够均匀,在实际的张拉过程中要有效规避预应力筋出现滑脱或者断裂等相关问题,如果存在断裂或者脱落等相关情况,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换。张放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实际需求,如果图纸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则需要将强度保持在标准值的75%以上,在具体的张放过程中,应该缓慢的放置锚固装置,保证预应力筋能够缓慢的放松。
从上面的分析中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同时高层和高层建筑不断兴起,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应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把握相关技术要点和主要特点等等,同时充分落实相关技术要点,以此进一步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水准。
        参考文献
        [1]姚延鸿.房屋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
        [2]许建华.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9):3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