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共融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7期   作者:杨笠
[导读]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的关键,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杨笠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86
        摘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的关键,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涵解读,系统阐述国家审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内在逻辑机理。
        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共融路径
        引言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结果,也是大国经济在参与产业竞争和国际分工中的必然选择。
        1准确把握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涵
        1.1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核心
        产业基础高级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产业基础能力强,具备关键基础原材料、关键技术、关键产品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合理,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1.2价值链高端化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目标
        产业链各环节附加值高、价值创造力较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较高位置,并拥有构建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能力。
        1.3发展模式绿色化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导向
        通过将绿色、环保、节能、全生命周期等理念融入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各个环节,开展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等,推动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全链条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2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面临四大难题
        2.1基础能力较为薄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不强,芯片、操作系统、发动机、精密仪器以及重大装备、重要材料、关键元器件等仍然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关键零部件材料自给率仅有1/3,其中,集成电路设备国内市场自给率仅为5%左右。产业基础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导致产业链供应链话语权有限,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国产替代短期内难以实现。
        2.2价值链分工地位偏低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我国制造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附加值较低,与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从价值创造环节看,我国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的生产服务环节发展水平不高,导致产业集群配套服务不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尚未形成。在这种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中,我国若不能在中高端制造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限制,可能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风险。
        2.3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转型任务艰巨。一方面,制造业领域数字化应用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数字化供应链仍处于概念引入和初期探索阶段。资料显示,有效的数字化供应链整体能够推动企业收入增长10%,采购成本下降20%,供应链成本降低50%。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大企业通过建立数字供应链进行消费预测和仓储优化尝试,大多数企业受信息基础薄弱、转型成本较高等因素制约,还未建立起数字化供应链。
        2.4全链条协同性不强
        一是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不足。表现为龙头企业实力不强,隐形冠军企业偏少,同时,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弱,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带动作用有限。

二是基础设施协同衔接、互联互通水平不高。部分地区交通、信息、通关等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够完善,大部分物流设施运作相对独立,物流节点衔接不畅,不同运输方式难以有效衔接,影响了供应链效率。三是上下游标准不匹配、不对接。农业、制造业不同行业生产、加工等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不完善,物流环节载具差异较大,托盘、周转箱、标识信息等标准不统一,使用率低。四是要素协同动力不足。产业链与创新链联动不够紧密,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有效组织系统性不强,存在碎片化问题。如在协同创新方面,我国很多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不够紧密、协同研发动力不足,尚未形成协同联动、共赢共生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共融路径研究
        3.1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1)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保障能力。针对“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对高端芯片、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攻关,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2)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围绕重要产业发展,整合科研院所、企业资源,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推动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应用全过程和材料、工艺、加工到装配各环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3)加强开放创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科技合作水平。高水平建设一批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合作,吸引海外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参与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对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3.2发挥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和集成能力。以智能工厂建设为抓手,推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数字化改造,深化“机器人+”“互联网+”等智能制造模式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设备联网率。推动数字技术有机地融入研发设计、物流供应、生产制造、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和集成能力。
        利用数字化技术培育新产业,打造产业链供应链新优势。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为导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面向特定行业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化供应链,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集群。
        3.3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水平
        目前,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已从理念进入到实践发展阶段,成为政府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继续推动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等绿色供应链示范创建工作,鼓励企业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生产绿色节能环保产品,促进形成从原材料购买到生产制造、物流、消费,最终反向循环回收的绿色供应链体系。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依托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关系,以全生命周期视角入手,开展绿色供应商管理、绿色采购,采用绿色技术和模式,推动供应链企业提升环境绩效。
        结束语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产业基础高级化、价值链高端化、全链条协同化和发展模式绿色化等特征。当前,我国虽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现代化水平不高,基础能力薄弱、价值链分工地位低、数字化转型缓慢、全链条协同性不强等突出困难和挑战,亟需通过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发展、绿色化水平,深化全方位国际合作,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志彪.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19(12).
        [2]盛朝迅.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J].改革,2021(1).
        [3]张其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精准施策[N].经济日报,2021-1-21.
        [4]黄汉权.聚焦四大发力点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N].经济日报,2020-02-1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