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绿道规划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7期   作者:杨加先
[导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各个乡村地区工作的重点,而乡村绿道设计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只有构建了乡村的绿道景观,才能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新路径,延长乡村产业链。
        杨加先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河口镇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云南省 昆明市 655201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各个乡村地区工作的重点,而乡村绿道设计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只有构建了乡村的绿道景观,才能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新路径,延长乡村产业链。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绿道;规划建设;措施分析
1乡村绿道概述
1.1绿道概念
        现代绿道概念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从18~20世纪早期欧洲的林荫大道和景观轴线,到20世纪中期的欧洲的绿带和美国的公园路,再到20世纪末期美国的绿道和绿道网络,现代绿道的发展经历了长达200多年的演变。查尔斯在该书中将绿道定义为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的自然走廊或者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放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
        绿道首要特性就是它是一种线性空间,具备一定的宽度用来连接人与自然,它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游憩功能、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等功能,并且在设计时还应考虑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
1.2乡村绿道概念
        乡村绿道是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绿色土地网络的可持续性规划设计管理。乡村绿道也具有绿道相同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并区别于城市建成区,乡村绿道多由乡土特有元素如水体、农田、山野、道路等自然廊道组成。乡村绿道可以将城市与乡村之间一块块相对破碎的绿色空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能够改善城市与乡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乡村绿道能够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2乡村振兴战略概念
2.1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指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农业农村问题,工作重点是坚决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当下乡村发展特别是落后、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深化土地改革、培育产业发展、强化支农惠农、重视人才培养和改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大力发展乡村全方位振兴。
2.2乡村振兴的意义
        乡村振兴包含自然、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包括了生产、生活、环境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城市与乡村相互连接、相互共生,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很明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农村地区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乡村地区最为突出,并且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更加急需破解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想要跨越我国社会在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以乡村作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实施是为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当前我国乡村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问题,发展经济要求一体化,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不能忽略的。在发展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的着力点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提升了乡村的吸引力,提高了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了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长效发展机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绿道规划策略
3.1加强产业融合
        乡村绿道的建设可以突破传统乡村产业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等劣势,发挥出现代农业、乡村优势特色资源、现代科技产业等优势,转变乡村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农旅融合为基础的全域农村旅游,以乡村原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为主,串联周边优势资源,整合周边特色景点,实现农村旅游的有机融合。

同时要通过政策调整、企业扶持、项目推动加快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3.2打造地域文化
        乡村绿道建设时应当充分连接和展示当地具有较高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针对景观资源打造相应的服务游憩场地,这样既增加了景观资源的可达性又增加了绿色走廊的游憩功能。基于地域文化内核,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保留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特有建筑风格,在修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原貌,保证体现出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风格。发掘和恢复乡村特色节庆日,与传统节庆仪式活动相结合,发掘乡村丰富的节庆旅游特色。在绿道选线布局上,应当统筹串联乡村各个文化节点,展示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合理组织景观游线,根据景点不同的文化特色,可以组织多种游览线路。
3.3注重生态文明
        近年来,各地部分乡村响应政策号召,大力开发资源,导致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态环境遭到难以修复的破坏。为了缓解乡村在发展时面临的环境破坏问题,应当充分发挥乡村绿道生态保护价值,建立生态廊道来连接乡村内破碎的绿色斑块,做到修复并改善乡村生态系统。在绿道规划时,要考虑到乡村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大小,构建出平衡有序的乡村生态空间环境,避免因绿道建设而超出环境承载力而恶化乡村生态环境。同时要重视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保持乡村原有的生态基底。整合空间环境与生态经济,在平衡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最佳效益的基础上,寻找最优方案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重视乡村生态承载力,构建完善的生态保障监管体系。
3.4实现生态绿化建设的技术创新
        农村生态绿化建设活动要做好技术更新、创新工作,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的成效。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倾斜力度,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成果。一是引进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根据本地区出现的生态破坏问题,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和专业的生态修复企业,突破传统的生态修复技术瓶颈,像“植皮”一样快速、高效地修复生态环境。二是引进领先的绿化模式和种植技术。以“村边森林化、村内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为目标,积极开展街道庭院、隙地绿化,多树种混交,多林种配置,乔灌花立体搭配式村庄绿化,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建设。
3.5做好生态绿化成果的全过程管护
        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绿化建设成果在一段时间后容易遭到破坏,原因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护机制。乡镇政府可利用宣传车、村广播、开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植树造林后期管护的重要性及树苗管护的方法,把爱林护林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农业中心人员不定期对林木管护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对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管护效果好的村居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管护不力在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全年评奖评先资格。管理监督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才能保障生态绿化建设成效。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绿道符合当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能够合理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打破单一传统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创新的发展模式。乡村绿道是具有良好生态廊道、产业廊道、游憩廊道的线性空间,能够进一步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带动乡村振兴。以产业融合、地域文化、生态文明为核心的乡村绿道一定是今后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吉娜.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的规划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000(037):63.
        [2]郭艳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规划策略探讨[J].智能城市,2019,005(022):P.110-111.
        [3]李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规划与生态修复策略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No.226(10):16-17.
        [4]刘聪.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市乡村景观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与发展,2019,001(007):P.1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