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晨 穆宏繁
37032119881120****
3703211990101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各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工业、建筑等方面的渗透,导致人们对于电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技术下需要的电力范围也是不同的,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城市电网的改建和扩建工作。电力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而且技术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现象,由施工等方面引发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关人员可以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本篇文章通过对电力工程的特点进行阐述,分析电力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进行说明,从而探讨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引言
电力工程施工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做好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1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作用
电力工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且非常复杂的工程,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能够提高电力施工的安全性并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电力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有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隐患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明确安全责任并且没有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就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电力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对责任区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从而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许多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并且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采取科学的监管措施,这就直接导致了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因此,作为电力单位应该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努力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完成保障安全施工的目标,这不仅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能很大程度上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在实际的电力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对责任区进行完整的划分,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力企业的管理措施和施工安全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并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也还非常有必要的,作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控人员,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思想,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2.1加强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
为了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工程开始之前,有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保证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质量保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环境以及电力方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从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加强可行性的研究,及时发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具体的规划,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来说,加强电力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还包括对电源进行具体的分配,这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主要手段。有关部门需要保证线路规划设计上的准确性,尽可能的缩小用户供电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保证电力传输的有效性,同时保证电源设备的充足,做好施工过程中电力的供应。
2.2强化场地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针对电力工程项目而言,人为因素是造成施工场地产生安全事故的根源所在,之所以工程现场经常会有安全事故产生,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差,而安全施工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施工人员、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促使电力施工企业得到永续发展。所以,在电力工程项目进场施工期间,唯有想办法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才可以切实将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做到位,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次数,为施工人员创造出安全的生产环境。为此,首先应该提升施工企业领导层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在工程项目进场施工前夕,委派专人到工程场地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并在参照工程项目施工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编制出完整的施工安全监管制度,这样才能为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提供参考根据。其次,施工企业应该定期为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开展安全相关的培训,这样才能加大施工安全监管力度,做到随时察觉安全风险隐患,及时要求施工人员更正错误的工作行为,以此增强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助力于施工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
2.3优化电力施工环境
电力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环境的控制,把控环境因素,避免其对施工活动造成影响。如天气因素,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测。可以与气象局合作,构建专项气象服务,针对电力施工展开精准天气预测,为施工活动安排与管理提供保障。施工开始前,应做好施工场地环境检查,尽早发现并排除场地中的安全隐患。如果施工场地存在坑洞沟渠,要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避免人员掉落。带电设施设备要设置带电标志,避免施工人员不小心触碰。现场电力施工材料的堆放要固定,避免出现垮塌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因素,要做好相应的处理,为电力施工的开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2.4增加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作为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不仅需要在施工现场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强化危险点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能否得到有效地保障,还关系到施工能否有序地进行。作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增加自身风险管控的意识和风险管控的能力,对于不同的危险点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排查,根据危险点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对于重点项目要加大排查力度,并且还需要对工人进行安全事故演习。这样一来,万一真地发生了安全事故工人也不至于慌张。
2.5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信息化体系
应创新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施工数据,对其展开分析,找到隐藏的安全隐患。借助无人机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通过无人机摄像将施工画面上传到手机中,便于管理人员对现场实施全面监控。借助VR技术构建虚拟情境,在VR场景中对安全隐患进行挖掘,以便针对性地予以控制。
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作,为了能够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在促进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保障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禹波.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J].通讯世界,2019(05):163-164.
[2]范建春.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63-64.
[3]张志敏.送变电施工企业项目部的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3(12):5-7.
[4]陈肖,潘幼欢.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47-148.
[5]赵正英.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