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1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变电站建设的发展迅速,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供配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全面优化变电站电气工程的运行效果和质量,要积极践行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安全运行体系,从而落实具体的管理工作。变电站运行工作要想实现稳定高效,就要整合自身管理要点和运行方案,积优化变配电工作水平,推进自动化控制工作的进程,整合具体控制模式,为变电站健康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探析
引言
电气工程不仅是目前高新技术的电气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还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在电气工程中使用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能够提升其自动化水平。
1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传统控制系统的差异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项目的发展已经成为变电站运行的重点方案,相较于传统人工控制系统,不仅能满足工业需求,也能有效整合信息自动化控制体系,建立更加完整的运行方案。一方面,利用自动化体系串联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从而提高变电站常规化运行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最大的特征就是进一步淡化了人为关系,更多地将重心落在电气工程科学性和高效性模式上;另一方面,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发展,要求相关部门要在局域范围内建立更加完整的构建体系和运行结构,并且更加关注电气工程的需求。首先构建控制系统,实现运行结构、监控结构的全覆盖,其次借助信息技术完成集成化运行模式的保障机制,最后利用自动化体系实现全过程监督,其中借助电子检测技术进行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是较为有效的电气自动化平台。
2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电气企业在进行工程的施工作业中需要严格遵循电气自动化应用原则,提升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在确保电气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极大程度上提升电气建设的最终质量,而企业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时所要遵循的原则有2点:1)避免盲目使用。企业在应用自动化设备时,应充分考虑自动化功能的必要性,如自动合闸、智能照明等,并避免使用逻辑过多的系统,以此确保电气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的成本支出也能得到有效控制。2)设备的可靠性。电气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确认使用到的电气设备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派遣专人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管理,避免电气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问题,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3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数控化应用
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数控化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电力装置的设计与运行质量。与以往的人工控制相比,数控技术可以在使用期间展现积极的优势,将数控化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有关的电力装置与软件系统合理连接,有效增强电力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流程,使其具有较强的流畅性、高效性和便利性,同时还能给智能技术的长时间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受技术条件影响,在电力工程自动化中运用智能技术时,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运用先进的电力设备并具备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由制造企业主动选择应用人才,提高智能技术应用的科学程度,降低之后在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概率。
3.2新型智能专家系统应用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将我国关于智能电力工程自动化环节中的专业理论和计算机网络高效的数据运算功能有效结合。
在具体操作期间,工作人员只需将电力工程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传送到专家系统里,系统就可以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分析问题,区别问题类型,并显示对应的处理方式。同时,专家系统还可以连接对应的电力设备,实时跟踪、记录、存储、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合理有效地察觉可能出现的故障,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3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
通常的数据采集方式是利用兼容的感知设备大范围地分布在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接着采集、测量、感知、监控主要设计装置的运行状态,增强电力企业控制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效果,给后期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由于迎来了5G时代,电力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技术,数据传输变得更加方便、高效和平稳,还能满足实时的双向传输数据信息。边缘计算技术加强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稳定性,推动了数据信息的共享,逐步创建了全面化的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框架。并且,由于卫星无线网的广泛覆盖,使智能技术更有效地实现了电力用户对智能用电的需要。要想合理地结合边缘计算和智能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电力相关系统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协助电力消费人员和电力企业充分交流与互动,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3.4电气自动化和变电站的结合使用
变电站在电气工程中是非常普遍的电气装置,一般用来改变电压、分配电能、控制负载力。但是,以往的变电站需要具备较优的人工监控技术,并且还需人为实施监管。因为人工检测不能长时间地监控整个变电站,所以会存在部分疏漏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在使用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后,就能充分增强对变电站的监控能力,就算长时间监测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工作状态,再加上如果变电站工作异常还会给予提醒,发挥重要的安全防护作用,还可以为相关人员检修故障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进而有效处理问题。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还能优化、完善变电站结构,摈弃落后的人工检测设备,并简化变电站使其变得更加小型、智能,这不仅能减少建设成本,还能增加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平稳性。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行各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缩短电气工程的施工周期,还能极大地降低企业在后期运行维护中的费用支出。如电气自动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运用,通过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运用,使电动汽车从传统意义上的驾驶,变成了一个交互平台。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企业要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质量,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以此实现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质量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相关技术部门要积极落实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和运行方案,打造高效的管理平台,从而维持变电站常规化运行的基本质量,并且配置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从消防管理、交接班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升综合安全管控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双赢。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了解有关理论的前提下,主动了解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重点特征,并清楚地掌握其前进方向,持续优化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保证该技术更好地运用到电气工程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文凯.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8.
[2]陈宏强,刘凌波.分析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
[3]张惠峰.关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实现电力安全运行的对策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0,7.
[4]乔建旺.关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实现电力安全运行的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2019,52.
[5]杨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商情,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