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峰 耿瑶瑶
国网南陵县供电公司,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242400
摘要:智能电网也被称之为“电网2.0”,它需要高速的通信网络、先进的技术和控制方法等等成熟条件,从而高效满足用电需求。当今时代,人们对智能电网的熟悉程度较低,不了解智能电网技术相较之前的电网技术有何独特优势,对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更是不了解,本文将对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技术;电力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即要以建设特高压工程为骨干网络架构,各级电网统一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由此,智能电网的发展建设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进的一项内容,也成为新时期城市电网规划和改造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电网是城市供电各级电压电网的统一称呼,也是国家电网重要负荷集中中心。城市规划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在智能电网的深入发展下,城市电网的规划改造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
1智能电网的功能
智能电网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首先,运用智能电网可以在避免大规模投资的情况下,为不断增长的生活用电需求提供可持续稳定的电能供给。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电网中各类用电数据的收集、分析,实现从电能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优化管理的目的。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传感器收集配电网络不同点的实时电能信息。2)利用安装在房屋中的智能电表收集用户的用电信息。3)分析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预测用电需求,在优化供需的同时迅速应对配电网中的突发状况。4)为用户提供用电建议,设计激励计划以改变用户的能耗行为。
其次,智能电网还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电能安全地并入电网。尽管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我国电力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保证其接入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始终是需要时刻关注的话题。由于天气状况的变化,可再生能源生产的间歇性特质可能导致电压和频率波动,从而对电力电子设备产生危害。而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可能会使电网过度充电,从而导致断电事故,并使电网的维护负担加重,影响电网所提供电力的可靠性和质量。
可再生能源技术带来的此类风险可能会影响电器设备(特别是敏感电子设备)的性能,并损害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造成如设备关机、内存和数据丢失、电路板烧毁和读取器错误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对从生产到消耗整个过程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并根据天气状况的波动,进行电能分配的调整。而面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智能电网能够生成一个自适应电网,从而实现电能可靠性、弹性和经济效率的平衡。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1应用智能电网加强质量优化技术
将智能电网应用于电力工程中,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尤其是对电力工程技术的质量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可根据电能被划分为不同等级而采取各种不同方法进行评估。如此一来,就能够保障智能电网对质量优化技术的提升。有关工作人员在应用智能电网加强质量优化技术的同时,也要从其他经济方面角度进行考虑,以便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进一步明确供电接口,并以此使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以及客户评估体系等得到完善和健全。
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广泛运用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运用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尤为重要。目前,电力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人员通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确实可以保障对交流输电合理控制。在建设高压输变电过程当中引入电力系统,将大量清洁性能源引入电力系统,同时配以工作人员的有效措施以及相关能源的加入,进行合理有效的隔离。
2.3加强对电力需求负荷分布情况的分析
在城市电网发展规划中,负荷分布预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电力负荷预测和城市电网发展间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电力负荷分布预测成为当前城市发展规划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往对电网预测的主要方式包含电力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单耗法等,但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这些传统分析方式不再能够满足城市电网规划需要。基于10kV配电网在城市的应用,在电网布局前需提前对电力负荷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电力布局,并根据不同区域的电力使用需要来设立不同的电网配电模式。
2.4提高对电网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能力?
在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中,电网技术人员需要对每天的电力工程数据进行采集整理,最后得出分析结果。而智能电网的优势在于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技术,不需要技术人员每天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智能化系统会对数据进行自动收集、整合及分析,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推动电力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智能电网还能根据地域的不同、电网系统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解决了电力数据归档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推动智能化的电力工程建设更好的发展。
2.5选择合适的电网结构
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要求智能电网的发展要和城市发展相适应。在城市电网的规划管理中需实施分层次、分区域的电力资源使用管理策略,根据地区的用电需求来科学合理的设置电压等级,确保电源和负荷的平衡。一般情况下,电网网络架构和电压等级、负荷数量、位置、电源点存在关联,根据这些关联要素的关系形成几种电网网架结构:放射式网架结构。放射式电网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电网结构,在使用时具备控制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但由于其属于单回线供电模式,运行可靠性不高;链式电网架构。能容纳多个电气设备,是一种放射性电网结构,但由于其电源单一运行可靠性不高;多电源环式电网结构和串联电网结构。这种电网结构复杂且内部元件薄弱,整体性能不高。
2.6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
新能源的出现和发展对电网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此要求智能电网不仅要和城市电网发展相适应,而且还需具备接纳新能源的能力,根据城市化进程发展需要来打造出一种互动、协调的能源发展模式。城市智能电网的发展要和新能源变动需求适应,在技术和设备方面持续推陈出新,从而提升城市配电网的兼容性和安全可靠性。分布式能源包含生物能、风能、太阳能,基于能源的特点,分布式电源在接入时要确保接入线的容量超过电源接入的10%到30%的比例,分布式额定电流和接入电流的比例为1:10。在电网系统需要电源开关并网时需对开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实施必要的保护,在分布式电源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找到故障的根源,由此解决故障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可靠的供电工作,在电力工程中更是能够展现出种种优势,它能够做到电力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相融合,使电网的运行效率更高,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可见,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缪星,王明汉,胡伦善.关于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J].门窗,2016(3):128-129.
[2]冯启燕.试分析如何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正确应用电力工程技术[J].通讯世界,2016(23):217-218.
[3]李振伟,苏涛,张丽丽.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和展望[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