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标准化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月第7期   作者:任文涛
[导读]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飞快,整体规模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并且在其不断的发展下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任文涛
        武陟县人民医院,河南省武陟县  454950
        摘要: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飞快,整体规模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并且在其不断的发展下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质量问题的好坏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第一道大闸,并且这个问题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起来,只想着通过源源不断的工程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不够,只有将质量做起来才能够有效巩固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在建筑工程中开展标准化管理对于其质量的保障起到根基般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两千年过后我国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尤其是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尤其之快,但是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里,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并且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就直接的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建筑工程还伴有极大的安全威胁。标准化管理就是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以及经费进行全方位的把控,进而使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兼顾,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就将结合在建筑工程整个流程中标准化管理有怎样的作用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要素
        (一)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的管理是其核心和本质,想要有效的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首当其冲就是要对施工图纸足够的熟悉,并且找到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及重点,为能够达到质量的标准进行不断的分析,将工程分项,使得分项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来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来达到对工程质量的标准及要求。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难点及重点,要对方案进行不断的推敲,在施工过程中监理要时刻做好“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工作,坚决防止劣质工程出现。质量管理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都有着不同的管理特性,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及设计方面的相关要求,这造成了质量管理工作复杂的工作特点,但也是因此凸显出来在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二)工程的设计质量以及施工的工艺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好坏、施工工艺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就是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的优劣,在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于我们整体的管理体制而言,设计部分与施工部分分的比较清楚,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如果说建筑工程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在责任归属方面往往区分的不是很清楚,要知道对于工程整体质量的检验阶段是在工程竣工验收的时候,所以设计方面所带来的问题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1]。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相关的工程设计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也在积极的开展及配合,新的工程管理制度在工程设计方面也在大力的推行实施,这样会极大程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2]。
        (三)方案设计
        开展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对整体进度进行把控,相关的施工企业务必要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来制定一份相对细致的施工方案,在作业的组织和进度的计划方面设计的要科学、合理,但是在做计划方案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一是很多为了方便工作,并不切实的结合所要施工的工程特点制定相关方案,直接结合企业内部已有的工程方案来借鉴、抄袭,导致整个方案浮皮潦草经不起细致的推敲;其二是在进度方面考虑程度不够,选择性忽视特殊情况对工程带来的影响,“一路顺畅”的方案设计很容易被不可控因素推翻致使工期延后;其三是对于施工过程的把握性不强,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施工项目是要外包出去的,其中可能会导致在任务分配上产生的问题要充分的考虑到,并且在每一个阶段施工完成后所进行的检查验收耽误的时间都要在计划中有充分的体现,才能够使计划与实际平行[3]。
        (四)资金控制
        大量资金的投入是对于建筑工程大力开展经济资源的保障,绝大部分的资金来源都是来源于政府或是银行,对于资金的合理有效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对工程开展的自己预算要做好之外,实际的各项开销的把控工作同样要严格执行。总体上来说,有效的对资金进行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上非常重要。


        二、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人才需求的有效管理
        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稀缺,这类人才不仅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熟悉了解,行业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同样要有所了解,笼络优质人才参与到建筑工程中来可以有效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开展作业的企业对于劳动者的管理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在个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人员配置要做好详细及计划,通过施工的具体方案来对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做好工作人员流动,使其在调配中更加合理[2]。通过树立典型代表的方式来调动工程作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二)相关机制的监督
        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在整个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起到约束、规范的作用,进而有效的控制施工投入的成本以及整体的进程。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来实现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而保障整体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能够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来推行监管的力度,对于将工作质量完成优秀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让工作与绩效挂钩,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每一个人的薪资程正比,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大程度的调动施工人员积极工作的态度,使整个工程建设在一个良性循环中发展[3]。要知道一套相对完善的机制能够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监督的力量来推动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促使国家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
        (三)成本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的控制
        建筑成本和质量的管理是整个建筑管理的内核,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了,很多人都认为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存在,注重质量就会付出较大的成本,反之则会损失质量。现如今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虽说质量与成本之间并不画等号,但在质量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部分投入所得到的改善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要对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将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合理进行运用,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将质量做到最优[3]。
        三、建筑工程的相关特征
        (一)环境因素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整个项目的复杂因素提高,就比如说气候的变化、建筑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相关政策调整以及施工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会极大程度的左右项目的进度。与此同时,内部环境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就比如工程分包商、材料供货商、业主、监理等等这方面内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项目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一切都是在变化进行的,期间所带来的未知程度也相对较高。
        (二)工程目标的确定
        在进行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多方目标来明确建筑工程的整体方向得以保障,譬如“安全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伤亡控制目标”“文明施工目标”等等,并且要对目标管理同步施行。通过在项目开展前拟定目标并在过程中与管理同步来努力的完成,使建筑工程有目的、有根据,有可控的方向,以此来保证目标的实现[4]。
        四、结语
        综合上面说到的内容,在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标注化管理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在实际情况的实践之下,有效开展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对工程的质量保证奠定了基调。建筑工程的开展是一个系统的项目,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可以让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核心,其中贯穿整个过程的多方面内容,无论是前期的调研、图纸的设计、人员的调控以及作业的组织都有涉猎,标准化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式将其涉及到的未知因素有效避免,让工程得以顺利的进行,使建筑工程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最佳的调配,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封皓.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7(38):0017-0017.
[2] 高捷. 建设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J]. 居业, 2018, 128(09):170.
[3] 余天波. 探讨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J]. 中华建设, 2020, No.206(03):42-43.
[4] 徐宁.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策略[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07):128.
[作者简介] 任文涛(1990.09-),男,汉,河南焦作武陟,本科,武陟县人民医院基建科科长、总务科副科长,主要研究方向:医院建设管理、基建管理和后勤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