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黎洪磊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青岛 26610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技和工艺水平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人民对房屋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但目前现场施工质量的成果显著不满足人民对房屋质量的迫切要求,因此,本文将通过讨论在房建现场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房建质量,缓和房建质量管理难和人民对房屋质量要求高的矛盾。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建议
一、引言
当前房屋质量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一个质量不过硬的工程是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认识,改变管理方式方法,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房屋质量管理和监督的现状分析
(一) 国家对房屋质量的要求
国家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已从原来的快速建造转变为精工建造,更加关注建筑的质量,对“豆腐渣”工程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建筑相关的规范要求越来越严格,陈旧的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二) 社会对房屋质量的要求
随着可视化网络的普及,建筑从业人员的增加,人们了解房屋质量的渠道增加,建筑行业管理过程越来越透明化。但是人们从网络平台或从建筑从业人员了解到的交房验收标准良莠不齐,使得小业主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导致维修后反而质量不合格。
(三) 企业对房屋质量的要求
建筑行业经过多年的激烈角逐,目前能存活的企业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社会对建筑行业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质量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措施、规范和要求越来越细化。
三、房建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一) 质量监管的任务加重
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加大,异形结构越来越多,而且施工工艺不断进步,社会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质量管理和绿色建造的内容不断增加,因此,质量管理和监督的任务不断加重。
(二) 设计者的水平有待提高
高水平的设计者薪酬较高,设计院投标的单价也越来越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行业设计师的水平整体下滑。在工期要求下,很多设计师简单的复制图纸,加上自身水平不足,很多实际问题考虑不到,从而导致建设过程中问题频出,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 原材质量管控不严
房建施工过程中,原材的质量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但现实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原材把控难度很大。例如,砂、石、砖和混凝土等材料受运输距离严重影响,很可能在备选范围内,没有质量较好的供应商或者是单价太高。砂石可能受雨水和料场存放影响,导致砂石含水或含泥量过大,按原配合比拌出的砂浆质量不合格。就目前而言,施工现场对材料的验收不严谨,验收人员水平较低,责任意识不强,很多验收人员更关注材料的数量,而忽略材料单的质量,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场。
(四) 建筑从业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
新世纪以来,建筑业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水平提高,施工管理行业的年轻化和一线施工人员的老龄化愈发明显,青年人冲劲十足但内心浮躁,不愿意扎根一线,学习基础的技术和管理知识,部分工作五年以上员工的现场基础知识不扎实,使得传统的“传帮带”的培养模式也显露出缺点。一线青年员工想学的找不到方向,不知从哪儿入手,造成基础知识的漏洞。因此,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劳务作业人员,导致建筑质量更加取决于劳务人员的手艺和责任心。
(五) 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仍待完善
目前,建筑企业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然而,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运行效果不好。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在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时,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对所涉及的内容和流程设计不够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质量监管不分离,导致在基层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效果不好。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是影响施工质量和质量管理难度增加的重要原因。
四、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的几点建议
(一) 合理分配质量管理任务
施工单位要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并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首先,对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及时给出相关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其次,企业每年应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更新,去除繁冗、不合实际的制度,对新的制度宣贯到位。此外,企业要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和管理成果,减少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
(二) 减少设计方面出现问题
从外部因素来说,业主应对设计单位及设计者要严格筛选,相关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减少在设计阶段出现技术问题;从内部因素来说,施工单位应提前踏勘场地,尽可能和设计者多沟通,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将设计问题消灭在施工前。设计图与实际施工契合,出错频率少,能减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因设计出现的返工,进而减少后续一系列问题。
(三) 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
用到建筑现场的材料,必须保证质量满足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等要求,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从原材的厂家资质、合格证、出厂许可证等方面详细了解,并组织技术部门和监理在材料生产现场进行踏勘,从源头上把控材料质量。对于可选范围内,优质材料较少,可以和建设单位协商增加材料费用,远距离调配优质材料以保证施工质量。其次,从进场验收只重视数量这种情况来说,需要施工企业和项目加强对材料质量验收的管理,从材料的规格、型号、种类以及形状等方面严格检查。最后,从现场保管来说,材料能入库保存的入库保存,若采用露天堆放的材料必须做到上盖下垫。现场发现不合格,变质的材料及时清出场外,严禁用于施工。
(四) 加强对青年管理人员的培养
其一,企业要选拔经验丰富的讲师和退休返聘的老专家,用好现代视频通讯产品,建立网络学习班级,把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学习方法更好的传递下去,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其二,抓好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能力,项目经理作为现场管理的核心领导,在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可以带动整个项目的良性发展。其三,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管理知识的学习,有责任心,积极探索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最后,企业要做好员工定期的考核奖惩。在一个有引领,有培训,有考核和有氛围的企业,青年员工将得到很大的进步,并将逐步影响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进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五)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监督分离
施工单位是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强化全员质量管控意识。首先,施工企业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将质量管理和监督分离。其次,完善现场管理体系,健全人员管理、物资管理以及机械设备管理等,统筹全局,合理有序的分配资源。最后,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设立监督部门,强化对质量的监督。建筑工程工序复杂,管理面广,细部注意事项多,需要监督部门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且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的生活舒适度和生命财产安全,施工企业作为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不仅如此,加强人才的培养,也是提高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建筑行业整体素质提高,青年队伍满足新时代新理念的需求,建筑行业才能更加平稳持续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高静.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城镇建设,2019(12):160.
(2) 胡朝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114.
(3) 王荣昌.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J].建材与装饰,2018(3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