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8期   作者:王敏强
[导读] 本文将以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为中心展开研讨,在科学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探究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测量技术与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本文将以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为中心展开研讨,在科学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探究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测量技术与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确保测量结果的无误性、可靠性,进而保障工程各分项目的建设施工得以有序进行、按期交工,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路桥工程;测量技术;分析;控制措施
        1、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分析
        1.1水准放样测量
        在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水准放样测量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成效较高的测量方法,其利用率也相对较高,所获取测量数据的精准性,与施工建设的有序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情况下,项目参建企业与设计部门会设定多个已知点,但点与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很大,大部分间距都已超出一千米,无法保证施工建设的顺畅进行。针对此种情况,有关人员需结合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情况等,顺着既定的路桥工程施工线路,在每隔二百米到二百五十米的位置,布设一个水准点,在此环节,必须要保证水准点一目了然且稳固牢靠,同时要详实记录各水准点的具体位置。在开展测量工作时,为使水准点更具准确性,有关人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所采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应经过相关机构的检测校验,测量人员在应用这些仪器时,应严格依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其二,在完成测量工作后,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对周边水准点的测量数据进行开闭合验算。
        1.2中线放样测量
        1.2.1原始坐标复测
        在路桥工程正式动工之前,项目参建企业或设计单位会给出原始的施工坐标、导线控制桩,上述测量数据都是在前期勘探规划工作中所获取的,在实际建设施工中,有可能无法达到现实地形地质要求,针对此种情况,有关人员需在获取原始数据与设计图纸时,采用多种测量放线仪器,对施工现场中的原始坐标进行复测,由此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限与职责,有力保障路桥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1.2.2中线放样
        在开展中线放样工作时,有关人员需先在经过原始坐标复测后所设定的中线上设置基准点,再确定导线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拨角测距放出这一中桩点,在进行中桩点放样工作时,应满足前后通视要求。除此之外,有关人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开展中线放样工作时,应确保中桩线路达到规定通视标准;其次,在中桩放样过程中,应正确使用测量设备,有效预控误差,确保所获得的测量数据精准可靠;再次,在中桩测量期间,应详实登记各项参数,及时归纳整合后续数据,由此使数据的复测与搜查工作得以顺畅进行;最后,在每完成一项中桩放样任务后,应立即进行设备参数归零操作。
        1.2.3中桩穿线
        中桩穿线是路桥工程测量技术的一种常见使用形式,其操作流程与导线复测方法大同小异,具体到实践中,有关人员需确保中桩穿线的直线点,处于一条直线上,如若在中桩穿线期间,发现路桥项目的线形未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应立即叫停放样工作,并通过开展数据复测工作,对核心环节进行二次测量作业,由此找出致使中桩穿线与线形不相符的根本因素,在此前提下,再开展后续的中桩穿线作业。在此环节,有关人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在进行相应的调整时,应确保先前的设计线形不会发生变化,先明确曲线,再明确直线;其二,需依据调整曲线或是调整直线的中间点来设定调整点,由此加以适当地调整。


        2、路桥工程测量技术控制措施探究
        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极快,城市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期,路桥工程的数量及规模持续攀升,在此形势下,保障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综合性能及使用期限达到规定要求与标准,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而为达到这一目标,有关人员就需对路桥工程测量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由此确保测量的精准性、科学性,与此同时,还要做好设备仪器控制工作,强化人员监管,加大对环境及相关资料的存贮管理工作,以下将展开深入研讨探究,做出详细说明。
        2.1仪器控制
        现下,有关人员在开展路桥工程测量工作时,大多会选择使用GPS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或是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仪器,鉴于此种设备仪器的运行速率与精准性,与最终获得的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以及测量作业的整体质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人员在购置设备仪器时,就需优先与综合实力强且信誉度高的供货商达成合作,确保所采购的仪器设备品质上乘、性能佳且具有相关合格证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要求测量人员严格依照规范流程来开展各项测量作业,并在测量工作结束后,按期对其进行维修养护,以确保设备仪器的运行状态始终良好。现下,市场中的测量设备五花八门,但有关部门及企业仍需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力度,由此研发出功能更为齐全的新式测量设备,促进测量工艺技术的不断优化革新,进而使路桥工程测量工作逐步实现智能化、现代化。
        2.2人员控制
        为使路桥工程测量工作得以顺畅进行,确保所获得的测量数据具有较高精准性,其第一要义是不断强化有关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具体到实践中,项目参建企业应打造一支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队伍,并重视起对在职人员的考核与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教育,促使负责路桥工程测量工作的有关人员,能够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过硬的专业能力,来完成各项测量任务。与此同时,在选拔技术指导人员时,应优先选择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科学划分工作任务与工作权责,贯彻落实实名负责制,在将路桥划段后,委派多名监管人员,通过实行实名负责制,将权限与职责落实到个人,以此保证在发生问题事故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追究责任,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2.3环境控制
        在开展路桥工程测量作业时,外界环境情况会对其造成极大干扰,当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温湿度与风向不稳定时,就将致使测量作业难以顺畅进行,也将使得最终的测量数据,极有可能存有误差。上述问题不单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正常应用,还会对线形、水准点设定等工作带来极大影响。有关人员若未采取规范的行之有效的预控措施,有效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对测量作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将致使测量数据缺少准确性,并且极易出现误差,据此,在开展实际测量作业之前,需对外部环境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对各种影响因素展开逐一研讨,与此同时,科学选择测量地点,合理规划测量时间。
        2.4资料控制
        在路桥工程实际测量过程中,有关人员需对所产生的各项参数信息加以详实记载,并建立起相应的文件登记机制,这些参数信息都是在测量工作中直接获取的测量结果,并能直观地呈现出路桥工程的相关信息,鉴于此,有关人员需妥善存贮这些参数信息,由此确保测量结果复测工作得以顺畅进行,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与此同时,确保在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地追溯成因,采取具有指向性的处理措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下,路桥工程的建设施工变得更为复杂,提升工程测量工作的整体水平已经迫在眉睫,有关人员需选择使用高精尖的测量设备仪器,并结合实际情况,挑选适宜的切实可行的测量技术,与此同时,按期开展人员考核教育工作,实时监测测量设备仪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现存问题及潜在影响因素,由此制定出具有指向性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智尚坤,程丕峰,马旭添,庚同哲.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浅谈[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72.
[2]陈志萍.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