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航、宋庆生
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建筑行业在施工时需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保持施工流程的规范性,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安全问题
1装配式建筑简述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阶段我国新型的建筑模式,它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开始进行建筑构件的加工,并且是按照既定的标准采用工厂化流水式作业。在构件生产完毕以后,运至施工现场直接进行组装作业。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提前生产构件,所以必须严格把控好构件的数据标准和构件的选材质量。在现场组装作业时,也必须按照标准的组装步骤来完成施工。这种新型的建筑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大大提升了承建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
对于装配式住宅施工而言,主要依靠人力配合起重设备进行拼装操作,施工人员的人为主观影响因素较大。如果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不高,会直接影响到前期的装配式工厂的预制配件生产过程,及后期装配式构件的安装施工结果,所以,现阶段,我国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仍然是存在的明显问题之一。其次,由于专业人才紧缺,再加上行业内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相关技能培训工作远远落后于市场刚需,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大,各单位对装配式施工技术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很多工艺、技术都有待于开发,也会很容易导致施工技术怠后、无法与时俱进,缺乏先进性与创新性。此外,在进行装配式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全神贯注,稍不注意,也容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3.1预制构件设计
3.1.1整体式板楼和其支座连接处设计
在制作建筑墙板和整体楼板的前期,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图纸和方案进行制作,确保建筑墙板和整体楼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搭接处预留处足够的活动空间,防止该节点无法安装就位。另外,搭接处要做好密封,防止漏浆,引发质量通病,避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如墙板变形等安全问题。
3.1.2预制叠合板内的线管预留设计
在构件设计方案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部分构件内部叠加式管道的预留设计,利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对管道线路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设计方案。避免出现管道和线路交叉偏离等问题。
3.2 PC构件的预制、运输、堆放
(1)PC构件由工厂加工预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的专用堆场位置,用定型围栏在四周围护,与周围场地分开。PC板应侧立放置,构造柱应水平放置,底部设置垫块,便于起吊搬运。(2)对预制构件钢筋连接用灌浆料进行材料复试,并在施工前,在现场同条件下制作接头试件,检查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抗拉强度。
3.3预制构件的吊装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吊装施工问题往往伴随很大的难度,历来存在诸多难点,但是,吊装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所以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吊装作业的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进行高层构件吊装作业中出现的许多安全问题。而吊装作业中所需要的主要作业设备就是塔吊或者起重机。承建企业要想保证此类机械设备能够正常作业,就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问题,第一,明确起重机和塔吊在工地现场的作业半径,也就是统称的最大覆盖面。明确起重机和塔吊的最大起吊量。保证它们符合建筑构件的吊装要求,才能安全有效的进行构件吊装工作。第二,起重机和塔吊的起重性能还应该符合建筑构件的吊装要求和装卸要求。包括构件所需的吊装的高度和范围也要符合起重机和塔吊的工作范围之内。
3.4预制部件的生产制造
在利用装配技术进行建筑施工时,预制部件通常在施工队进入现场之前就应该生产完毕,预制部件的生产效率在整个施工进度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对整个施工进度起最直接的影响。预制部件的生产效率主要由以下方面决定:首先,厂家只有保证预制部件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原材料的供应速度,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预制部件的生产工作,不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进度;其次,预制部件的加工部门需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并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证预制配件制造的精准度。在生产过程中,加工人员需要事先清洗加工模板,除去附着在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提高预制部件的精准度。在清洗完模板之后,需要进行钢筋的固定,并在周围用铁丝加固,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工作。在浇灌定型之后,还需对其表面进行抹面压光,保证表面的光滑,方便后续工作的展开。在加工工作都完成之后,加工厂家还需对预制部件进行检查并贴好标签,然后进入养护期,养护期结束,才可交付施工单位使用。
3.5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
保证建筑内部连接模块的质量是提高装配式建筑使用年限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施工工程中就可以应用预制内剪力墙技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利用螺栓或卡扣等方式将预制部件连接在一起,在制作下板层时,需要预留出穿插钢筋的位置,并在板面钻出小孔,以连接预制部件。为了提高螺栓或卡扣的坚固性,可以在其孔洞中灌入泥浆。在装配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剪力墙中螺栓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其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6浇筑技术要点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浇筑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运用到浇筑技术的构件为PC板、混凝土墙体、预制叠合阳台板。以PC板的浇筑为例,在进行浇筑的时候,操作人员首先需要确定浇筑的角度、高度以及混凝土的配比参数指标,然后进行从上到下的浇筑,确保浇筑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而保障施工质量水平。
3.7PC及PC板拼缝措施
(1)为了提高PC结构质量,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防水效果。本工程PC外墙板上下做成高低口形式,在其下板的上口位置粘贴双面橡胶条,吊装上面一层外墙板时,可利用上层外墙板的自重,压实双面橡胶条,达到防水目的。完成板内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后再进行橡胶条的密封操作。
(2)在混凝土浇捣时为了避免出现漏浆情况,应对PC拼缝采取密封措施。本工程需在PC内侧浇捣混凝土,在制作构件时,在PC板垂直缝位置留一小凹槽,将橡胶条黏贴在凹槽内,之后再进行灌浆。完成灌浆后应使用直径25的PE条填充在水平及垂直缝的位置,并用密封胶密封PCF结构与PCF缝隙处,从而实现在混凝土浇捣时的漏浆预防效果。
3.8检查和验收
在一些灌浆浇筑施工环节中,质检员和监理应该在旁起到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严格把控灌浆的浓度,流动性以及凝固情况,严禁浆料过稀或过稠,严禁所有类型不合格的浆料用于施工中去。并准确详细的记录所有的浆质数据。
灌浆成功与否除了控制浆水浓度之外,灌浆封堵是否严密也是重要问题之一,施工企业应当提前指定好科学有效的封堵方案。避免因为由于密封不严而造成浆料泄露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当严格把控浆料的温度和流动性。温度的过高或者或低都直接关系到浆料的流动性和凝固时间。以及凝固后的坚固程度。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中运用和推广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行业产业升级与创新的重要内容,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例如缓解工程资源紧缺现象、合理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缩短工期、提升建筑质量水平、增加筑物使用性能等等,对其优势进行研究,可以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打下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文.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技术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9(12):72-73.
[2]廖礼平.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策略[J].企业经济,2019,38(12):139-146.
[3]刘敏.新型集成房屋在装配式技术与模块化设计的比较分析[J].砖瓦,2020(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