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蕾
身份证件号:3206241975****0073江苏 南通226300
摘要: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在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施工单位需要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利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建筑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保障建筑产品使用性能,施工单位需要避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在土建施工中经常会发生渗漏问题,而渗透问题的发生原因比较多,因此在建筑中具有较多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利用防渗防漏施工技术,保障整体施工效果,提高土建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土建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1土建工程施工中出现渗漏的影响因素
1.1设计因素
在开展施工之前,首先要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作为施工之前的一项重要工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握施工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以此来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在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渗漏等问题。
1.2材料因素
施工企业开展项目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盈利,因此在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选择节约成本,例如在开展项目施工之前往往会减少在材料方面的费用支出,这导致在选取材料的过程中无法很好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渗漏的问题。
1.3施工技术因素
施工技术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土建工程的施工,例如施工技术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如果在开展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注重技术改进也会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此外,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成为了影响施工质量的具体因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人员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就会影响到防水防渗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2土建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2.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
一般情况下,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中,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筑屋面的软性防水层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在防水层冷却充分之后铺设彩条棚,之后根据屋面的施工特点设置辅助层,将软性防水材料以刚性防水材料合理隔开后进行下一步施工,以提高屋面防水防渗施工的整体质量。第二,在屋面的细石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控制材料的铺设厚度,在屋面的内部材料设置中,需要对钢丝网的厚度按照标准进行设置,提高屋面防水材料的抗拉性能。第三,在屋面施工中的刚性水泥施工中,需要在里墙与女儿墙之间设置缝隙,避免渗漏严重问题的出现,避免屋面渗水问题的出现。第四,由于屋面施工面积较大,在屋面施工中,需要进行分割设置,分割位置一定要与钢筋分开,并在混凝土干透之后清理分隔缝,保证屋面施工的密封性。如在土建工程的屋顶防水防渗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具体的施工参数,将细石混凝土铺设厚度控制在5cm的状态,将钢丝网直降控制在4mm的状态,屋顶及分割缝隙设置中,其参数设置为2cm,保证屋面施工的规范性,为建筑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外墙的防渗漏措施
2.2.1加强材料的质量验收管理
砌墙与抹灰环节应用的砂,含泥量应控制在5%以下,且粒径应符合技术标准,须保证投料精度偏差不超过±2%,外墙抹灰材料应加入抗裂剂与防水剂,以提升抗渗漏性能。砌墙环节中,须应用空心砖、混凝土等关键性的材料,做好相关的质量控制,尺寸与材质均应达到要求,严格执行送检制度。砌墙与抹灰中环节中须采取具有较高防渗漏水平的水泥施工材料,禁止应用收缩性较大的粉煤灰、火山灰等材料。水泥进入现场后应组织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复核工作,以预防渗漏等问题。
2.2.2加强墙体砌筑质量控制
填充墙体阶段应加强缝隙部分的质量控制,梁柱与砌体夹缝可通过砂浆进行填充处理。墙体砌筑阶段,应保证与楼底部位高度为200mm左右,剩余部分应在间隔至少7d后,在下部结构稳定性达标后再进行侧砖或立砖部分的挤压施工。砖结构应和梁、板、柱等部分全部顶紧,砖斜砌与水平方向呈现60°,方可达到要求,空隙部分应使用砂浆进行填充施工。不可使用干砖进行砌筑施工,干砖会直接吸收内部砂浆中的水分,使砖体部分的摊铺无法达到均匀性标准,应使用砂浆填充砖缝,达到饱满度要求。干砖应用前须使用水进行浸湿处理,混凝土砌体应保证含水率在16%以下。
2.2.3提升外墙抹灰质量
抹灰阶段应采用分层方式处理,根据施工工艺在砂浆内添加聚丙烯,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应实施相应的洒水保湿工作。建筑外墙抹灰使用甩槎时,应保证涂抹平实,定浆后使用尺板进行粘贴,使用铁抹子进行反槎处理。墙体下层抹灰开始施工前,应进行洒水湿润处理,再刷一层素水泥浆液材料,在浆液全部吸入墙体内便可实施抹灰处理。混凝土梁柱与砌体交接位置可通过抹灰抗裂施工,抹灰阶段,抹灰层外层厚度应在5mm以上,钢丝不可裸露在外表面。
2.2.4做好细部处理
窗台向外的坡度大于6°;窗口上方位置应根据需要设定为鹰嘴结构;阳台面砖需要制作为45°的倒口形式,应用水泥砂浆实施抹缝施工。外墙窗框外沿需要使用发泡聚氨酯实施塞缝处理,面板施工后应按照外框周边位置上进行密封防水剂施工。
2.3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水施工
通常情况下,在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施工中需要做到:第一,对于建筑人员,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在材料符合工程项目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提高卫生间、厨房防渗水施工的效果,为建筑行业的稳步运行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第二,由于厨房及卫生间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施工中,存在着风险因素较高的问题,所以,施工单位为了加强防水防渗的施工效果,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降低厨房及卫生间管道的渗漏风险,保证各个管道连接的准确性,为厨房及卫生间工程项目规范施工管理提供保障。第三,结合土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在渗漏风险因素分析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经验,确定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案,并通过厨房及卫生间管道渗漏问题的处理,构建渗漏预警方案,以提高厨房及卫生间施工项目的整体效果,避免厨房及卫生间渗漏水等隐患的出现。
2.4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为了避免在地下室中发生渗水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根据地下室环境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类型。施工单位还要控制混凝土材料搅拌时间,保障混凝土刚度和硬度等符合施工要求,优化混凝土防水作用。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可以试验混凝土配比,因此获取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在选择地下室防水材料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的防水材料要具备耐腐蚀性和耐久性,施工单位可以选择防水材料,在铺贴涂抹防水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障涂抹铺贴操作的均匀性,避免发生漏涂和漏贴问题,合理处理地下室拐角等部位。为了发挥混凝土的防水作用,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合理处理新旧混凝土的连接部位,同时要洒水湿润新旧混凝土的连接位置。完成混凝土施工之后,施工人员需要落实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发生裂缝问题,施工人员需要调节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采取针对性的保温措施或者降温措施,始终控制混凝土内部外温差在25℃以内,避免发生裂缝,保障地下室施工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复杂、细节问题多,应受到行业的重点关注,在不断实践中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完善与创新施工技术体系,提高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质量,并重视新防水材料的引进与实践,使渗水渗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席锋.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8):127-128.
[2]王东彦.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实践分析[J].居舍,2020(2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