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影响因素众多,如施工现场工艺技术条件、机械设备作业、气候及人为因素等,若是忽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将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因此,为有效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解决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控制措施,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并对施工方法与操作进行规范,确保预期建设效益。
关键词: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问题;对策
1混凝土建筑材料概述
混凝土,又称混凝土,是一种复合建筑材料。它主要是由胶凝骨料形成的整体复合材料。一般来说,混凝土一词主要是指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将石头、沙子作为骨料,与水、外加剂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和搅拌作业,然后形成水泥基混凝土建筑材料,又称混凝土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那么,混凝土之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具有很强的性能优势,主要包括:(1)混凝土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和易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和易性是混凝土建筑材料最突出的性能优势之一。主要表现为外加剂的流动性、稠度、抗脱层断裂性能、易抹灰性和可塑性;(2)混凝土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优势。可以说,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强度是硬化后的关键力学性能,主要表现在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剪切、弯曲、拉伸、压缩等应力方面;(3)混凝土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耐久性优势,包括抗冻性,抗渗性和耐腐蚀性。通过这些材料的应用,既能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使用性能,又能更好地保证建筑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对于建筑业来说,一种无法获得的建筑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
2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方法
2.1试件法
试件法主要是指按照相关标准的温度与湿度,将混凝土进行均匀搅拌,并放入试模中实行28d的养护,然后再对其实行抗压试验。试件法的优点主要在于如果试件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具有一样的条件,那么他们的强度检测结果能够象征混凝土的实际轻度。试件法的缺点在于试件的制作具有许多的限制条件,因此强度合格的混凝土通常都会受到试件的影响,而不被采取使用。这种方法在混凝土材料强度试验中的使用,应该对试件的代表性进行充分关注,只有准确地选取试件,才能可靠地判断这批混凝土的质量。
2.2钻芯法
钻芯法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直接实行钻芯取样,在加工以后实行抗压测试,这种方式通常使用于无损检测方式不能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中。钻芯法的优点为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并且能够直接对混凝土内部情况进行检查;反之其缺点为和其他检测方式相比,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容易对混凝土内部结构造成损害。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时候,应该注意混凝土的生产日期不能低于15d,并且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超过10MPa的混凝土。
2.3回弹法
回弹法主要是指利用回弹仪器对混凝土表面实行硬度检测,利用检测结果对混凝土强度实行推算,通常这种方式主要使用与为了防止受到化学腐蚀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混凝土表面强度和强度质量具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下。回弹法的优点在于方便有关检测人员实行操作、检测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回弹法的缺点在于因为受到混凝土材料非均质性和碳化的影响,这种检测方式的准确度较差于其他检测方法。
2.4超声法
超声法是无损检测方法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使用声波对混凝土中的传播时间、速度和频率、波幅进行检测,以此和密度行程正比例关系,对混凝土强度实行检测。一般情况中,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和强度。比如: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越短、波动的波幅越大,则表示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密实、强度较高。但是,在实际的检测情况中,声速受如骨料粒径、砂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测试人员有必要消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3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质量控制体系不足
在房屋建筑质量管理机制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管控机制十分关键,是决定整体建筑材料应用水平以及建筑整体效果的重要依据。但是,近几年,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机制不完整,相关管理办法不规范等问题较为严重,甚至会导致整体材料管控工作受到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没有保障,就使得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结构受到严重的限制,不仅会影响经济效益,甚至会留存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3.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近几年我国建筑施工混凝土技术管理结构逐渐优化,但是,依旧存在部分建筑企业只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忽视技术革新和发展的现象,施工单位不能对质量监督管理项目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其中存在的“顽疾”没有建构完善且有效的处理机制,就会导致质量问题不能得到根除,影响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和长远进步。
3.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若是施工技术人员不能对混凝土材料予以质量监督和管理,就会导致整体施工管理体系出现严重的滞后问题。总体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施工单位不按照标准化施工计划一味缩短工期,甚至私自偷工减料等,都会导致混凝土使用技术水平受到制约,造成安全隐患。
4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管理控制机制
4.1强化对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中水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为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水泥的质量控制也是重要的举措之一。①要查看水泥中不能含有三氧化硫、氧化镁及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成分;②要保证水泥是由合格的厂家生产的符合要求的、质量过关的水泥;③选择水泥要根据所要求的混凝土的性能来选择水泥。
4.2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要对管理项目和总体质量予以分析,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符合实际标准,在整合混凝土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维护过程管理流程。也就是说,要从质量管理制度出发,运行监理机制和质量统筹机制并行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质量的问题,结合建筑质量要求和具体管控标准,积极建构完整且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质量效果贴合实际。
4.3要强化混凝土材料质量监督机制和技术管理效果
混凝土质量保障机制是维护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相关管理部门要整合质量监督管控机制,无论是对混凝土的运输方式还是对其保管措施,都要按照标准化管理流程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另外,要对混凝土加工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在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技术流程的同时,从根本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动态化质量管理系统,不断更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艺水平和技术管理。需要注意的是,施工部门也要引导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了解基本情况后按照工艺流程约束具体操作。质量监督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予以管理,发挥智能化管理方式的实效性,从而真正提高建筑行业整体项目质量,确保混凝土施工流程和控制机制的完整性。
4.4要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认知水平
在规范相关行为的基础上,也要对项目人员进行集中的思想疏导,确保其质量管理行为能贴合实际。建筑行业在管理工作建立的同时,也要保证知识培训结构和专业化管理措施更加有效。企业要组织施工人员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不仅能提升其专业水平,也能有效落实道德素质教育工作,在建立技术指导机制的同时,确保实验性操作管理工序的完整程度贴合实际需求。另外,施工单位也聘请第三方监理部门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5要强化采购管理
对于混凝土材料质量管理项目而言,采购环节十分关键,需要相关人员对采购、验收以及检测全面把关,制定符合建筑工程项目标准的施工计划,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工作,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维护管控工作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质量检测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要认真检验混凝土质量,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切实保障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单位的利益,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92,494.
[2]杨文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18):99-100.
作者简介:梁东,身份证号码:1301811989072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