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道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8期   作者:李洪顺
[导读] 石油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求量极高的一类资源
        李洪顺
        青岛海业摩科瑞仓储有限公司   266400
        摘要:石油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求量极高的一类资源。石油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得到了解决,但由于管道十分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对石油管道储运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管理;事故预防措施
        引言:石油是多个行业与领域实现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其储运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必须提高对于石油管道储运环节的重视力度,正视其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着力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增强石油管道储运的安全性与实效性。
        1 石油管道储运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
        1.1 缺乏长远眼光导致储运隐患较多
        由于石油管道的建设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空间进行,因此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拆除部分原有设施[1]。当前,企业在占用土地和拆除原有设施时,往往采取补偿的方式进行处理,直接导致部分人出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目标,在管道即将占用的土地上建设其他建筑或是种植树木,以此获得相关赔偿。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企业在补偿时支出了一定的经济成本,因而为了保证自身经济利益,许多企业在完成管道建设后,直接将埋藏管道的土地转给其他单位进行其他建设活动,这种缺乏长远眼光的行为导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1.2 石油管道储运极易出现腐蚀现象
        石油管道的主要制作材料为钢材,由于其在建设完成后通常需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者深埋在地下、水下,因此十分容易与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钢材出现腐蚀的情况,影响石油的储运输送,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石油泄漏的情况,具有极强的安全风险性。架空类管道尚可通过进行刷漆处理预防腐蚀,但深埋在地下或水下的管道往往需要采取一系列复杂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达到防腐蚀目标,许多企业为节省建设成本,往往不重视落实防腐蚀要求,进一步导致安全风险增强。
        1.3 缺乏完善管理体制以及法律法规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有《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关于石油管道储运的法律,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体系,且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条文表述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直接导致各项监督管控活动无法规范有序地开展,实践情况较为混乱,工作人员缺乏科学的参照。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实践之中还存在着诸多重复性的检查行为,不仅费时费力,还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
        2 石油管道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
        2.1 打造完整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管理体系
        传统的石油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属于“事后处理”模式,其工作重点是在各类意外事故发生后对其进行处理,既不符合“预防”的实践要求,又难以取得理想的管控效果,难以将各类安全风险和隐患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程度[2]。为此,实践之中必须打造完整的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管理体系,以“完整性管理”这一科学模式取代传统模式,加强事前预防工作的开展力度,科学分析各类影响石油管道储运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与意识,重视提前对于石油管道储运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意外事故进行预防,力求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人身及财产安全进行充分保障,降低石油管道的运营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2 着力采取措施预防石油管道腐蚀现象
        腐蚀问题是石油管道储运中一类极为普遍且危害较大的问题,针对石油管道的服饰现象,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预防:其一,从管道内壁入手,重视对与内壁相接触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其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从而避免其中含有的水、硫等化学物质对内壁造成腐蚀。与此同时,可以在内壁上进行涂层处理(通常使用二道环氧树脂作为涂层材料);其二,从管道外壁入手,在外壁使用聚乙烯胶这一新型防腐材料加设绝缘层来有效达到防腐目的,避免主要材质为钢材的管道遭到腐蚀[3]。
        2.3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以及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相关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问题,应重视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首先,在管理体制建设方面,需要落实好以下几项要点:其一,以制度的形式对于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的具体内容及规范流程进行规定,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科学的参照;其二,重视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对于具体工作岗位的职能与责任进行区分和明确,营造“权责统一”的工作氛围,切实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其在实践中落实好各项制度要求。在石油管道储运安全问题或事故发生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并惩处责任人;其三,建立日常检查制度,通过日常检查对于石油管道的运行状况进行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风险性问题,有效消除安全隐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其次,需要对于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健全,明确当前不同法律条文中存在的冲突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协调解决,同时严格落实“违法必究”这一原则,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切实增强建设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4]。
        2.4 提高对于自然灾害影响关注重视力度
        石油管道十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灾害即是一类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旦其遭遇地震或洪水灾害,十分容易出现破裂或直接断开的情况,造成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进而可能引发水污染、土壤污染、火灾等问题。因此,切实增强石油管道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首先,在铺设石油管道前,必须重视开展系统的现场考察工作,尤其应注意明确地形地质和气候水文条件,避免将管道设置在地震带或是河流下游位置,如果出于部分原因必须在上述环境中设置管道,则一定要采取加固措施对管道进行加固,增强其抗冲击能力,并确保不同的管道之间焊接严密;其次,在管道经过农田或是河流时,应在相应位置设置截断阀门;第三,若管道经过建筑物,需要采取架空铺设方式并对于其与建筑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控制。
        2.5 注意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作为储运工作的执行主体,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各项工作的安全性[5]。为此,必须重视面向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首先,重视通过安全教育课程,增进作业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预防要求的了解程度,帮助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事故预防知识,切实增强其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其次,重视开展技能培训工作,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处理预案,并组织演习实践活动。此外,对于部分特殊岗位,需要确保上岗人员持有相关证书。
        结束语:
        当前,我国石油管道储运中主要存在着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安全隐患较多、石油管道十分容易遭到腐蚀、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要求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落实好打造完整安全管理体系、预防管道腐蚀现象、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关注和防范力度以及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能力,改善石油管道储运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浩.石油管道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J].化工管理,2018(10):94.

[2]吴成家.石油储运安全管理对策浅议[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6):41-42.

[3]黄博.石油管道储运的安全管理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3):106-107.

[4]王明刚.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石化技术,2020,27(01):177-178.

[5]刘琛.石油储运工程中的安全环保管理现状及解决办法[J].化工管理,2020(27):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