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8期   作者:施秀峰
[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用地紧张以及人工密集问题较为严重。
        施秀峰
        杭州悦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用地紧张以及人工密集问题较为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行业提出了建设高层建筑的方法,以有效减少用地,得到最佳的建筑使用面积。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高,采取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施工对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框架结构房屋施工中,为了提高房屋荷载抗震力度,广泛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施工。但是,目前现浇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浇框架结构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力度不足,影响房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针对此,应在施工之前按照框架结构设计施工方案采用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现浇框架结构施工规范性,减少框架结构施工时因人力原因、材料使用和管理落后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2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特点
        现在的建筑工程结构楼层较高,无论是竖向构件方面还是承受重力方面都会逐层增加,对一些尺寸较大主体结构及墙体结构的支撑能力要求就更高,除此之外,建筑构件还要承受地震、风荷载等竖向非线性分布荷载,因此对建筑墙体、楼梯等结构的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框架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半现浇式、全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四种,所谓半现浇式就是结构中部分梁、柱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完成,需要用到预制模板;全现浇式则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并浇筑构件,虽然这种框架结构施工周期较长,但是构件本身的抗震性能却极佳;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是将预制好的构件在施工现场焊接装配,虽然装配式框架结构现场工程量少,但是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实际建筑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该结构有效避免了上述三种结构的不足,现场模板需求量少,施工效率高,抗震性能也更强。
3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具有发展时间较长的特点,并且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框架结构的应用呈现出日益广泛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在时代不断进步下需要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完善,并且在建筑项目的高度逐渐增加的背景下,传统框架结构已经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建设需求。因此,在建设高层建筑时要对框架结构的竖向承载力与侧向承载力加大控制力度,进而达到提高建筑稳定性并进一步推动社会朝向和谐方向发展。另外,在建筑项目的建设规模逐渐增大下,其高度也在不断提高,需要在设计框架结构时能够将风、地震等非线性的荷载力竖向分布情况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同时,还要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保证框架结构的安全性。
4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混凝土工程技术
        在使用混凝土工程技术前,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只有保证材料合格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后再投入使用,防止材料中存在劣质材料。同时,还需要全面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类型和强度,例如包装材料、生产日期等,提高原材料检查工作水平,选择最佳、最合适的材料。在使用材料时,还需要对材料的剂量进行全面控制,严格遵守标准规范,调整混凝土比例,通过对材料的合理选择,提高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其次,工作人员应合理控制配合比,合理控制配合比对保证水泥强度和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浇筑工作的重视。在浇筑前需要确定施工措施,对浇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保证浇筑效果最佳。在正式浇筑前,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模板具体位置、界面实际尺寸,掌握标高的具体高度,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相关措施的全面落实,这样才能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4.2 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具体工程中,模板的施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垫层施工。先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时要做好基础测量,详细标记每个边线,根据边线位置确定材料的固定位置,以保证模板的强度、承重能力及稳定性。测量垫层的水平性能,注意各个边线细节,要标注好暗柱角,以为后续的固定模板安装提供支持;安装模板时找到各个暗柱角标记,材料支柱固定好,保证整体模板的硬度及稳固性。其次,做好主体结构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时要将立杆竖立固定于平面上,以保证下层支撑构件顺利拆除。注意安装基础模板时要合理设置安装角度,只有保证角度垂直才能减少安装误差,提高模板的抗压能力。最后,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拆除顺序与应力顺序相反,支架模板先拆除重力小的部分,再拆除重力大的问分;方木模板则要先将支撑部分拆除。注意模板全部拆除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所拆除的材料,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
        4.3 钢材材料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到钢筋材料,利用钢筋材料具有的性能可保证建筑具备牢固性。在钢筋材料应用于建设中时需要对钢筋材料实施焊接技术、测控技术、安装技术、拆除技术等,并且对于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建筑外框建设的初期要将钢筋框架制作成建筑楼体的初始形态,再通过应用核心墙提升建筑楼体的整体稳定性能。在进行钢筋骨架安装作业时需要采用加劲筋成型法技术进行安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对于所需的加劲筋圈进行良好的制作并与钢筋进行对齐开展焊接工作,在焊接作业完成后要将成品放置于具有干燥阴凉的环境中进行储存。在钢筋骨架制定完成后要及时连接钢筋笼的上下部结构,在连接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部钢筋笼不能对下部钢筋笼产生的压力较大,如果钢筋笼的重量较重会因压力大而对孔壁产生破坏。
        4.4 放线测量技术的应用
        在开展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建设时要在建设之前进行放线测量工作,可以利用此工作保证剪力墙结构建设位置的准确性。在开展放线测量工作时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在测量中要以国家规范标准进行测量工作。为了实现放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放线测量技术且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经常采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器设备与激垂准仪设备。在开展放线测量工作时要将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环境考虑在内,还要重视中轴线控制网的应用保证测量结果达到准确性要求。在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审核机构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标准性审核,进而进一步保证测量的数据达到精准性。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之一,可以说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项目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研究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从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共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华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2020(06):155-156.
[2] 戴宜斌.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5):27+29.
[3] 李浩,刘占业.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90.
[4] 姚汝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01.
[5] 曹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0(1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