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旺振
身份证号:33072719861208****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传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案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实际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针对现存问题制定具体解决方案,保证建筑工程实际质量,保证建筑行业发展不受影响。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1.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建筑行业受自身特点影响,从业人员非常复杂,既有高学历专业人才,也有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从业者,导致整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借助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还可以影响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
1.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1)合理性原则:建筑单位为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在工作开展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并且要保证所设计管理计划包括成本、安全、质量等多个角度,以确保建筑单位可以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2)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筑单位开展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尽最大可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但是,建筑单位在借助此项工作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时,不能一味降低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必须以标准化原则与合理性原则为基础,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计划,避免资源浪费,以此来提高实际管理效率,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
2.1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非常复杂,施工人员种类众多,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技术工种而言,施工人员大都从业多年,他们了解现场施工纪律,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不会遇到过多困难。但是有一部分施工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在对此类从业人员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会遇到较大阻碍。这些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违规操作,造成较大安全事故。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某些施工人员会凭借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施工,不遵守相关规定,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对建筑主体后续使用造成影响。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未正视自身工作,未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导致现场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对实际施工质量与效率造成影响。
2.2施工现场材料及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施工材料与设备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基于此,建筑单位必须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管理。目前,常见施工现场材料与设备管理问题有如下几点:
材料保管存在问题:通常情况下,建筑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并不会在施工现场设立专业的材料保管部门,但是施工材料众多,因此很容易出现材料保管不到位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情况。
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施工施工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因此,为保证施工设备可以发挥自身作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专业管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闲置施工设备关注度不足,以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对实际施工造成影响。
2.3质量管理与环境管理存在问题
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工作。从本质上讲,质量管理就是人员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等多项管理工作的集合体。为保证建筑工程可以达到相应质量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施工单位并没有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导致管理人员无法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施工质量。
如果施工现场环境不符合相关要求,那么将提高施工安全事故出现可能性。比如施工人员未遵守相关要求完成施工场地平整处理与硬化处理,或施工现场没有防止危险标志提示牌、安装护栏等,将导致实际施工留下较大安全隐患,对后续使用造成一定影响。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改进对策
3.1施工材料及设备改进对策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及设备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高实际施工质量,在制定相关方案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优化现行材料采购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对现行材料采购制度进行优化时,首先应要求会计人员完成市场调查,对施工所需材料各项费用进行详细了解,计算施工材料成本,控制采购支出。还应加大材料采购监管力度,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制定具体奖惩制度,严格落实所制定奖惩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热情。
(2)优化材料进场制度:建筑单位优化材料进场制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完善检查记录、加强对材料质量检查的重视、对进场车辆进行监督等,以保证所使用材料质量。在记录进场材料时,要确保将材料质量检查时间、地点、采购人员等各项信息记录完整,便于后续查阅。坚决抵制不合格材料,不得将不合格材料应用在实际施工中。
(3)优化设备检修制度:建筑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检修制度进行优化,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确保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3.2加大人员管理力度
建筑单位应对现行施工人员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包括施工人员管理标准、人员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做法如下:
(1)优化现行施工人员管理标准:建筑单位可以结合施工要求与施工合同制定施工人员管理制度,帮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标准,帮助管理人员明确不管理标准。在对施工人员管理标准进行优化时,需要考虑施工人员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
(2)对管理人员管理职责进行详细规定:建筑单位必须对现行管理职责进行优化,将其划分为不同管理岗位,确保施工人员可以顺利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3)优化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职责为提高施工安全性,包括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人员饮食安全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对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可以为后续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4)定期开展安全施工培训:借助安全施工培训,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更多的安全施工计划,营造安全性较高的施工环境,提高实际施工安全性。
3.3提高施工安全监管水平
建筑单位要想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合理使用施工资源、融入先进技术等,但是最直接的还是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借助监管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保证施工可以顺利完成。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资源使用率:建筑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完成施工材料分配、施工设备分配、人员分配等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保证实际施工效率与质量。
(2)合理完成施工材料规划与现场规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划分出材料安全区域,以加大材料管理力度,降低施工现场出现施工拥挤情况的可能性。
(3)优化施工进度表:使用施工进度表可以帮助现场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施工进度,为他们调整施工计划提供便利,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实际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单位要想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解决施工现场管理现存问题,那么一定要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具体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大自身研究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尝试自己的想法,以推动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垒.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