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静
身份证号:42032119920113****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此外,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很多不确定、危险因素都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其中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
一、BIM技术特点
1. 可视性
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施工图,BIM技术打破了其固有的局限性,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将周围建筑信息进行细致模拟,构建起一个虚拟的模型,进一步帮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更加直观地看到全局的二维图纸,在根本上实现了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准确布控,从而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2. 动态性
对于BIM模型而言,其内部涵盖了建筑工程所有的真实数据信息。在以往的建筑施工图中,其很容易受到参数等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BIM模型完全规避了这一点,这主要是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动态性,不仅可以对建筑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而且还可以将更新后的数据上传到云端,以便今后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查阅与分析。
3. 虚拟性
对于BIM技术而言,其可以在根本上模拟建筑物的所有信息,然后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有效的防护策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例如,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期,可以依照相关要求对建筑进行一个整体的模拟设计,而对于那些较为危险的工作,可以展开系统的模拟,从而确定一个科学的安全管理计划。
4. 优化性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对物理信息以及安全因素考虑不周的缘故,可能会造成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在根本上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可视化,然后再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优化和整改,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安全问题频发,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进程,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BIM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不仅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而且还提高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年龄较大,传统的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他们很难接受BIM技术。面对工程量越来越大的建筑工程,倘若一直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不仅会增加施工的难度,而且还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即使有一小部分企业意识到BIM技术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努力学习BIM技术,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较低的原因,导致BIM技术不能有效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之中。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设备较为落后
对于BIM技术而言,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当中。而在中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对其了解不够深刻,致使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有些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较为匮乏,再加上建筑企业并没有将重心放到人才引进的方面上,从而阻碍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发展。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运用策略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以及监控
将BIM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相互之间的结合,构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控,而且还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BIM技术可以利用虚拟施工对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进行辨别,然后再将其进行有机整合,制定出有效、科学的防护措施。在使用BIM技术时,可以利用层次分析等不同的方式,对整体的建筑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如果在此过程中得到的结果较差,那么就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建筑时间对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并且采取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开展对BIM技术的培训
对于BIM技术而言,其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而且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整个建筑工程之中,施工人员是确保建筑工程有序进行的关键,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此外,由于BIM技术具备可视化特点,因此建筑企业要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将安全知识融入到其中,让施工人员通过虚拟的环境学习相关安全知识。最后,BIM技术拥有较强的协同功能,所以其还可以对安全培训工作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规范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行为,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检验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当中,对于施工安全性的整体检查是确保BIM技术有效运用的基础。对于BIM技术而言,使用它的前提是要拥有建筑工程的所有数据信息,这主要是因为拥有了数据信息才能进行整体的模型搭建,然后通过模型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施工工艺进行一个细致的模拟,进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模拟数据。而施工人员通过这些模拟数据可准确找到不同施工环节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为保障施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好铺垫。
4.合理规划场地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要采用BIM技术对场地进行科学规划,对建筑物周边位置进行测量,获取所需数据。再应用BIM技术,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创建三维模型。决策人员通过三维模型,实现对空间位置的布置,很好地处理了传统CAD不能呈现空间位置的问题,提升了建筑物的安全施工。
5.识别危险因素
建筑工程正式施工前,先要提前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BIM技术优势,将建筑工程所有信息融入到整个模型中,将整个施工过程立体地呈现出来,及时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结合管理方法,科学合理地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从而制定完善的安全方法,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率。
6.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结合不同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范方法,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但需注意的是安全方案由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员进行编制,他们通常会结合工程实际,科学进行编制。同时融入BIM技术,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在现场安全管理时,还要结合BIM技术了解到施工现状,实时对安全方案做出调整,通过动态化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使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而且还可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懂得有效运用BIM技术,充分将BIM技术的效用发挥出来,构建完善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以及监控、施工安全检验中,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使用BIM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BIM技术,树立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全管理意识,解决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德,陈二平.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运维管理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