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8期   作者:梁榕
[导读]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梁榕
        杭州欧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已经在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更加完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就需要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采取完善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为此,我国需要建设绿色、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生活条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因此,园林绿化技术极为重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优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推动园林绿化项目顺利进行。
2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就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具体来说,与一般的风景园林相比,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更加复杂,其中涉及的工序更多,主要以绿化内容为主,比如山地建设、植物种植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一般园林的建设内容。风景园林绿色项目的开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许多城市对此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中。风景园林绿色工程的开展,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园林中的各类植物可以起到各种功能性作用,包括除尘、降噪、提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随着园林工程事业的发展,赋予了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更多的功能。
3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3.1 场地的处理
        在施工之前,须先对场地展开生活与建筑物垃圾以及杂草等多种杂物的清除工作,另外,应尽可能地规避对场地所处的外界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在场地适宜时,展开水循环体系的设置,保障景观园林在进行绿化和施工时所处的场地拥有充足的水源。再者,在设计场地环境时,应尽可能地使得修剪、栽植、灌溉以及养护等环节达到预定的要求,挖掘土壤和运送应采取先挖后填埋的方法,确保植被和草坪等均可以与土地紧密结合。保障植被生长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就土质欠佳的土层展开必要的置换与改造处理。对需要加以改善的土质展开酸碱度的抽样测试与统计,确保酸碱度与植物栽植要求相吻合。再者,保障土层的深度可以满足植被的生长要求。经由小范围的改造、土层隔离带的设置以及增强土壤的肥沃度等途径,尽可能地改良土质,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通透性。
        3.2 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正式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标注出施工建设过程需要应用到的材料种类、材料标准和规格,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具体的采购要求购买相应的材料。一般来讲,在每个地区,这些材料都较为常见,购买渠道较多,但是在选择供应商之前,必须全面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所购进的材料符合具体的指标。对于已经采购的材料,在具体应用前,质检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投入到施工使用中,继而影响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水平。每购进一批材料,入库时,都要详尽地记录采购的时间、渠道以及具体的供应商,只有这样,后续材料应用的时候出现问题,才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协商和沟通。


        3.3 做好土壤的处理
        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其土壤环境是影响其生长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描摹能够健康生长,就需要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分析。特别是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要对土壤进行提前的处理,加强土壤的厚度才可以确保植物得到有效的营养供给。另外,在土壤处理的过程中还要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通过松土的方式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氧气,这样才能为植物呼吸提供良好的条件。另外,为了确保植被种植苗木的质量,还需要在栽种之前对土壤进行化验,结合化验结果适当地对土壤进行肥料和消毒的处理,保证土壤能够适合苗木生长,为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4 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职工素质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的关键,因此,人员建设质量很重要。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有丰富的经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了使工作人员能按照既定标准完成所有工作,有关部门必须加强训练。定期进行训练,将专业知识合为一体,提高自己的技能,促进绿色、生态园林的成功。特别要注意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园林绿化施工安全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加强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工作流程,防止各种安全事故。另外,在招聘过程中,要提高招聘标准,引进高知识高技能的人员,有一定的经验,确保员工的职业发展以及对园林建设的贡献,促进项目的成功,充分保证其质量。
        3.5 植被成活率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除了框架工作外,植物种植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些植物的生长对水分、天气、土壤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其死亡,为此,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必须加大力度,做好植被成活率管理。尤其是移栽植物,为了降低移栽过程中的死亡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处理。比如,适当加大植物土球的体积,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植物根系的损伤;完成移植后,向植物表面喷洒一些具有蒸发性的移栽剂,避免植被体内水分过多地流失,进一步提高其成活率;在移栽过程中,尽一切可能提高移栽的速度,避免移栽时间过长,导致植被缺水死亡;针对名贵树木,为了避免移栽过程中发生营养损失,进一步提高其成活效率,注意适当修剪,以减少枝叶水分蒸发。
        3.6 施肥与灌溉
        (1)强调施肥的合理性。在栽植完景观园林之后,应按照植物在各个阶段对于肥料的所需,科学做好肥料的补充工作,施肥量不能太多,即一次性施肥的量少些,施肥的次数可以多些。(2)注重灌溉的科学性。除却施肥之外,景观园林还须及时加以灌溉。灌溉植被时,其量应按照植被的需水特征、当地土壤的含水量、气候改变状况、植被栽植时间的长短及其大小等指标加以界定。另外,在对植被进行灌溉时,须贯彻节省用水的宗旨,规避发生灌溉量偏多的问题,如此不单单对植被生长导致不良的后果,同时还造成水资源浪费。
4 结束语
        在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施工,就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植被的良好生长以及工程的建设水平。作为施工人员则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按照相应的规划设计图进行施工,保证整个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加强对细节的优化。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为我国城市的稳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海滨.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1):101.
[2] 张学庆.浅析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266-267.
[3] 刘佳欢.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07):80-81.
[4] 胡建.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18(32):80-81.
[5] 王先峰.浅析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3):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