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忠
济南市长清区
身份证号码:37012319730115****
摘要:建筑业作为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保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建筑领域对低碳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可持续发展有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因此,在建筑领域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强低碳节能效果,保证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给排水工程是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建筑业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效果。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节能减排
导言
社会发展的过程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自然环境的破坏。建筑领域有着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行业。为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领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其节能环保效果。其中,建筑领域的给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建设良好,可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目前的缺水状况。
1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必要性
热水系统、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是给排水系统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在它的控制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生活用水的质量和水量,在废水得到及时处理、输送和排放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实践中,建筑节能减排设计需要采取以下三项必要措施: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给排水设计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充分节约,而且可以实现用水过程的经济性;它可以在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实现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效益;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有利于生态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传统的建筑用水存在一定的浪费和污染,对社会自然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在新的经济形态下,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应用有助于充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用水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日益深入,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然而,从给排水的应用过程来看,给排水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热水主循环
热水主循环的症状是:在给排水应用过程中,用户打开了配水装置,水温没有随着相关操作及时升高,使得热水消耗量不断减少。一般来说,人们所能使用的热水只是后来由给排水管道输送的温度达标的水源的一小部分,而前期温度较低的水则由用户排放,这往往被称为“无效水流”。据估计,该建筑每月因“无效水流”造成的水浪费约为10吨。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无效水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2.2管路阀门漏水
管道阀门泄漏作为水资源浪费的最重要因素,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在使用时间长、缺乏维护的房屋中,管道阀门的泄漏尤为突出。具体来说,由于长期维护不善,管道和阀门容易被外界材料腐蚀,造成老化或损坏;这时,管道中的水流会随着破裂的裂缝流出,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在生活中,打开水龙头阀门时,管道开裂、泄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管道和钻孔漏水的发生。
2.3额外的压出不定期费
在超压流量的影响下,给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分布不均,导致无效水流的产生。在实际应用中,压差出水在冲厕中普遍存在。从应用需求来看,虽然保证了卫生间的清洁,但水资源的浪费也很明显。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设计者应分析自己的具体应用路径,确保标准流出的有效利用。此外,节水器具应用不合理、污水二次回用效率低也是制约建筑给排水应用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要实现给排水系统的节能环保,必须在合理布置水表和节水器具的基础上,实现生活污水的高效循环利用。
3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
3.1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新型节水水龙头
节水节能设备主要包括节水卫生器具和配水管。在不影响卫生器具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新型节能卫生器具。脚踏式淋浴和真空马桶可在不同程度上节约用水和能源。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用水器具浪费水资源和能源。由此可见,卫生器具和配水装置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节水节能效果。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要考察节水性能,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使用合适的水龙头可以起到节水节能的作用。在相同水压下,本实用新型比普通水龙头具有更好的节水效果。普通水龙头的静压越高,出水量越大,节水龙头的节水能力就越大。
3.2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水源一般用于当地取水和处理,部分城市提供市政管网条件。再生水水源来自系统内的杂水和优质杂排水,经集流处理后用于冲洗厕所、道路、绿化和建筑物内的洒水。其处理工艺和设施应根据原水的水质、水量和用途,计算水量平衡,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合适的规模。中水回用系统的安装提供了新的水源,减少了自来水的消耗和污水的排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LEED的要求,冲洗自来水的消耗量应减少50%,或对项目的污水和废水进行50%的处理并达到三级标准,处理后的水必须在现场渗透或使用。考虑到建筑功能和业主意见,本案例项目因其低性价比,未设置中水系统。
3.3雨水控制和再利用
首先,设计考虑利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控制雨水径流来源,减少雨水径流,减少径流污染,控制和利用雨水。本案例工程设置凹形绿地、透水性路面和雨水储存设施,实现对雨水排放量、峰值径流系数和雨水排放总量的控制。本工程地下室顶板上部覆土,厚1.5m,采用低于周围地面(路面)50-100mm高程的凹形绿地。停车场及人行道采用透水路面设计,透水率达到70%以上。建筑给排水设计能合理组织和引导屋顶、硬铺地面和道路的雨水流入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沟和主干道,再进入雨水储存设施,减少对市政管网的排放总量,延长排放时间,回收雨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洒水。
3.4给排水系统优化
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必须不断优化给排水系统。一是科学制定用水定额,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定额,在充分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更准确、更经济、更合理的用水定额。二是使供水系统更加合理,有效避免超压现象造成的损失。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综合分析用水器具和设备的最小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科学划分系统。还要科学设置和使用泄压装置,落实泄压措施,避免系统超压。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节能减排不仅直接影响正常城市的稳定运行,而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我国给排水工程建设中,为实现排水工程节能减排,还存在排水管道不完善、管材选用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较大的水资源和能源浪费,职工要完善管道设计,采取合理措施,保证节能减排效果的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郎鹏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J].门窗,2019,99(16):195-199.
[2]赵翠云.基于低碳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减排策略的应用[J].居业,2019,99(03):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