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彬
新疆骏宏油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装配式建筑是目前我国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是现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必然趋势。不过,现在的装配式建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建筑技术,从而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建筑规划,使建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单位和部门也需要对此类工程加以支持和帮助,比如,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施工单位也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体系,加大对先进设备器械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发展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以装配式建筑为首的新时代建筑工程,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时代新宠,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成效,成为行业从业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高效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方案与实施策略,推动建筑领域的协调发展,成为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1装配式建筑简述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阶段我国新型的建筑模式,它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开始进行建筑构件的加工,并且是按照既定的标准采用工厂化流水式作业。在构件生产完毕以后,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组装作业。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提前生产构件,所以必须严格把控好构件的数据标准和构件选材质量。在现场组装作业时,也必须按照标准的组装步骤来完成施工。这种新型的建筑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大大提升了承建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
2.1受到了传统施工模式的制约
在我国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模式到施工技术,再到工程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协作都相当的成熟,工作经验和技术也相当丰富,所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者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相互协作。促使建筑施工工程能够有序进行。而在应用装配式施工模式中,不仅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建设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广泛吸纳有先进经验技术的人才。除此之外,在企业施工中还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才能提高装配式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作业标准。所有相关人员都要进行技术理念的专业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认知能力。使其有的放矢的去进行施工工作。从而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因此,承建方前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在技术培训上,这就造成了有许多企业难以接受,他们一般不愿意摒弃原来的建设模式。由此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无法进行更好的发展。
2.2配件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阶段使用的零部件数量很大。就本地零件生产而言,它受到制造商规模的限制,并且制造装配式建筑零件的经验不足,所制造部件的质量存在很大差异。通常来说,零件是由制造商以单一类型生产的,并且在完成生产之后需要运输现场,但是制造商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不同并且运输方式也不同,这将导致组件损坏。当组件到达现场时,它们的质量也将有所不同。此外,一旦装配式构件被运送到施工现场,应加强储存,以避免因外部或人为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
2.3受环境影响因素
在前期配件的生产制作中,只重视配件的用料和规格尺寸,忽视了由于环境因素而带来的影响,像一些混凝土制品在生产中,如果气温过低会导致凝固能力差,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类配件的承重抗压能力;如果气温过高则会导致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直接导致了混凝土类配件表面的坚固程度。所以,配件的生产制作和存放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由于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3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及策略
3.1创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应政府部门的支持,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作业规范和作业标准,从而促进装配式工程技术能够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除此之外,还需要行业内部对施工工艺和作业技术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还应当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性优秀人才。并让其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起到良好的技术支撑。现阶段国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装配式建筑技术也应该不断的提高和创新。为此,国家相应部门应该对装配式建筑行业进行相应的调控,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上,需要相关技术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和决策。不仅如此,在构件预制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应当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管控,确保构件的质量规格尺寸都应当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来进行生产。
3.2原材料控制
为了控制装配式件的质量,项目期间的预检质量非常关键。因此,要提高预检质量并减少装配施工管理人员的难度,所有装配式建筑材料制造商和建筑公司,从员工到经理不断进行质量控制和原材料管理。他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质量管理意识。材料生产商和建筑单位应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环境进行现场研究,升级和更换制造商的原材料,并且要符合现场施工的要求。最后材料制造商必须审查和维护自己的生产设备,并进行现场质量检查,以避免损坏的设备导致原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3.3强化施工现场的协同管理效应
协同管理效应的发展和建立,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协同管理效应是确保装配式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施工要求、施工步骤、施工节点进行相应的施工内容,满足科学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同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应用过程中,协同管理效应针对不同的施工管理内容,可以实现极为高效的施工作业效应,无论是施工周期还是施工流程,借助高效的施工协同管理效应,可以进一步落实相应的施工作业内容,保障工程装配式构件的有序安装,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工程的深度管理。协同管理效应的有效构建,是当前现代化施工企业的最为高效的施工模式,也是众多企业纷纷效仿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实际情况,协同管理效应的建立,需要工程项目总负责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关注,同时结合工程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的应用和布置,保障各个分部工程的有效衔接,保障各工种工人的有序施工,共同为施工项目的健康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
3.4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深度应用
建筑行业可以说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拥有大量数据和信息,时至今日,建筑行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仍旧不够密切具体,许多来自建筑行业当中的信息数据仍旧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BIM技术可以说是建筑行业当中的崭新信息化技术方案,其所依据的是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借助于对各种数据内容的总结分类探析,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化模型,最终将其贯穿落实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主要包含前期设计、中期生产、运输和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管理等,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能够借助物联网的优势,对各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作出科学合理的调配处理,保证满足库存清零和施工及时化的要求。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基于生态概念的现代建筑形式,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缺陷。因此,必须合理化控制整个过程,以从源头上确保建筑的质量,并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施工,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为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和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渠天亮.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的创新需求[J].陶瓷,2020(11):129-130.
[2]岑晓倩,甄映红,植凤娟,等.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现状与发展——以黔东南州为例[J].科学技术创新,2020(31):131-133.
[3]张大森.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29-130.
[4]王锦文,邱耿平,余江松.装配式大型工业厂房建造施工工法的应用与研究[J].广东建材,2019,35(8):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