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宏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装饰装修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分析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问题根源,提出如何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招标阶段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创造条件。
关键词:装饰工程;施工招标;造价控制
引言
装饰行业的发展呈现出细分专业多,专业度高等特征,再由于装饰材料的快速变化,导致在装饰设计中时常需要变更设计,让装饰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如何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限额内,达到科学、合理、经济的目的,这是每个工程造价管理者都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装饰工程主要材料变化引起造价变化
装修工程引起的主要材料变化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业主原因。在方案设计阶段,效果图和艺术品展示在业主面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纹理和视觉上的差异。业主为了追求作品的完美,往往提高主要装饰材料的质量和档次,导致成本大幅增加。二是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为了中标而压低投标价,中标后以各种理由诱使业主更换主材料,从而导致整体工程造价增加。
(二)施工工艺变化引起造价增加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招标确定的施工工艺有时无法实现,施工工艺变更时有发生。为节约成本,施工单位将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各种施工工艺进行简化,在不影响工期及质量的基础上,这些建议比较容易让业主接受。但对一些单价偏低的单项,施工单位会尽量提出变更施工工艺的建议,以减少损失。一旦建议被采纳,施工单位会以此为由申请提高合同价格。比如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原柱进行找平,施工工艺要求非常严格。此时,施工单位提出采用轻钢龙骨外水泥板作为基层找平,然后用专用胶将超薄玻化砖粘贴在原柱体尺寸相差较大、无法按原设计施工的地面上。经业主同意,价格将按合同重新调整,单价为520元/平方米。只有这一项才能增加10万元左右的投资。
(三)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不规范引起造价增加
当前装饰工程建设招标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编制招标文件时编制工程量清单是必要的。鉴于近段时间的个别工程的招投标情况来看,工程量清单编制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项目没有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50500-2008》的相关规定,在分项清单项目中,对项目特点描述不详细,工作内容界定不明确,重复项目必然导致重复报价。
二、装饰工程施工招标阶段造价控制措施
(一)合理确定甲控主材
所谓甲方控制的主材,是指业主控制的主材的材质、规格、品牌和价格。主要材料经业主询价、投标确定后,建设单位按业主确定的材料和价格采购。在施工招标过程中,业主只需确定甲方控制的主要材料的品种和暂定价格,各招标单位必须按照业主给出的价格进行报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会找出其最终采购价格的差距,如对某办公装饰的投标计算分析:
.png)
从上表可以看出,四个标段的主要材料成本占投标总价的65.43%-84.00%,如下图所示:
.png)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业主在投标过程中选择甲控材料作为品种单一、消耗量大、占总价比重大的材料,所选材料的成本可占主要材料总成本的70%,这样业主就能有效控制工程总造价的45.8%-58.8%。
(二)规范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
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往往会根据工作内容的最简单情况给出最低报价。由于项目的主要特征及内容没有描述清楚,中标后,通过现场签证方式增加结算费用。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50500-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为了降低风险,业主还可以在工程特点描述或工作内容界定中增加一些有益的内容。
(三)招标文件详细约定投标报价的原则
工程量清单的详细报价协议,不仅有利于规范投标人的编制,有利于投标人在同一平台上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的招标文件没有详细规定其综合单价范围及调整的前提条件,投标人所需承担的风险等规定,在实际施工时频繁进行变更甚至合同纠纷,造成造价增加。因此,需要在报价说明中明确说明,当工程量清单变动小于5.0%时,仍按投标清单的工程量清单结算;合同执行时,不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或现场签证等结算,只有这样,投标人才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最终报价才会相对合理,业主才能有效控制成本。
对于招标中经常发生、难以控制、容易造成成本超支的项目,可以采用固定成本承包法。作为一种竞争性成本,投标人可以独立报价,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拆除原装修等费用进行约定,投标者应根据实际现场情况,拟定能够满足业主的对策,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报价。报价是固定的,在合同执行期间不作调整。这样,在投标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可调项目,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四)合理确定标底和招标控制价
施工招标通常在评估投标价格之前先确定基本投标价格。确定基价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基价。这样,基价编制单位既要熟悉招标文件,又要调查项目实施情况,根据市场价格水平编制基价。这样,编制单位工作量大,会对投标方的工作进度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施工组织方案和造价计算水平的差异,投标底价差异较大,容易造成投标人报价偏离投标底价太远,难以对投标报价进行科学评价。二是根据投标人报价进行平均,并按一定比例下浮作为综合底价。这样,投标人就不需要编制标底,减少了一定的压力。投标人的报价多倾向于标底价,评标相对简单。但当参与竞价的人数较少时,很容易形成围标或操纵底价。
随着招投标工作的不断规范,许多人都在研究合理确定标底价或招标控制价的方法。目前,有一种新的确定基价的方法,即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控制价格、有效投标人平均报价下浮确定综合基价的方法。主要方法是在招标文件中公布最高投标控制价,高于控制价的报价将被拒绝。不参与计算综合基准投标价格。以有效标底的一定比例作为复合标底,等于标底的报价为最合理报价。低者扣,高者加倍扣。
三、结论
综上所述,装饰施工过程中容易引发成本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果由甲方合理控制主材,规范其清单,约定投标报价原则,这些因素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以上措施应用于办公建筑装饰改造招标中,以于装饰工程结算及管理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刘莹照.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125-126.
[2]薄晓丽.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探究[J].四川水泥,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