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王芳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芳
[导读] 霍尔果斯市伊车乡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耕地地力补贴不断增加,冬小麦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15000亩以上

        霍尔果斯市伊车乡农技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  835217


        霍尔果斯市伊车乡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耕地地力补贴不断增加,冬小麦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15000亩以上,平均单产在450公斤以上,农民种植冬小麦积极性很高,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对准备种植小麦的地块,灌足底墒水。每亩灌水量为80-100m³。
        2、施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3t、尿素10-12kg、磷酸二铵15-18kg、钾肥4-6kg。有机肥与化肥翻混施,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若施用生物菌肥,化肥总量应减少10%-15%。
        3、深翻土壤。茬地、休闲地、绿肥地均要深耕,耕深25-30cm.秋翻地用旋耕机整地即可,深度以20cm为宜。
        4、整地。整地质量要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5、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主要以新冬52号、新冬41号、新冬42号、伊农18号等为主。进行播前嗮种,针对小麦锈病、黑穗病可用戊唑醇拌种;预防雪腐、雪霉病用适乐时或卫福拌种,预防腥黑穗病用敌萎丹拌种;雪腐、雪霉病和腥黑穗病混发用适乐时+敌萎丹;也可选用健壮或禾腾(23%戊唑福美双)或苗得意(35%福美霜多锈灵噻虫嗪)拌种,农药减量可加激健15克/亩,药剂减量30%-50%,确保小麦病害发病率在5%以下。
        二、播种
        1、播种期及播量。最适播期在9月26日至10月20日。在适宜播种期内亩播18-20kg,超过适宜播种的,每超一天,亩播量增加0.5kg.
        2、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沟播,行距15cm,播深3-4cm。
        4、带肥下种。带肥下种播种时,每亩施种肥磷酸二铵5-8kg,肥、种分箱分施,肥与种子不得混合。
        5、播种质量。达到播深一致,下种均匀,播行端直,覆土严密,镇压严实。
        三、田间管理
        1冬前管理
        (1.1)查苗补种。发现10-15cm无苗要及时补种,补种时用浸种催芽的种子。
        (1.2)浇越冬水。在11月中旬浇越冬水,每亩灌水量为60-70m³。
        (1.3)化控。对生长过旺的麦田,多喷施多效唑、抗倒酯或麦叶丰等进行化控,促壮苗,防后期倒伏。
        (1.4)防牲畜啃青。严禁牲畜在麦田啃青.
        2春季田间管理
        (2.1)及时镇压耙地保墒。3月份气温回升较快,土壤蒸发量大,及时对麦田进行耙地,以松土壤保墒,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表温度,消灭杂草,促进小麦根部发达,根蘖早发稳长,为小麦高产稳产打下基础。耙地时要做到耙细、耙匀、耙平、耙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留杂草。
        (2.2)因苗施肥,促弱转壮,促控结合,分类管理。
        对返青期单株分蘖少,每亩总茎数40万以下的三类苗(麦苗长势弱的麦田、晚播麦田),应以促为主,要采取早粑地、早施肥和早浇水的措施,提高地温,促进春季分蘖,早发快长。


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亩施5-8kg尿素,加1-2kg生物菌肥,促根增蘖保穗数,促三类苗转化升级;到拔节期每亩再施5-8kg尿素,促进穗花发育,增加每穗粒数,对返青期每亩总茎数50万以上的一、二类苗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不必再施返青肥,避免春李分蘖过多,使群体过大。
        (2.3)化控。为了防上小麦后期倒伏,对小麦旺长苗、壮苗,坚持返青期镇压在小麦起身期拔节前喷施多效座抗倒酯或壮丰安等抑制剂进行化控,控制植株旺长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使其由旺转壮。注意已拔节的田块不能化控.
        (2.4)除草。3月-4月中旬小麦春生1-2叶至小麦拔节前、杂草出齐后,以阔叶杂草播娘蒿、灰藜等为主的麦田,可用杜邦巨星或双氟磺草胺悬浮剂(满秋)加二甲四氯异辛酯或锐超麦防除。以禾本科杂草稗草、野燕麦等为主的麦田,可用麦极或大能或精恶唑禾草灵防除。对于阔禾混合发生田块,可用啶磺草胺或锐超麦防除。
        (2.5)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拔节-孕穗期每亩灌水量60m3,结合浇水追肥,亩追施尿素5公斤,硫酸钾1公斤,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齐穗始花期每亩灌水量60m3,结合灌水每亩施尿素5kg。此水后至成熟灌水2次,每次灌水量40-60m3/亩。扬花期后至灌浆期,每亩喷施芸苔素内酯1次+磷酸二氢钾200g+尿素200g混合液1-2次,可延长灌浆期,增加千粒重,减轻干热风危害。
        2.6开展绿色防控,防治病虫害。科学运用“一喷三防”,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一喷三防指的是:防虫、防病、防干热风。为了提高小麦后期的不利因素的防治效果,大家进行药物防治时,应当根据所在区域、自己麦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进行“一喷多防”,而且连年长期用药或者不合理的单一用药,一些地区的很多病虫害对药物已经产生了较强的抗性,大家在选择药物时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的更新升级,并且在防治时要主动出击、尽早防治,只有这些,才能确保取得最有成效的防治与保收效果。因此,建议大家在开展“一喷三防”或“一喷多防”时,病虫害防治可以围绕以下几点为防治重点;不利气候影响方面的防治,可以针对小麦花期阴雨天气、干热风、倒伏、早衰等为重点下功夫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和喷施叶面肥,孕穗期至灌浆期用氯虫苯甲酰胺或氟啶虫胺腈等低毒高效药剂防治蚜虫;用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等低毒高效药剂防治锈病、白粉病等。
        五病虫害防治
        1、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技术,以期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
        2、植物检疫。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分别对本地冬小麦留种田、外地调进的冬麦种子实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确保冬小麦种子无检疫性有害生物
        3、农业防治。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铲除田边地头和渠埂上杂草和自生麦苗,降低越冬虫口和病源基数。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配以计面追肥,均衡施肥。
        4、物理防治。采用灯光诱杀、色板(带)诱条或性诱剂等物理诱捕,控制鳞翅目、同翅自害虫。
        5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如七瓢虫,草蛉等,控制岈虫危害。
        6化学防治
        (6.1)防治蚜虫。在百株蚜虫量达500头以上时,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10g或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25mL等药剂喷雾(6.2)防治白粉病、锈病。在发病初期,亩用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93-100mL,或25%丙环唑乳油30-40mL,或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g,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8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6-10g等药剂喷雾。各种药剂轮换交替使用。
        六收获在小麦蜡熟期,颖壳变黄、变干时,及时收获、归仓。如品种不同,应做到单收、单晒、单贮。
        霍尔果斯市伊车乡农技站王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