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辽宁沈阳 110003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要能够抓住在历史这一科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强烈号召,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个人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还要能够注重学生其他各项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和综合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时代的到达造福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新课程改革号召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创新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所以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也要能够抓住信息技术的潮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扩展历史教学活动,培养中职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1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之一。在当代中国,虽然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在文化发展上却存在一定滞后。“90后”“0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足,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虽然在中职学校课堂都有涉及,但受制于学校重视技能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代弘扬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在中职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目前,部分中职学生在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上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许多中职学生有过旷课、通宵打游戏等不良行为。出现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比如学生缺少家庭教育、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校疏于对学生的管理等。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除了严格要求学生之外,还应该穿插一些爱国主义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学会将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教学,在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1.3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建设。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它在我国体现为许多方面,包括对祖国环境的热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等。如果人民没有了爱国主义情怀,国家和社会就很难和谐稳定,进而会导致人民生活的不安定。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维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精神凝聚力,任何个人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爱国主义精神使整个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多次在面临亡国灭种危险之时最终战胜敌人。
2 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2.1丰富教学形式。
近几年,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始进入教学领域,极大地提升了中职学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恰当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比如可以利用网络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网络平台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历史电影、纪录片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印象。
2.2创新历史教学手段拓宽思政教育培养空间。
中职学校以历史教学突破推动思政教育发展,必须从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入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中职学校要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不断丰富教学形式。针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学生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在开课之前开展专项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基础、掌握学生思想动向,收集整理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历史问题,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有计划、有目的地解答学生疑问、回应学生需求,避免照本宣科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教师也要通过“讨论式教学”敦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针对某一教学专题或历史事件、人物,教师发布小组讨论的相关要求,学生依次完成资料收集、观点梳理、课堂讨论、归纳总结等任务,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持续扩大教育影响力。互联网已成为中职学生学习、生活、交际、娱乐等日常活动不可分割的部分,教师除了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材料、布置教学任务以外,还应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通讯平台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增强历史教学的亲和力,以此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与培养空间。
2.3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必须改善以往教学内容陈旧乏味的缺点,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全面化,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丰富,在许多学科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中国近代史,贯穿始终的话题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两个话题其实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这两个话题展开分析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多,比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课程,关键在于传授给学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进行的实践探索,才能体会到在当代中国,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才能集聚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中国,奉献的途径就是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2.4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补充思政教育素材。
当前作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教学的《纲要》课程,概括、浓缩了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其主题鲜明、线索清晰,依然是一种容易与学生产生隔阂的、面向宏观的大历史。所以,中职学校应当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补充思政教育素材,切实拉近学生情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历史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总体目标。首先,教师可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背景的事件、场地以及人物展开历史教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当地重要的历史人物、名人故居、历史遗迹、宗祠陵园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可依托当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详细脉络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和感知历史的机会。其次,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地方历史文化元素。民间生活长期积淀形成的民风民俗、饮食习惯、礼仪制度、服饰特色以及曲艺传奇,不仅构成了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地方文化,而且为外界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素材及解读视角,教师应注重利用这类资源帮助学生探寻历史与社会的变迁轨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首先要能够认识到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特点,进而因材施教,开展学习感兴趣的历史教学活动。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历史知识,从历史的角度和国家的角度来分析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等。
参考文献:
[1]郭禹含.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1):102-103.
[2]岑锦媚.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蒋红雨.课程思政的教与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