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班彬媛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班彬媛
[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身份证号码:45212819921008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日益增长的需求,高层建筑数量增加了很多,而混凝土施工的运用也变得更为广泛。本文对混凝土常见裂缝及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希望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混凝土是最为重要的土木工程施工材料之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包括施工工艺,周边环境,原材料质量等等。由于裂缝在初步产生的时候不易被发现,同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够明显,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混凝土裂缝会在使用的过程中持续扩大,进而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检修和处理,提高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类型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在逐步加快,土木工程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质量问题。而混凝土裂缝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最为常见,对建筑施工单位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加高效的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就要全面掌握混凝土裂缝的类型。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结构性裂缝以及非结构性裂缝[1]。结构性裂缝通常是由结构应力超标而导致的,此时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强度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产生裂缝。结构性裂缝又可以细分成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脆性破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产生比较突然,而且会对混凝土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相较于脆性破坏而言,塑性破坏具有比较明显的征兆,因此容易在发生初期被发现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非结构性裂缝通常是在混凝土固化后产生的,包括早期热缩裂缝和长期干缩裂缝。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2.1建筑结构变形
        混凝土梁板作为受力和传力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如果施工人员的拆模操作不够科学合理,就极有可能导致裂缝的出现,严重破坏梁板的强度。除此之外,在建筑服务过程中,梁板可能会持续受到超载的压力,因此而导致结构出现变形的问题。在拉应力严重超出正常标准时,混凝土裂缝就会随之产生[2]。
        2.2水分快速蒸发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以后,混凝土就会开始硬化,同时内部会收缩,在水分快速蒸发的影响下,混凝土的体积也在随之减小。假如混凝土收缩过于剧烈,就非常容易在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缝。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这种由于水分蒸发而产生的裂缝,在混凝土浇筑七天后比较常见。
        2.3内外温差大
        混凝土在不断收缩的同时会造成一定的热量,由于散热比较困难,所以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就会持续的提高。与此同时,和空气充分接触的表面部分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由此使得混凝土内外部分的温度出现较大的差异。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混凝土内部会出现一定的拉应力,一旦拉应力达到某种程度,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现象。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异越大,裂缝就会越大越长[3]。
        2.4地基沉降不均
        地基作为承重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基的强度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阶段,部分施工单位只重视施工周期的要求,追求施工速度,缺乏对施工地地质条件的全面了解和研究,导致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错误频出。比如在没有对施工地土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运用高挖低填的方式来平整地基。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垂直作用力,地基结构中密度比较小的地方就会持续下沉,最终使得结构产生倾斜甚至变形的现象。变形问题过于严重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地基下沉越严重,裂缝就会越大。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现阶段,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非常多样,包括结构补强法、灌浆处理法等等,这些处理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清理。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结构和裂缝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技术,以确保裂缝处理的有效性,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土木工程持续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
        3.1结构补强处理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某些外力作用比如火灾、地震等会导致混凝土荷载超标,进而产生裂缝。此外,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由于该地温度以及湿度的变化,钢筋可能会受到侵蚀,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随之产生裂缝。结构补强技术在处理此类裂缝时有着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该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的测算,并根据数据结果调整和优化结构设计方案。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避免混凝土结构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钢筋。
        3.2注浆处理技术
        注浆处理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处理中的运用较为广泛,运用注浆处理技术可以对宽度为0.2到0.3毫米的裂缝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运用注浆处理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某些修复材料,可以让处理效果更加显著。除此之外,应该在使用前对原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且仔细的清扫,并根据其强度和等级科学合理的配置浆液。最后把配置好的浆液灌到裂缝之中,在浆液与原有结构充分结合之后再做好表面工作。
        3.3置换处理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部分混凝土的结构可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就可以通过置换技术的有效运用来进行处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对混凝土裂缝处进行全面且仔细的清理,确保裂缝处没有渣滓和杂物。然后再用新的材料来置换原有材料,从而达到处理裂缝的目标,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替换材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混凝土的结构、裂缝产生原因等进行全面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置换材料。就目前而言,聚合物、水泥砂浆等材料在置换处理技术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并且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混凝土材料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不断调整和优化置换处理技术,提高其运用的有效性[5]。
        3.4表面处理技术
        顾名思义,表面处理技术主要就是用来针对裂缝表面的,又可以细分为涂抹法和贴补法。表面涂抹法在处理发丝裂缝时效果非常显著,这类裂缝比较细小和浅显,不容易灌溉浆材。而表面贴补法在大面积漏水裂缝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蜂窝麻面。表面处理技术不仅快捷方便,而且处理效果非常显著,最关键的是可以使结构更加的美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本身有着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不过在混凝土实际运用过程中,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发挥自身优势,甚至产生裂缝,这不仅严重破坏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张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9):109-110.
        [2]陈吉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22-123.
        [3]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190-191+193.
        [4]邓磊,赵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56-57.
        [5]杨志,廖文清,游玉明,李毅,涂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6):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