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 618400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大大提高,人们对市政工程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通过对以往市政工程建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施工环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浪费行为和污染现象,这与施工技术的相对滞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绿色环保尤其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内容。将绿色环保技术应用于市政建设领域,不仅可以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也是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市政工程;节能;绿色环保技术
1市政工程实施节能环保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工程材料环保效果差
市政工程多为政府性工程,其建设目的是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在当前的市政工程施工中,多数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选择施工材料过程中,往往选用环保性能差,成本较低的施工材料。多数施工企业不愿将建筑资金用于节能环保产品和节能环保技术上。从而导致市政工程出现环保效果差、环保特性差的情况。甚至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继续使用传统的市政工程建筑材料,完全未考虑过环保技术和材料的使用。这种传统的施工理念和行为,不仅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反而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2施工人员缺乏环保意识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人员存在教育水平低,对环保材料了解不足,甚至多数施工人员并不了解环保材料的构造,简单地认为传统材料就是环保材料。进而造成施工现场无人关注施工材料是否环保,加之施工人员多数不了解环保技术,在施工中往往遵循传统施工工艺,进一步导致环保技术不被重视。为了更好地追求进度,确保建设项目的经济利益,施工技术人员摒弃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的应用,这些行为均导致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应用的搁浅。施工人员对环保水平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使在施工中明知会造成很大浪费也会因为赶工期而选择就近使用材料,最终造成很多材料因为使用不合理,造成浪费,而且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1.3缺乏有效且完整的施工管理方案
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盲目控制工程造价,导致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出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施工企业往往会选择价格较低的非环保材料。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完整的施工管理方案,各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在质量监督环节中也存在一定的空白,从而导致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无法提升,且增加了施工成本。
1.4缺乏完整的监管体系
在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虽然有很多质量管理体系,但多数体系并不完善,不能直接用于施工建设,对监督管理人员没有实际的指导作用。目前市政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往往仅注重施工质量,忽视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进而导致市政工程采用大量价格低廉的非环保材料,最终给工程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市政工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的情况,更是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2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注重施工管控,提升资源配置科学性
在施工之前先了解作业现场的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管控计划,保障环保举措落到实处。比如,科学运用临时土地,对周边土地资源进行妥善保护。将保护生态、尽可能少占用土地作为主要目的,集中协调,对混凝土、钢筋等配制、加工场地进行适当管控。依照有关标准建设道路,不允许私自占据农民农田。路基土方作业期间,要秉持填挖均衡的基本原则,提高取土场设计的科学性。一些取土场还可以作为弃土场,完工后第一时间对弃土场进行修复,栽种绿植。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提高各个装置的应用率,力争实现合理判断、具体调研、提前谋划。依据设计图的标准进行临时设施的建设,对水电等能源供给体系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对各个设施的维护,提高布局的水平。一旦施工结束,那么就要尽可能将其作为永久性的电源供给设施与水源供给设施,以降低投入。一些施工道路尽可能和周围村庄群众一同建设,如此,不但便于现场作业,提升各种设备使用率,还能够为周围群众提供便利,避免浪费行为的产生。
2.2改进施工技术,减少生态污染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应当首先使用橡胶改性沥青材料。这种材料是把废弃轮胎转变为橡胶颗粒,将它和基质沥青全面反应后生成公路建材。采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废弃轮胎利用率,防止轮胎燃烧等给环境造成污染,还能够节省材料开支,提升混凝土路面功能,有效提升公路品质。
另外,砂砾开采运输距离较远,可能破坏周围环境。为此,一些工序可使用水泥固结土填充。这种填充材料具有很大强度,便于碾压,工艺便捷,有助于提升路基稳固性。使用现场拌合与集中运输的模式,有利于缓解生态污染问题。采取冷再生施工技术,使用以往路面沥青材料,粉碎筛分旧路面材料,增设一些新骨料以及沥青,搅拌合成为一系列新的混合料,将之应用在路面施工之中(见图1)。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升路面材料使用率,还可以降低成本,防止废旧材料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2.3市政道路隧道二衬养护除尘喷雾台车技术具体应用
智能喷淋养护系统主要包括送水管道、养护水收集储存设备、供给水池、排水管道、智能管控设施、喷淋管、高扬程水泵等,能够设定喷淋时长和延续时间,实现养护用水的循环使用,达到节约用水、节约人力的目的。鉴于多片预制梁同步养护,为确保水压,尽可能让全部预制梁养护的时间相隔开;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养护温度均匀,此时要在预制梁顶板两端,布置一定长度的薄膜,且让其垂到地面以上,将土工布遮盖在顶板上面,之后喷水保持一定湿度,便于在腹板两端构成温室,保持温度和湿度。养护时长应当在7d以上。
隧道二衬养护除尘喷雾台车可以确保喷雾养护匀称,具备较为显著的除尘功能。通过该设施可以节省水资源,同时缩减人工费用。按隧道100m养护单位进行估算,较传统养护技术能够节水3.5m3,而且喷雾匀称,能够大幅度提升养护的质量水平。
.png)
图1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施工工艺
2.4施工材料绿色化选择
在环保施工技术运用范围逐步拓展的状况下,应该提高环保建筑材料在市政项目建设中的运用力度。通过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运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比如高性能砼的运用。这种材料与之前的砼相比,具有稳固程度高、运用价值高、耐久性突出等优点,为此,人们将其称为高性能砼材料。在材料配制过程中,应当降低水的占比,在原材料中,增添适当数量的外加剂,如此能够让砼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同时,应当注意拌合方法。在集中搅拌矿物、水泥与集料之后,增加适当比例的水,然后拌匀。在拌匀之后,增添适当比例的粗骨料。所有的拌合环节的时长要确保在半分钟以上,所有搅拌环节共计用时在两至三分钟。
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建设理念是为公众服务,为公众提供便利,提高公众生活质量。市政工程的建设与周边居民息息相关,因此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国家和各行各业的员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与市政工程有关的建设单位和人员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使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勇.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6):16.
[2]雷响.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价值工程,2019(33):11-12.
[3]贺立夫;张雪.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