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形上塔柱锚固区施工控制 何昌林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何昌林
[导读] 以常德沅江西大桥主塔施工为依托,介绍了锚固区主塔的施工方案

        武汉车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以常德沅江西大桥主塔施工为依托,介绍了锚固区主塔的施工方案。该分项工程为花瓶曲线造型,结构复杂,特别是主塔合拢段施工平台的搭设和环线预应力更是复杂。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类型混凝土主塔的施工思路。
        关键词:空间索导管定位;施工平台;环向预应力


        1 工程概述
        沅江西大桥索塔总高110m,索塔呈曲线花瓶造型,整个上塔柱分为9个节段。单塔设有16对斜拉索,在其锚固区设有136道环向预应力及混凝土锚块。上横梁横桥向布置有24道19束预应力钢绞线,上塔柱1-16#斜拉索锚固区共设有544束环向预应力。上塔柱立面及侧面结构图如下:

        2 上塔柱总体施工方法
        上塔柱和上横梁施工主要包括劲性骨架和索导管安装、斜拉索锚块施工、塔柱施工、塔冠施工、上横梁横隔板及附属工程施工等9个方面。上塔柱除塔冠外,外模全部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上塔柱第在24节内腔预埋钢板,施工完成后搭设支架平台,在支架上搭设脚手架,作为塔冠内模支架。并拆除爬架+1、+2层,保留0层以下作为塔冠施工操作平台。上塔柱在第9节段、12节段和15节段设置水平横撑。
        上横梁侧板与塔肢同步施工,并预埋隔板钢筋,隔板后浇。
        3 主要施工方法
        3.1劲性骨架安装
        塔肢第16节段设有环向预应力和1号索导管,为避免和环向预应力冲突,且便于安装索导管,此节段以上的劲性骨架由塔柱四角转而安装在塔肢纵横轴线上。在第15节混凝土顶面预埋钢板,以便安装第16节的劲性骨架
        上塔柱劲性骨架由两大单片组成,即在南北两面制作三角桁架式,采用、∠75×75×5和∠50×50×4角钢制作。待南北两面劲型骨架安装后,顺桥向横向利用工10连接,顺桥项竖向亦为工10。
        3.2 索导管塔内安装
        索导管共计132根,分布于上塔柱和主梁上,主塔索导管布置为空间扇形结构,其空间位置设计图纸主要由四要素组成:
        1)索导管自身结构尺寸L。
        2)索道管上端口锚固中心点坐标(XM、YM、ZM)。
        3)斜拉索(索导管)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夹角α。
        4)斜拉索(索导管)中心线与索塔中心线夹角β。
        安装时在上节骨架上焊一块短角钢或平面钢板,使上下节对中,先采用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和倾斜率进行初步定位,然后用全站仪测量其上口角点的三维坐标,符合要求后,将骨架互相连接、焊接牢固。经过多次反复移动、调整、量测,使顶口、底口中心的三维空间坐标同时位于设计位置后开始焊接固定索导管。
        3.3 塔柱模板及施工平台施工
        塔肢模板采用既有液压爬模,完成第16节段塔肢施工后,即开始拆除塔仰面爬模,开始主塔与上横梁的同步施工。当施工至18节段时,两侧塔肢的承重三角架最小净距为8.6米,此时改装液压爬模,安装塔间搭接平台。(双拼槽22+5cm木板)(爬架爬升时,拆除搭接平台)。搭接平台仅做人员通道使用。如下图所示
        塔冠外模采用液压爬模模板按所需要尺寸进行收分后使用。
        塔冠模板采用脚手管支架和木模体系,25节顶板底模采取在24节混凝土顶向下20cm埋设预埋件,搭设脚手架施工,塔冠内模和底模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支架搭设方案见下图。

        3.4上横梁施工
        3.4.1上横梁支架施工
        上横梁支架利用塔肢间对称系统作为落地钢管支架,钢管支架顶端至下而上分别为卸荷沙箱、H588纵向挑梁、H488横梁和工36纵向分配梁。其中纵向分配梁单根长9米,每边挑出塔肢1.5米兼作走道及施工平台。
        当塔柱施工完成第16节段后,拆除仰面液压爬模,开始安装第三道水平支撑、上横梁支架、人员通道及圆弧段底模。单幅支架重约18.529t(不含塔间对称钢管桩),卸荷沙箱直接利用原有下横梁支架的卸落块。支架各横纵梁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支架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各结构层的标高,防止因为累计误差导致侧板圆弧底模无法安装。卸荷沙箱内的填充沙需要保持干燥且无杂质。本支架不设预抛值。
        3.4.2横梁底模
        塔肢在第17节段设有圆弧连接段,圆弧段侧板的底模采用双片拱架拼装而成。拱架高503cm,长435cm,宽80cm,R250cm圆弧段底模以直代曲加工,拱肋设5片50cm长直线替代R221拱肋(具体数据在现场施工时根据结构线精确放样)。两拱架的竖向支撑间设有10cm间隙,以方便安装。
        单片拱架纵约3.91T,单个塔柱安装4片,拱架安装的结构图如下:
        圆弧段底模安装在支架的纵向分配梁上,底部与分配梁焊接固定。
        上横梁侧模采用翻模施工,第一节上横梁侧模安装在支架的纵向分配梁上,施工第二节上横梁时,将侧板B安装在侧板A上,如此反复施工。上横梁钢筋和混凝土采用常规工艺施工。
        3.5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取拖泵泵送浇筑。混凝土布料沿附塔泵管横向接至浇筑平台,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进行养护。当侧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人工开始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再次对接缝表面进行检查清理(若有杂物,应清理干净,以防夹渣);接缝两侧的混凝土应充分振捣,以使缝线饱满密实。
        3.6 环向预应力施工
        上塔柱锚固区(16-24节段)在直线段和曲线段分别设256束16孔φs15.2,288束12孔φs15.2钢绞线(单塔柱数量)。
        上塔柱预应力采用深埋锚工艺,预应力穿束时,若先穿,则对液压爬模的损伤较大,且对模板爬升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干扰,若后穿,则浇筑混凝土时,易产生堵管现象,一旦堵管,曲线段预应力管道疏通极其困难。综合考虑之后,管道采用加厚的优质波纹管,爬模侧后穿束,塔内侧先穿束。有效的降低了以上两种情况的综合风险,在实际施工中,未发生严重的堵管现象。预应力张拉及压浆采用常规工艺施工。
        4 总结
        花瓶型主塔在合拢段需要解决施工平台、空间索导管精确定位和小曲率预应力施工等问题。常德沅江西主塔的顺利封顶为今后的类似施工提供的宝贵的经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