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3072119860824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建筑业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但仍存在一些弊端。目前,除了普通建筑外,混凝土也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通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裂缝成因;对策
1、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部分建筑设计不合理
人为的结构设计缺陷是导致建筑裂缝形成的关键因素。过时的设计理念不适合项目的实际实施;设计尺寸与实际数据不符;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如预制多孔板和现浇楼板刚度突然增大,现浇楼板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形成裂缝。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要合理、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2 混凝土温度变化
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会导致开裂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材料,冷热变化都会引起其收缩或膨胀,从而影响结构的质量。如果在施工的早、中、后期出现严重的温差,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逐渐延伸,产生可见的裂缝。
1.3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将影响工程的质量。混凝土将与砂、水泥、水、外加剂等混合。如果材料选择或匹配不当,可能引起胶凝材料的结构裂变。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温差来选择水泥的种类,这样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1.4 钢筋耐腐蚀性差
目前,从我国建筑主体结构来看,钢筋主要用于固化土结构,钢筋材料本身的耐腐蚀性较差。再加上正式施工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如果不及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腐蚀问题就会变得严重。二次问题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内部结构与外部支撑之间的问题,从而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裂缝。
1.5 施工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和混凝土的收缩,在拌和、运输、浇筑、振捣等施工环节容易遇到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影响施工质量。如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撑刚度不足或结构不合理,拆模过早,混凝土振捣不足,会造成混凝土开裂。
2、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对策
2.1 切实改进建设工程结构设计
为了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改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来实现。如在建筑设计中可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材料,以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在建筑物中,增加顶盖面钢筋的数量也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因此可以通过有效地改进设计方案来防止裂缝的发生。
2.2 合理的温度控制
如果施工区前期和后期温差较大,将直接导致冷热交替现象,对混凝土建筑影响很大。即使是室内外温差也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混凝土施工采取对策,防止温度引起的裂缝,避免搅拌施工对固化土的负面影响。有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高温,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利用墙体厚度,减少室内外温差。在浇筑工作中,可采用降低浇筑温度的方法,使混凝土在现有条件下迅速形成混凝土结构,为施工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温度较高,可采用有效的喷涂或遮光方法降低材料的温度,然后用冷凝管等设备进行浇注。如果温度波动较大或较小,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温度变化的影响。
2.3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当骨料吸水率较高时,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泡沫,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提高集料级配,在混凝土中加入超塑性材料或粉煤灰,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而且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掺量。在固化土中加入适量的水,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另外,在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聚性,减少裂缝。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考虑施工水平、浇筑工艺和结构的实际情况。设计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科学合理地调整混凝土配料,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4 混凝土检验
混凝土由水泥、石料、水砂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不当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施工企业需要增加对混凝土材料的检测次数,有必要在混凝土搅拌前进行检测。试块可留作抗压强度试验,以检验混凝土质量。如有特殊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选定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抗冻性试验和密度试验。此外,承包商应要求供应商提交质量检验报告,以验证水泥质量,并进行抽查,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2.5 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施工监理
为了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监控。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准确确定混凝土用量、振捣浇筑时间、混凝土运输时间、施工间隙和间隔时间。如果混凝土本身有渗漏,承包商应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力抹灰。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冲击性和刚度,施工单位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垫块,以适当分散应力。
2.6 沉降缝施工控制
沉降缝是变形缝的一种重要形式,施工人员必须予以重视,检查沉降深度是否符合建筑质量标准。如果沉降深度不合格,地基的承载力就不能满足要求,这意味着建筑物的地基将不足以支撑,然后建筑物就会倒塌。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只要沉降缝深度不符合要求,施工中就要检测沉降缝深度,不能草率施工。只有当沉降缝深度满足相关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施工方需要详细检查各工序和工作的执行情况。材料相关工作由专业质检员安排,确保质量检验必须从源头控制。在结构变形缝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7 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有效控制
在混凝土建筑中,保温措施对减少混凝土裂缝起着重要作用。承包人应有效降低混凝土砌块之间的温差、混凝土内外温差,并在混凝土硬化时限制混凝土砌块上的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度的降低对混凝土的应力松弛和强度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2.8 防止钢材腐蚀
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钢筋保护,减少钢筋锈蚀的可能性。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储存环境,以减少钢材与外界天气的接触,避免钢材的雨淋腐蚀。材料表面腐蚀,影响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裂缝引起的。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混凝土裂缝。我们应该警惕的是,这些裂缝不仅会导致建筑物外观不美观,还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后果极其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消除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技术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应仔细检查全过程,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防止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从根本上消除问题,促进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柱.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1(03):24-25.
[2]张小强.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21(01):96-97+101.
[3]李志清.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J].居业,2020(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