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史欣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史欣
[导读] 海绵城市理念是近年来新近兴起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核心在于通过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以达到防止洪涝灾害的目的

        上海凤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200080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是近年来新近兴起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核心在于通过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以达到防止洪涝灾害的目的,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住宅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率。基于此,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在对海绵城市概念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景观设计的原则,从渗水、蓄水、净水、用水、排水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景观设计的对策,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住宅景观的质量,为推动生态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海绵城市;住宅;景观设计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城镇化的效率不断提升,由此引发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大型城市在雨季遭受到严重洪涝灾害、水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城市住宅社区内部生态平衡进行科学修复。在这个背景下,将海绵城市理念和住宅景观设计紧密融合,依托海绵城市理论不断提升生态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海绵城市概述
        1.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概念,在2014年由住建部提出,主要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弹性。当有下雨天气时,海绵城市能够很好的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在有需要时,也能将蓄存的水通过科学的途径释放,实现有序利用。因此,海绵城市理念能够进一步降低城市的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问题发生几率,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影响下,海绵住宅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城市住宅设计中,不仅要重视观赏性,还要增强住宅景观内在生态环保功能方面的开发,为进一步缓解城市中的水污染、提高住宅景观生态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也给予了专项的资金支持,重庆、武汉、济南、厦门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成效不断显现,能够充分发挥海绵体的作用,推动生态和谐科学城市新形态。
        1.2 推动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保的背景下,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下雨时对水进行吸水、渗水和净水,能够更好的利用雨水资源,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资源的紧密结合,尽可能多的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现有水资源的浪费,能够最大限度的统筹自然降水和地下水的使用,推动水资源的科学利用[1]。另一方面,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对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一个有效的补充和优化。通过净水的作用能够减少水污染,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持城市地下水位的稳定,最大限度提升雨水收集和污水的再生效率,为居民提供安全度更高的用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2 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保护生态资源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大力推动城市住宅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切实保护好城市的生态资源。城市社区在设计和规划中,要科学统筹区域内湿地、森林、溪流等自然资源,要在住宅景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这些景观的有序保护,出台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在城市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不影响城市自身的生态体系。总体来说,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景观设计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生态资源的保护,要将生态问题放在住宅景观设计的首位,确保住宅景观设计中不会出现一些对土地资源、河流资源、湿地资源的污染。
        2.2 推动资源的统筹使用
        要想在住宅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理念,应该将住宅区域内的各项资源统筹利用,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宝贵资源的科学使用[2]。例如,要坚决杜绝土资源浪费的情况,避免出现混凝土隔绝等泳池设计形式,在住宅景观设计的排水管道设计中,确保排水体系流畅性,以便控制水资源流出时间,减少蓄水过程和净水过程中不良物质的成分和数量。通过土地等各项资源统筹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强住宅景观设计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了景观设计工作全面、规范、有序。
        2.3 高效经济低成本
        近年来,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在住宅景观中的设计是大势所趋,也是今后我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方向,未来我国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推动住宅景观设计中,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加大环保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推广,科学推动景观设计和施工,减少在住宅景观设计中不必要的浪费,既减少了住宅施工中导致的污染情况,同时加强对各项资源的科学利用,实现高效、经济和低成本,为积极打造科学、生态的住宅环境提供坚实的保障。
        3 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景观设计的对策
        3.1 住宅景观渗水设计
        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下垫面过硬、水泥含量过多等问题,导致城市中的自然生态和水文环境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住宅景观设计中,就应该注重城市住宅地面的自然渗透性等方面的设计,在设计中要避免城市住宅景观的地表径流直接通过管网,要做到最大限度利用雨水资源和其他河流等水资源。要利用土壤的自然渗水功能来实现城市住宅景观中的渗水设计。在铺装材料方面,要充分考虑生态环保的原则,选取渗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原材料,依托渗透性强的材料,科学推动城市住宅地面的渗水设计。同时在这些渗水层面的设计中,还可以应用一些城市住宅的屋顶花园方案,能够起到较好的储存雨水资源的效果,为城市住宅屋顶花园提供更多水资源。
        3.2 住宅景观蓄水设计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推动住宅景观设计要高度重视蓄水方面的设计,这是减少城市住宅区域洪涝灾害、避免过多水流量造成积存雨水等问题的重要措施,能够通过科学调整住宅景观的地形,达到让雨水等水资源自动汇聚到指定位置的目的。通过这种蓄水设计理念,能够减少雨量过多时造成的径流高峰,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形成,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大力推动住宅景观设计要重点推动雨水花园、人工湿地、渗透池等区域,加大住宅区域的蓄水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大力打造下凹式绿地等方案,打造出一块略低于周边路面的城市住宅绿地,让绿地能够在城市住宅的设计中起到调蓄雨水容积的目的。通过开放型绿地的空间,能够起到高效储存雨水、减少径流量的作用。一旦遇到特大雨水季节,能够较好地缓解排水不畅、淹没小区道路等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的蓄水调解作用。
        3.3 住宅景观净水设计
        在推动海绵城市理论和城市住宅景观的有效融合过程中,净水的设计也非常关键,是雨水资源收集后得到科学有效利用的关键[3]。当前,我国城市住宅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蓄水工作方案,设计出较大面积的绿地作为雨水花园和生态滞留区,一旦有洪涝灾害和大量雨水的情况,可以能够迅速实现对雨水的汇集,并通过土壤、鹅卵石、垫层等结构进行自然过滤和净化,能够实现雨水的过滤流程。这些经过净化后的水资源,能够广泛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生活用水,例如,可用于浇花、冲厕所、洗车等多个方面,既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能够进一步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降低居民在用水方面的生活支出。在净水设计方案上,可以在城市住宅景观的设计中大力打造城市绿地、屋顶花园的过程中,积极搭建雨水花园,要在渗水、蓄水、净水的方案设计后,在雨水花园中铺设土壤、卵石、排水管等设施,进一步推动鹅卵石、土壤对蓄积的雨水净化作用,也是未来海绵城市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因此,大力推动雨水花园技术,不仅能够为城市住宅景观的科学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能够为城市建设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4 住宅景观用水设计
        在经过渗水、蓄水、净水等程序后,要想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住宅景观设计,还应该科学推动用水的设计工作,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推进,一些位于缺水地区的住宅景观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利用成效,要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中的用水功能设计,完成对住宅中停车场、屋顶等建筑外墙的清洗,加强绿地景观、植物浇灌、消防等方面的用水保障。要通过将停车场、绿地、屋顶花园等方面的雨水进行净化后,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洗车等生活用水,同时为物业开展绿化、消防等方面的用水。在方案设计中,住宅景观用水设计需要预留出不同需求用水的位置,设计要确保用于居民生活用水和物业、消防等用水的地点科学合理,确保收集、净化后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使用,依托海绵城市理念为住宅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3.5 住宅景观排水设计
        雨水资源依托城市住宅景观的渗水、蓄水、净水、用水设计,还应该高度重视海绵城市理念的最后一个环节,将住宅景观的排水设计放在重要位置。要考虑到雨水量较大、洪涝灾害造成的城市住宅景观排水系统的承载量,设计中科学分析城市的总体工程量,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例如要将住宅的排水设施和城市中的天然河道资源整合一起,将地面的排水和地下的排水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科学的测算设计出排水体系的容量,更好地处理过量水资源的排放问题,避免出现雨水过多聚集,造成城市住宅内涝的严重情况。在住宅景观排水设计完成后,能够形成系统化的城市海绵住宅体系,可以进一步减少内涝、水污染等问题,实现对水资源的利用,推动和谐生态社区的建设步伐。
        结论
        本人认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洪涝灾害,对排水系统的科学使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要坚持保护生态资源、推动资源统筹使用、高效经济成本低等原则,从渗水、蓄水、净水、用水、排水等领域出发,将海绵城市理念和住宅景观的设计融合起来,进一步节约城市水资源,推动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体系构建。相信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城市住宅景观设计将更为科学,海绵型城市的生态作用也将日益凸显,在推动城市水资源利用、减少洪涝灾害、缓解水污染问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任振宇.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探析[J].绿色科技,2020(21):43-46.
        [2]李杭.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J].建筑科技,2019,3(06):23-25.
        [3]于露.海绵城市理论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