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韦松范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韦松范
[导读] 在建筑设计中色彩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建筑设计最终以其形态和色彩为人们所感知,色彩除对视觉产生影响外

 

        北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广西北海  536000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色彩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建筑设计最终以其形态和色彩为人们所感知,色彩除对视觉产生影响外,还对人的情绪、心理产生影响;另外,色彩也是一种最实际的装饰因素,它可创造建筑环境的情调和气氛。而光影可直观地实现建筑模型的质感,所以光效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效果图的最终结果。一般来说,效果图的光效可通过3ds Max软件来实现,但是有时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就可运用Photo Shop软件对效果图的光效进行再加工处理。
        关键词:色彩;建筑设计;应用


        1 建筑与环境的色彩处理
        建筑效果图的色彩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一方面建筑效果图必须真实反映建筑材料的色感与质感;另一方面建筑效果图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意,要表达出一定的氛围与意境。构成建筑效果图色彩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建筑材料;二是天空与环境的色彩。对前者必须用固有色,以表现真实感;而对后者,创意空间则较大。
        2 确定效果图的主色调
        每幅效果图都有一个主色调,就像乐曲的主旋律一样,主导整个作品的艺术氛围。色彩是城市文化、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色彩甚至能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情感。中国古代建筑就非常讲究色彩,黄瓦当代表最尊贵的颜色,只能在紫禁城、皇家园林等帝王居住之处使用,京城普通老百姓只能用青瓦上墙。建筑的色调还包括色彩的明度和彩度,色彩明度高,给人以轻快、明朗、清爽、优美的感觉。而色彩彩度的选择因建筑而异,大的建筑物,体量越大,色彩选择应越淡;反之,色彩则以活泼为主;另外,公共设施类的建筑最好成组建设,成批统一规划安排,有利于色调上的协调。
        3 使用色彩对比表现主题
        色彩在室内外设计中具有多重功能,除具备审美方面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表现和调节室内外空间情趣的作用。在环境色彩中两种色彩互相影响,强调显示差别的现象,称作色彩对比。当同时观看相邻或接近的两种的色影的所发生的色彩对比,称为同时对比。如果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色彩属性有所变化时,还会产生属性之间的对比。色彩和彩度相同时有明度对比;色相和明度相同时又有彩度对比;明度和彩度相同时有色相对比。两种色彩之间必定存在差别,同时也必定产生相互影响。
        4 如何调和建筑与环境的色彩
        4.1 对空间层次关系的再创造
        运用色彩远近感的差异可对已有空间层次感加以强调,可利用适当的色彩组合来调节建筑的空间效果,并对建筑的空间层次加以区分,以增加空间造型的主次关系,建立有组织的空间秩序感。
        4.2 对空间比例关系的再创造
        建筑的尺度和比例一般受地段的条件及建筑面积的制约,建筑立面上各种构件的尺度和比例也由各种具体条件所限定,这势必影响到建筑师创意的发挥。这时,设计师通常运用色彩造型的方法来调整建筑形体和界面的比例,例如,对建筑中同一性质的表面施以不同的色彩可使尺度由大化小,给人以亲切、精美之感;反之,也可使若干个凌乱狭小的空间立面用统一的色彩组织起来,以达到对空间比例的重新划分和组合。
        4.3 材质的表现超本质的创造
        建筑是各种材质的集合表现,材质是反映建筑造型界面的基本特征,色彩的表现可使杂乱的机理得到整顿而变得统一、协调,也可使过于平淡单调的材质变得丰富多彩,超过材料本色的表现力。如果画面中全是一个色调,则画面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在这一颜色中加上一小块对比颜色,这样既打破了颜色的太过统一性,又使画面产生了变化。



        5 建筑与环境的色彩对构图的影响
        5.1 天空
        对室外建筑效果图而言,天空是必需的环境元素,不同的时间与气候,天空的色彩不同,它也会影响效果图的变现意境。造型简洁、体积较小的室外建筑物,如没有过多的辅助楼体、树木与人物等衬景,可使用浮云多变的天空图,以增加画面的景观。造型复杂、体积庞大的室外建筑物,可使用平和宁静的天空图,以突出建筑物的造型特征,缓和画面的纷繁。天空在室外建筑效果图中占的画面比例较大,但主要是起陪衬作用。因此,不宜过分雕琢,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运用,以免分散主题。
        5.2 环境绿化
        室内外效果图都离不开环境的处理,其中绿化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树木作为室外建筑效果图的主要配景之一,能起到充实与丰富画面的作用。树木的组合要自如,或相连或孤立、或交错。草坪、灌木等配景可使环境优雅、宁静,大多铺设在路边或广场中,在表现时只作一般装饰,不要过分刻画,以免冲淡建筑物的造型与色彩的主体感染力。
        5.3 车辆、人物
        在室外建筑效果图中添加车辆、人物可增强效果图的生气,使画面更具生机。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的入口处以及住宅小区的小路上,可添加一些人物,在一些繁华的商业街中可添加一些静止或运动的车辆,以增强画面的生活气息。在添加车辆与人物时要适度,不要造成纷乱现象,以免冲淡主体。
        6 建筑与环境的光影处理
        6.1 阴影
        阴影的基本作用是表现建筑的形体、凸凹和空间层次,另外画面中常利用阴影的明暗对比来集中人们的注意力,突出主体。在处理阴影时要注意两点:首先在一般的环境中影子不能过重,影子应该可查觉到但不刺眼,以不影响整体的画面规划为原则;其次要控制好影子的边缘,即应该有退晕。
        6.2 受光形式
        在建筑效果图中,最常用的受光形式主要有两种:单面受光、双面受光。单面受光是指在场景中只有一个主光源,不对场景中的建筑进行补光。主要用于表现侧面大小,正面简洁的建筑物;另外,这种受光形式还可应用于鸟瞰图中,这样可用阴影来烘托建筑物,加强空间的层次感。在室外建筑效果图的表现中,单面受光的运用极少。双面受光是指场景中有一个主光源照亮建筑物的正面,同时还有辅助光源照亮建筑物的侧面,但以主光源的光照强度为主,从而使建筑物产生光影变化与层次。这种受光形式在室外建筑效果图中应用最为普遍。主光源的设置一般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朝向、季节及时间等确定。而辅助光源则与主要光源相对,补充建筑物中过暗部位的光照效果,即补光,它起到补充、修正的作用,照亮主光源没有顾及到的死角。
        7结束语
        总之,在室内建筑效果图的处理光影中,要避免大块被光线照射生成的白色光斑,也要避免大块因为背光而产生的黑暗;在布光时应做到一个灯都有切实的效果,对那些可有可无的灯光要删除。将自然采光充分引入室内,进行空间的分隔、色彩、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自然采光。当自然采光不足时,创造条件引入自然光,利用墙壁开通窗户方式,弥补空间光照不足的情况。如果室内光线变化的程度与人体适应的程度相反,就会产生不舒服感,充足的自然光线对室内居住环境非常重要,根据室内采光的程度感受时间的推移。直射的自然光对室内有杀菌作用,可治疗某些疾病,尤其在冬季,自然采光可提高室内环境温度,具有抑菌、防潮的效果;此外,当直射的自然采光有时会面临位置不当、光线过强等情况,避免光的直射或反射位置不要直接射向眼睛,这就要求人工调控,避免出现炫光效果,造成生理和心理上不适反应,甚至影响视力。小户型住宅室内环境采光利用良好的自然采光,减缓空间环境湿气,利用一些设计手段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孙玉涵.浅谈建筑光环境的设计与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73-74.
        [2]高智慧,邹广天.城市住宅建筑立面色彩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09):11-19.
        [3]李响,王守攻,史莹芳.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设计策略分析[J].现代园艺.2021(0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