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的BIM设计管控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张平 聂强 许灵波 李海洲 姜永义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公司企业想要谋生存,拓业务,就必须不断的探索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新技术。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公司企业想要谋生存,拓业务,就必须不断的探索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新技术。近几年,BIM技术和EPC管理模式发展迅速,BIM技术是一套多功能管理方法,贯穿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对提升建设品质有着极高的价值。
        EPC总承包项目通常具有体量大、工期长、涉及专业广等特点,对项目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出了挑战。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数字化的载体,具有设计表达数字化、数据信息协调化、信息传递连续化、数据功能多样化、信息调用便捷化可控化等特点。本文以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项目为例,结合笔者的项目经验,对设计质量进行风险把控、探索BIM技术在EPC项目设计要点的管控及应用,为其他BIM设计师提供技术经验
        关键词:EPC总承包;BIM技术;设计要点管控;EPC项目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一直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不断的提升发展,但是由于长期遵循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建设模式,管理方式过于陈旧、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低。成本、进度及质量难以把控,传统管理流程已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工程项目集成化和精细化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引入了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EPC管理模式,各参加方在设计阶段提前介入、将设计、采购、施工深入结合,实现项目的“前策划、后评估”。
        BIM技术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建设工程做全生命周期管理,使得项目各阶段的信息无缝连接,数据传递畅通。同时,还可将各参建方通过协同管理平台集成化管理,使项目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及时,协同合作,共同参与项目的方案讨论、决策,落实各种技术问题。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设计人员可将图纸内容形象、立体地展现出来,快速的选择最优质的建筑方案,BIM技术的参数化建模,平立剖的自动联动,解决了传统图纸的“作假”,平立剖图纸自动对应,在模型搭建过程中,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能快速发现专业间的冲突碰撞,图纸质量大大提升。利用BIM技术的可模拟性,通过对建筑实体进行全方位的模拟,提前暴露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使项目方案最优。
        2 BIM设计需求
        EPC管理模式下,设计阶段是很关键的一环,各方在BIM设计阶段都有可能提出不同的需求。
        招投标阶段,竞标单位参照BIM招标文件内的技术要求进行BIM投标工作,如模型搭建、工程量计算等,满足招标要求,提高EPC项目中标率。
        项目施工阶段,依据BIM设计阶段的数据进行深化工作,减少重复工作量,资源利用最大化,如BIM进度管理、成本管控等,利用BIM模型做现场施工指导,提高BIM技术在施工阶段中的应用质量及力度,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项目运维阶段,以竣工BIM模型作为数据支撑,将模型及信息录入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平台,对整个建筑物实施空间管理、能耗管理等。
        整个建筑生命周期,BIM设计阶段的数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完整性、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阶段的运行,BIM技术管控各设计要点对推进建设工期、提高建筑品质至关重要。
        3 BIM设计管控要点
        EPC项目设计阶段,通过基于BIM的性能化分析及可视化解决传统二维设计难以发现、解决的设计缺陷,减少设计变更,提升工程的设计质量。本项目涉及子专业多,结构体系复杂等特点,BIM设计管控要点主要为:地下室出入口的净高检查、全专业的碰撞检查、管线综合等。
       
       
        图1 BIM设计阶段管控要点
        4 BIM设计管控分工
        本项目的BIM设计管控,需要组建覆盖项目参与各方的管控团队,团队的组织架构及分工要清晰明确,并严格执行,本项目设计模式为BIM辅助设计,BIM作为一个子专业,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应及时反馈给设计,设计师通过BIM模型做方案比选,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完成项目设计,质量和进度都得到了保证。BIM设计管控主要分为两部分:BIM自检、设计复检,工作范围如下表:
        表1 工作范围
       
        项目实施过程中,BIM自检后,需内部开会讨论,各专业汇报各自自检报告,项目组对报告做确认,筛选掉部分因个人问题造成的假性报告,汇总打印出纸质报告,约定每周五下午找设计做复检,设计师对相应图纸做调整,并签字确认。
       
        图2 BIM自检与设计复检
        施工过程中,如因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可追究责任到人,也可从侧面反应出BIM技术应用的一个好坏,施工问题少,BIM技术就有价值.
        项目实施过程中,土建专业前期深度配合,按责任,按标准做BIM管控,共解决设计问题245个,施工时土建问题非常少,机电因各种因素,如工期紧、协调不到位等问题,最终施工现场出现了大量问题,如净高不足,预留洞口未利用,洞口多余等现象比比兼是,BIM的价值没体现。
        表2 土建问题汇总
       
       
        图3 现场实际问题
        5 BIM设计管控流程
        本项目BIM设计管控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初设阶段使用BIM技术更多的是方案的调整及优化,初设深度不够,不足以通过BIM模型反映设计质量,也很难检查出专业间的错漏碰缺。
        如图为本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BIM设计管控流程,该流程以BIM初步设计模型为基础,以施工图BIM模型交付至施工单位进行一模到底为结束。实施过程中,沟通及信息对等是保证图模一致的关键因素,发现问题,专业内及时讨论,解决不了,和设计协商,BIM和设计是不可分割的联合体,模型质量的好坏与各级审核是密切相关的,各责任人都应按照约定流程执行BIM设计管控要点。
       
        图4 施工图BIM管控流程
        6 BIM设计管控标准
        项目的BIM工作是全专业的协同工作,因项目规模和时间等限制,同一专业内还需多名设计师协作完成。项目开始前,制定了一套合理的协作程序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复杂问题。协作程序包含协同设计模式及原则、信息交换原则、会议程序、问题处理程序、对外沟通原则等,本项目通用标准如下:
         技术要求类:《设计阶段BIM任务书》,规定应用内容、控制阶段、成果输出要求等。
         行为准则类:《BIM应用实施流程》,规定设计阶段具体BIM应用点的实施流程描述、数据基础、应用流程、,模型深度等内容。
         过程记录类:BIM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图纸问题报告》、《BIM净高分析报告》、《BIM技术交底单》等。
         成果验收类:《BIM成果验收标准》,规定BIM模型验收审查标准、BIM应用成果验收标准。
       
        图5 BIM管控标准
        在各重要节点设计成果设置BIM管控要点,对各阶段的BIM交付内容提出详细的模型要求和完成标准,确保了BIM设计管控融入本项目的管理流程。
        7 结语
        BIM技术是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优势是能在建设工程管理中提前预见到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在设计及施工的前期阶段将问题提前解决,减少无效的投入,有效降低成本并减少工期,给运维阶段提供可靠的可追溯的数字资产。
        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对BIM技术应用作有效规划及管控,确保BIM技术能成功实施,并不断的总结经验,形成可控的实施标准,真正意义上实现BIM设计管控。
        参考文献:
        [1]张平,高逸豪,卿楠,聂强,李海洲.大型智慧社区腾讯双创装配式项目——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D].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88-91.
        [2]那健民,江威,于立波,杨成伟.BIM在全过程咨询中的价值体现[D].建筑技术开发,(2017)08-0037-03:25-26.
        [4]刘晨雷.BIM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D].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冶金管理.2020:192.
        [5]张茜茜.基于BIM的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J].河南建材,2018(03):143-145.
        [6]王欣.大型公建建筑设计管理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
        【课题项目】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装配式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